春秋时期是哪一年到哪一年(春秋者时也史也)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100多个诸侯国为了争夺霸主之位,混战无休,天子权威荡然无存。

同时,它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百家争鸣的时代,为中国日后的全国性统一奠定的基础。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落邑建立东周开始,到公元前256年周赧王病逝,周朝被秦所灭为止,东周共传国君25位,享国共计515年。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制度发生着剧烈的转变,铁器被广泛地使用,战略思想和军事战术领先同时期其他国家数百年。

春秋时期是哪一年到哪一年(春秋者时也史也)(1)

故事的开始,我们还要从镐京之战说起。镐京之战后,申、鲁等诸侯国拥立了被周幽王废掉的元太子,建立了东周,史称为周平王。但经过战火洗礼的镐京已经残破不堪,加之镐京一直处在犬戎的威胁之下,周平王只好在晋国和郑国的护卫下,将都城迁到了洛邑。与此同时,北国公济汉等十几家诸侯也在一个叫邪的地方拥立的周幽王的弟弟基于陈瑞王,史称周邪王。自此,周王室出现了二王并立的局面。

直到公元前760年,晋文侯为了讨好周平王,出兵杀死了周邪王,这才结束了周王室长达十年的二王并立的局面,稳定了东周初期的局势,史称文侯秦王。但自此周王室已经空有天下共主的虚名了,中国进入了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周平王在位50年后去世。

由于周平王实在是太能活了,等到他病逝的时候,太子姬谢父早就已经死了,东周的王位只好交到了周平王的孙子手中,史称周桓王。周桓王是一个有抱负的好青年,他不甘心朝政被郑家把控,并计划削弱侵权,加强王权,罢免了郑庄公的职位。

春秋时期是哪一年到哪一年(春秋者时也史也)(2)

自此,周郑交恶,郑庄公不再朝觐天子。觉得脸面上挂不住的周桓王联合了与郑国不合的魏、蔡、陈三国一同讨伐郑国,双方爆发了胥阁之战。结果郑庄公大败天子联军,周桓王重剑负伤。自此天子威严尽失,再也无力阻止诸侯国之间的互相攻伐。

周桓王在位23年后去世,可这个周桓王临死之前还不消停,他将自己偏爱的次子姬克委托给了卿士周公黑监,希望在太子死后,王位能够兄终弟及,交付给姬克。等到周庄王正式继位之后,周公黑监便计划杀掉周庄王,好让他的弟弟姬克继位,自己也可以权倾朝野。但最终因计划泄露周公黑奸被周庄王所杀,姬克也只好逃亡到了南燕国,史称王子克之乱。

春秋时期是哪一年到哪一年(春秋者时也史也)(3)

周庄王一共在位15年,临死之前他还做了一件大事,就是谈妥了跟齐国的联姻。等到东周的第四位君主周西王继位的时候,他的妹夫齐桓公凭借着尊王攘夷的策略,成为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周西王也糊里糊涂地成为了自周朝东迁之后,第一位被各国诸侯所尊重的王,只可惜这个尊重被打上了引号。周齐王在位过了五年的好日子,病逝后将王位传给了他的儿子姬阆。史称周惠王。这个周惠王不太懂得审时度势,以为各路诸侯真的害怕自己,刚刚即位便强占了魏国的蔡园来为自己蓄养野兽,还强取了周朝几个大夫的土地和田产,最终爆发了武大夫之乱,丢了王位。

幸得郑立功的帮助,周惠王才能够成功复辟郑国,也因此获赐了虎牢以东的土地,这就导致了周王室所掌控的领土进一步缩小。等到了周襄王姬政在位的32年里,诸侯争霸日益激烈,被后人称为春秋五霸的齐桓公和晋文公,此时的地位已经凌驾于周王室,已及各诸侯国之上。

春秋时期是哪一年到哪一年(春秋者时也史也)(4)

周襄王死后,周请王和周匡王先后继位,但此时的周王室已经一贫如洗,就连给周襄王办丧事的钱都没有,最后还是鲁国出钱,才在周襄王死后的第二年里将其安葬。

二人一共在位12年便草草卸任。等到了第九任天子周定王时期,在洛邑发生了一件大事,崛起的楚庄王派上了周朝的传国之宝,象征着天下酒桌的九鼎,便向周定王的使臣王孙满询问九鼎的重量,幸亏王孙满不卑不亢,沉着应对,才保全了周王氏的尊严。周定王战战兢兢地做了21年天子之后,将王位传给了儿子周解王。

此时吴国兴起,在吴楚之战中击败王储。在周解王之后的100多年里,周王朝共经历了周灵王、周景王、周悼王、周靖王、周元王五位天子。周王室的财政变得日趋困难,就连器皿都要向各国乞讨。春秋时期结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灭吴国,成为了被周王室承认的最后一任霸主东周。

进入了战国时期,等到东周第16位君主周贞定王在位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对中国历史有着深远影响的事情。晋国的三家大夫赵襄子、韩康子和魏桓子在陆续并吞了其他贵族之后,一同灭了最后一家贵族治国,俨然在晋国境内形成了三个国家,就连晋幽公都要向他们进行朝贡。周贞定王在位28年后病逝。等到周贞定王死后,东周王室的走向就有点戏剧色彩了。

周贞定王共有四个儿子,先是长子继续及继位,史称周衰王。周衰王在位仅仅三个月,便被自己的二弟弟周四王姬书所杀,夺取了王位。而周四王在位五个月之后,又被自己的三弟周考王继位所杀,周考王担心自己重蹈兄长们的覆辙,并将河南之地划给了自己的四帝,建立了周国,史称西周桓公,这就为后来的东周再次一分为二埋下了隐患。

春秋时期是哪一年到哪一年(春秋者时也史也)(5)

周考王平平安安的在位15年,等到了他儿子周威烈王姬武在位时,又发生了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韩、赵、魏三家废掉了晋进宫,将进宫是剩余的土地全部瓜分,史称三家分晋。历史上也有以三家分晋作为春秋时期和战国分界线的说法。在周威列王之后的周安王和周烈王时期,周王室存在的意义仅是为了给周侯正名,先是周安王承认齐国大夫田和为齐侯,史称田氏代齐,之后是齐威王朝见周烈王,使自己挟名远播。到了周显王时期,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周考王划地为自己的弟弟西周桓公建立周国所埋下的隐患彻底爆发,赵成侯与韩义侯成乱,秦周,周王姬被分裂为西周和东周两个小国。

至此,周王室的地盘只剩下一座宫殿和几户人家,以及一支几千人的军队。在东周的最后两位天子周慎靖王和周赧王时期,战国七雄为了壮大自己,开始各自找寻盟友,进行了以苏秦为首的合纵和以张仪为首的连横。

春秋时期是哪一年到哪一年(春秋者时也史也)(6)

楚国为了抑制秦国的扩展,希望周赧王以天子的名义号令各国协力攻秦。周赧王为了维护最后的尊严,东拼西借,武装起了一支五六千人的军队。不料,除了楚、燕两国派出了少量的士兵响应之外,其余四国均没用动作。周赧王无奈只好班师回朝,而那些借给周赧王军饷的人则纷纷跑来讨债,周赧王只好躲到宫后的一个高台上,避债,寨台高筑的成语便由此而来。

公元前256年,周赧王郁愤而终,秦昭襄王千九鼎战王姬,历时800年的周王朝走向了终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