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传统年味有哪些(年味儿越来越淡)
年,年年有,可总忘不了小时候的那个年。赶大集置办年货、放鞭炮、贴年画、贴对联、看大戏、舞龙灯、看花灯、走亲戚,一直忙到除夕夜,满满的年味,满满的乡愁,满满的回忆!那时虽然过得艰苦,但充满希望;营养不良脸色不好,却满脸笑容;穿着朴素,却精神饱满;美好的年代,快乐的生活!有些东西失去的时候不知不觉,等发现再想复原,很难很难,因为现在00后的一代人根本没有经历过,对家族观念更是淡漠,年味儿不止鞭炮的。
“年味儿”是什么?“年味儿”深藏曾经过往的熟悉的仪式里。“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所以只要过了腊八就要来到年了。赶大集、放鞭炮、贴年画、贴对联、看大戏、舞龙灯、看花灯、走亲戚 ....等一系列的过年的仪式,
年味儿到底是个什么味儿?如果把年味理解成一种味道的话,我理解的就是三十晚上这顿饭吃完之后,空气中混合着鞭炮燃放后的硝烟,白酒的酒香,炭火锅的碳烟,点燃的香支,卤肉的香味,剥完橘子皮的味道,以及香烟的味道。这些味道混合在一起,才叫年味,缺一不可。
这个老话也好,童谣也罢,反正是我们熟能详的老传统我们都还记得: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漓漓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除夕的饺子年年有。
祭灶
到了一年一度的腊月二十三就是祭灶的日子,这也迎来了春节的序幕,老话讲:“二十三,糖瓜粘”,其实这句话说的就是民间祭灶的传统风俗……这种老传统开始于清朝,古时候的祭灶是在腊月二十四,过去的帝王家在腊月二十三举办祭天大典,但是古时候为了节俭,就一起把灶王爷也给祭了。所以后人们就改在了腊月二十三这天祭灶,祭灶是过小年儿的重要活动。
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在尧舜时代就有在春节扫尘的风俗,在民间一直都这样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春节扫尘有“送旧迎新,除秽布新”的寓意,预示着把过去额一些穷困、灾病、晦气一扫而净,迎接崭新一年的运势,福气,获得更多的好运,避邪除灾、迎祥纳福。
为什么是二十四扫房子?这个也是有讲究的,因为在二十三祭灶饭后,灶王回天庭述职,选择在这个时间段打扫厨房卫生,这是敬神的礼貌。打完扬尘,还有一件手工要做,那就是糊“神棚”。以前农村大扫除还有一件事,一是糊墙。
办年货
办年货是中国人过春节时的传统习俗之一,盼望着过年,可以穿新衣裳;盼望着过年,可以吃肉;盼望着过年,可以置办年货……这是我儿时置办年货记忆。人们就会把一年省吃俭用攒下来的一点儿积蓄办年货,说起办年货就得从我家唯一的奢侈品“永久”二八自行车说起,那时候唯一的交通工具,一大早父亲就骑自行车出去了,冒着刺骨的寒风,回来时自行车前面后面都是年货,那时候置办年货,就是买一些冻梨、糖果、大米以及一些麻花、面包啥的……。
写春联、买年画、贴窗花、做花灯
爆竹声声迎新年,家家户户贴春联,老辈人家家都要在门的两侧门框上贴上春联或者红对子,那时候有文化的人比较少,就会找会写字的人给写一幅对联,那时候特别的流行。
一到快年过年的这个时间,过年的气氛浓郁,街道上也热闹起来了,街上挤满了,有的购置年货,但是你会发现,有一个摊位特别的显眼引人关注,形形色色,栩栩如生的年画,大红纸上写的福字和春联。这一下子将春节的喜庆气氛衬托的更加浓烈。
贴窗花,那时候的窗花都是老辈人自己动手剪的,拿出用纸用着巧夺天工的巧手就能剪出特别精湛的窗花来,如今会这门手艺的人不多了。特别到了过年的时候家家都会在窗户上贴上各式各样的窗花。
贴门神 贴挂钱,除夕之夜家家户户都会贴门神贴挂钱,家家都把大红灯笼高高挂,红灯挂钱喜临门,贴门神这种风俗由来已久,用来驱邪避鬼降吉祥,按照传统的风俗习惯,每年的春节前夕,家家都会忙着写春联贴春联,贴门神,贴挂钱,祈福新的一年幸福安康....
花灯,那时候的花灯有的是自己做的,也有在小摊上买得,小用油纸糊在竹架子上,再画上图案,加上提梁,花灯制作完成,家家门口都会挂红灯,小孩子们便在大年三十晚上挑着花灯到处跑玩耍。
除夕守岁放鞭炮
除夕守岁放鞭炮,从腊月二十三,鞭炮摊买整捆二踢脚,买完了就近开始放。随着二踢脚的声音越来越密,一直到除夕夜的最高潮。初一早上再来新一轮到初五后越来越稀。这就是过年的节奏和气氛,一边守岁,一边吃小吃,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开始……
初一走家串户拜新年!
每年大年三十晚和大年初一,小孩们都会去各家各户拜年,那时候也很少能拿到压岁钱,基本上拜年就会给我们这些小孩子一些糖块吃。如今这个即将消失的老传统,大年初一晚辈走家串户,给老人磕头拜年
以前是大扫除,贴对联,春节当天要吃素(吃一天,相当于吃一年。后面生活条件好了春节当天要吃肉,相当于一年都吃肉),一定要等到12点守岁不然没有压岁钱。最重要的是一家人看春晚
童年渐行渐远,年味儿越变越淡,父母和我们都在老去。时间都去哪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