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很累是不是得癌症了(总是感觉累该怎么办)

王先生一脸苦恼地来找医生,一问才知道,他爱人乳腺癌术后,在家里,他包揽了所有的家务,营养搭配做好一日三餐,爱人术后几乎都躺着休息。可不知道什么原因,她还是感觉到越来越累,偶尔下床活动一下,就气喘吁吁,没走两步,就不想动了。她生活都快没法自理了,弄得自己也没法上班,一家子眼看没法生活,爱人后续的治疗费还无从着落,王先生有点一筹莫展。

每天都很累是不是得癌症了(总是感觉累该怎么办)(1)

医生说:出现这种情况,不是你照顾的不好,反而是你照顾的太好了。爱人这种情况,大部分癌症患者都会发生,尤其乳腺癌患者更加明显,这种情况属于癌因性疲劳。本期,我们带着王先生心中的疑问,科普一下癌因性疲劳是怎么回事,如何才能有效缓解它。

什么是癌因性疲劳

癌症相关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又称癌因性疲劳,是一种由癌症本身或癌症相关治疗引起的躯体、情绪和(或)认知等方面疲乏或耗竭的主观感觉。据统计,癌症患者患病率为30-99%,与健康人的疲乏不同,CRF更严重、更痛苦,且不能通过休息或睡眠缓解。

CRF常见的影响因素

CRF由多因素相互作用,贯穿于癌症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全过程。CRF的影响因素一般分为两类:不可控因素和可控因素。

不可控因素主要包括社会人口学因素,如年龄、性别等。研究显示,年龄<60岁和性别(女性)是CRF的危险因素。

可控因素主要通过临床干预使CRF得到有效缓解,主要由以下四方面引起。

1、癌症的直接影响

癌细胞能产生白介素-6等细胞因子,这些因子可以促进肿瘤生长,阻碍机体正常代谢,降低机体机能,从而导致发热、感染、疲乏等症状。

2、癌症的治疗方式

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生物治疗等是癌症患者常见的治疗方式。研究显示,65-100%接受化疗的患者、82-96%接受放疗的患者和70-100%接受干扰素治疗的患者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CRF。

3、癌症或癌症治疗相关合并症

贫血、疼痛、营养不良、睡眠障碍等是加重CRF的主要因素,应该给予纠正或者对症治疗。研究显示,血红蛋白水平与CRF程度呈负相关,即血红蛋白水平越低,CRF越严重;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也是影响CRF的因素之一。营养与CRF密切相关,癌症患者食物的利用率下降,加之癌症治疗后相关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等)导致食物摄入减少,造成营养不良,进而引起疲乏。睡眠障碍与患者的疲乏程度密切相关,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可有效缓解CRF。

4、社会心理因素

焦虑、抑郁等情绪是癌症患者CRF的相关因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使患者丧失治疗的信心,消极对待疾病及治疗,生活质量降低,进而加重CRF。

活动锻炼—自行缓解CRF的法宝

癌症患者感疲乏无力,经休息后不能自行缓解,甚至休息后症状更加明显,应该重视CRF的发生。活动锻炼是经一级证据证实的,有效缓解CRF的干预措施,能够明显减轻CRF患者的疲乏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有氧运动:缓解CRF患者最佳的运动方式为有氧运动,比如慢跑、快走、游泳、单车、健身操等等,有氧运动能刺激垂体分泌内啡肽,使神经系统产生微电刺激,缓解肌肉紧张和精神抑郁,减轻心理紧张,缓解疲乏。分析显示,有氧运动可以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化疗引起的CRF,尤其在亚洲人群中,表现更为明显。

每天都很累是不是得癌症了(总是感觉累该怎么办)(2)

在有氧运动实施过程中,患者能把握运动强度,循序渐进,并随时调整运动方案,达到减缓疲乏的目的;有氧运动还可以起到安抚患者情感的效果,有效减轻其负性情绪,从心理上减轻患者对疲乏症状控制的无助感。

建议:运动时间每次20-60 分钟;运动频率为每周3-5次,持续8周。

抗阻力运动:比如:俯卧撑、深蹲、引体向上、阻力带、杠铃、器械等训练,能够改善肌肉力量和耐力,改善功能状态及维持和改善骨密度。研究显示,鼻咽癌放化疗患者、乳腺癌患者通过抗阻力训练,可有效缓解疲乏,改善生活质量。

建议:抗阻力运动每周进行2-3次,每次2-3组,每组10-15次。

2019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报道了对乳腺癌患者采用有氧步行和抗阻力训练相结合的运动方式,改善乳腺癌患者CRF和CRF对日常活动的干扰,并可提高患者肌力。

经过一番科普,王先生茅塞顿开,原来我爱人疲乏症状是不能通过休息缓解的,应该活动锻炼,甚至做家务也是可以的,带着这些答案,王先生满意而去。

在此,西北大学附属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吕勇刚甲乳外科团队提醒乳腺癌患者朋友,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应早期开展运动锻炼,并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争取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健康科普大赛##好医生为健康护航##谣零零计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