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中职教师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富晓红专栏】
中职教师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原创作者|富晓红
在中国,几乎所有的人都对中职学生带有很深的偏见,这种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的偏见深深地刺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更在心里起着暗示性的作用,对师生都不利。
说实话,作为中职教师的我曾经也深陷这偏见的泥潭而跌落到痛苦的深渊久久未能上岸。
是的,他们是中考失利的学生;他们是在初中时读书读不出的一帮人;他们是学生和老师眼中的“差生”;他们是父母心中又恨又爱、不听话的“逆子”;他们是自己心中瞧不起的那个人......他们更是我们中职老师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依然未有好转,因此嗤之以鼻的“边缘人。”
然而,他们依然是可教之子,依然有闪光的一面,依然可以发挥出惊人的力量。但这些都是空话。如何让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运动或学习?才是我们所有中职教师为之根本的迫在眉睫的棘手问题,也是我们中职教师最痛苦的难题。
在不断的思考和挣扎中终于累积了一些经验,也初见成效,今日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尊重他们,以平常心对待他们
心理学上说态度决定行为,反之行为也决定态度。当我们怀有对中职学生的偏见时,那么我们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行自然而然就会有所流露。然后学生行为稍有偏差,或课堂纪律出现问题,那么我们立马就会验证自己心中对他们偏见的证据:看看,我就说这帮中职学生素质差,不要读书的,对他们这么认真上课做什么?对他们简直是对牛弹琴;所以对他们不必认真,不必真心,应付下课堂就可以了。”
而我们教师流露的这些信息就会被学生接受到,学生就会从中被深深伤害:“你看,连老师都对我们充满偏见,看不起我们。我们还需要努力吗?我们就是这样的人,再努力也不会被认可,再努力也不会被老师重视,算了吧,就这样得过且过混混日子吧,反正也没有人会看得起我们。”
如此进入一个互相验证的恶性循环境地,老师和学生两败俱伤,互相折磨,彼此痛苦。
所以教师首先要以平常心对待学生,不带有丝毫偏见,并尊重他们。心理学上说看见什么,就会表现什么。比如老师看见学生有礼貌,那学生就会更有礼貌;看见学生积极运动,学生就会更积极运动......
我课堂上这学期转来一位女生,看上起特别娇气,一次在练习蛙跳时,她几乎是跳一次停两下,而且蛙跳的动作也不规范。
我耐心地等她跳完,并告诉她努力跳完就是战胜自己,会为这样的自己骄傲。
三组来回蛙跳,这位学生都在我的耐心等待和鼓励下勉强完成。在等待她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一直保持着温和而坚决的态度,她便在众目睽睽之下努力而艰难地完成了。
事后找她谈话,询问她的身体状况和以往在校运动的情况。她说身体其实没有问题,但是以前学校的体育课老师因为不严格,要求不高,她就偷懒偷习惯了。今后她会慢慢跟上的。
之后的课堂,她基本不再偷懒,努力跟上我们的运动量。
二、让学生做选择,而不是直接布置任务
直接布置下去的任务,因为学生是被动接受的,所以往往不太情愿完成,或者完成的态度不积极,质量也不高。但是如果是学生自己选择完成的,就会内化成自己要完成的信念,那么他们就会表现出积极性和主动性。
那么,如何让学生主动来选择运动或学习呢?这点非常关键。
一般情况下我会把今天本来就要完成的目标作为选择项目之一,然后再加上一个比较艰难的任务作为陪衬,让同学们自己选择。同学们肯定会选择比较简单的任务:如此一来正中下怀。
但是,这心里发生了质的变化,因为这是他们自己选择的,所以为了尽量达成认知协调,他们会把这个任务内化成自己要完成的任务,而大大增加了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就是著名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他认为当人们有关的认知因素(包括对行为的认知)发生矛盾时,为了保持它们之间的平衡或协调,就会改变自己原有的行为或信念、态度。认知因素之间不协调强度越大,人们想要减轻或解除不协调的动机就越强烈。认知不协调理论在教育上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比如我今天上课的任务是想让同学们练习耐力跑,但是同学们对跑步向来产生恐惧心理,如果我直接告诉他们我们今天的任务是耐力跑,那他们的内心是抗拒的,被动的,抵触的。
但是我让他们选择:同学们,今天我们有两个选择,第一呢,跑完耐力跑之后是自由活动,第二呢,一整节课都是素质训练。你们选择哪一个?
同学们是非常兴奋地、异口同声地回答:耐力跑。(我的目的轻而易举达到了)
这个时候我再提出要求:但是必须要保质保量地完成耐力跑,否则还是训练素质练习,省得到时候你们乱哄哄。
同学们开始承诺:老师,我们保证保质保量地完成耐力跑,你放心吧!有什么要求你尽管说。
我爽快地答应:好!前面9圈必须以班级为单位整齐地跑,最后一圈可以冲刺,能做到吗?
同学们以响彻天空的声音齐声回答:能。
我趁机强化要求:把我刚才的要求复述一遍。
学生在口述要求的同时也在强化和内化要求。
于是同学们心情愉悦,积极主动地完成了我布置的耐力跑任务,并且效率高质量好。
三、温和而坚定地守住规则
中职学生中有老大一部分学生是在初中时被老师批评惯了的,所以他们往往脸皮比较厚,对自己也比较放纵,能偷懒则偷懒,并不断地试探和破坏规矩。
比如我跟学生一开始就定好规矩:我在哪里,学生就在哪里;我在楼上体育馆,学生就必须也在体育馆活动;我在操场上,学生就必须在操场上活动。
每一节课,总会有学生来问:老师,我可以到楼下打篮球吗?我看着学生的眼睛,温和而坚定,一个字一个字地说:不——可——以。学生只好乖乖地留在体育馆打球。
但也总会有胆子更大的学生,不经我同意,直接偷偷下楼去了,那我就会把名字记下,一一扣平时分,并一个个找谈话问清楚原由,几次一来,学生基本上都能听从我的课堂安排和要求。
还有的学生会拿着学校体检的报告说:自己有高血压,不能参加运动;或者学生说今天生病了、感冒了等各种原因请假不运动。
我说:可以呀!不过,一要有医院的证明,二请假是可以,分是照扣不误的。学生说那我不请假了,还是坚持跑步吧!
我就跟学生说:在生命面前,一切都是浮云;但在保证身体健康的情况下,认真学习,参加运动就是非常重要的;还有请假是保证你的基本分,和其他同学相比,分数当然要扣的,就像老师请假不上班一样,单位同意了,但一样要扣工资的。否则人人请假不上班,工资照拿不误,这怎么行?
把道理讲清楚了,同学们也慢慢知道老师定的规矩是不可以破的,他们也就不再动心思来逃课了,而是积极地参与到我的课堂中。
四、总结:中职学生的课堂一样可以充满鲜活和灵动
中职学生有属于他们的优点和特点:他们往往更容易听话和配合,他们很容易满足;他们很容易被感动;他们往往更有礼貌;他们动手能力更强;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更强,他们的情商更高。
所以只要充分利用他们的优点和特点,我们中职教师一样可以在课堂上享受到幸福感和存在感。作为一名中职教师,我爱我的中职学生:他们一样是天使,可以照亮我们的心灵,并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
作者介绍:
富晓红,少儿心理咨询师、《校长传媒》专栏撰稿人、国家级形体教练、瑜伽教练、高级形体礼仪指导师,从事教学23年来积累了大量教学经验,每一次的教学都是一次实践,如何和学生沟通,如何说话,选择什么时机说话,都成了不断研究的课题。终极目标就是帮助自己和更多的家长和学生走上更幸福的路。
本文为富晓红老师原创投稿,“富晓红的幸福家园-(ID:fuxiaohong5166)”亦发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