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情人对话(朋友与情人幽会)

朋友与情人幽会,姜夔写下一首词记录全过程,意外引发了千年笑点

和情人对话(朋友与情人幽会)(1)

古往今来,儿女情长始终是文人笔下的重头戏,爱情诗词亦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古诗词里的爱情千滋百味,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美好,有"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的悲剧,有"一树梨花压海棠"的香艳,当然也有"鸳鸯绣被翻红浪"的青春荡漾。

这种私情之事往往"只传男不传女",对朋友兄弟可以款款而谈,对家中妻女必须守口如瓶,但是如果你碰到一个"猪队友"那就只能默哀了。宋代著名词人姜夔就曾做过这样一件坑队友的事儿,他把一个朋友与情人幽会的场景全过程描绘了下来,写成一首词,却被后世笑成了千古名作。

和情人对话(朋友与情人幽会)(2)

《眉妩·戏张仲远》宋·姜夔

看垂杨连苑,杜若侵沙,愁损未归眼。信马青楼去,重帘下,娉婷人妙飞燕。翠尊共款。听艳歌、郎意先感。便携手、月地云阶里,爱良夜微暖。

无限。风流疏散。有暗藏弓履,偷寄香翰。明日闻津鼓,湘江上,催人还解春缆。乱红万点。怅断魂、烟水遥远。又争似相携,乘一舸、镇长见。

题目里写得清清楚楚,这首词的主人公就是咱们的张仲远同学,姜夔将他与美人结缘的前因后果完美呈现了出来:上片主要写张仲远与美女相遇、相识、相爱的过程,极尽缠绵;下片主要写张仲远与美女的如胶似漆,一次幽会不够,他们还约好了湘江上再续情缘。

和情人对话(朋友与情人幽会)(3)

不得不说,姜夔的文字功底就是深厚,一场风流竟写得如此详实真切:在那垂杨深处、芳草满地的地方,在那夕阳西下的傍晚时分,张仲远快马加鞭赶往青楼而去,因为在那重重的帘幕之后,有一位娉婷妖娆的美人在等着他。他们畅然欢饮,用的酒杯都是情侣同款,听的歌曲都是艳丽非凡。喝醉之后,就沉浸在云月之间,以至都忘却了夜晚的凉意。

地点、时间、人物、情节样样俱全,这活脱脱就是一出"直播"大戏。而且,通过"翠尊共款"、"听艳歌"、"便携手"等处,可见张仲远就是奔着美女去的,读来还有点让人羞涩呢。上片最后一句算是比较委婉了,但我们都十分清楚那一晚发生了什么。

和情人对话(朋友与情人幽会)(4)

下片着重描写二人的缠绵。"无限。风流疏散。"其实正常的语序应该是:"风流无限,疏散。"意思是无限风流也终有分别的一刻,这一句既为上片做了总结,又为下文做了铺垫。分别时他们互留了信物,一个暗藏绣花鞋,一个赠送情书信件,简直是难分难舍。

随后,二人相约:明天日落时分,以湘江的津鼓为暗号,再享欢愉。可是却有一丝伤感,毕竟这样子偷偷相会终究像烟水一样不能长久融合,还是要想办法争取长相厮守,同舟共济。一句"催人还解春缆"太形象,表面上写兰舟催发,实际却写二人的情意缠绵,既美艳又美丽。

和情人对话(朋友与情人幽会)(5)

姜夔全过程"揭发"朋友的私密事,虽为"戏弄",但说不好听的确实有些不地道,那么为什么这首词还引发了千年笑料?宋代陈鹄的《耆旧续闻》中记载:"姜尧章尝寓吴兴张仲远家,仲远屡外出,其室人知书,宾客通问,必先窥来札,性颇妒。尧章戏作《百宜娇》词以遣仲远云……仲远归,竟莫能辩,则受其爪损面,至不能外出。"

姜尧章就是姜夔,《眉妩》又名《百宜娇》,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说姜夔在张仲远家寓居时,发现张妻有很强的嫉妒心和怀疑心,家里每次来了信件总要窥探一番,姜夔看不过去,所以就编造了这样一个故事来哄骗张妻。

和情人对话(朋友与情人幽会)(6)

然而由于姜夔的词写得太真实太生动,张妻竟然信以为真,张仲远回家后也是一头雾水,"竟莫能辩",因此遭到妻子一顿利爪挠腮,以致都无法出门见人了。也就是说,张仲远根本就没有词中所写的这么一档子事,全是姜夔凭借脑洞一手编出来的!从此后,张仲远无辜遭受了千年的不白之冤,而这首《眉妩》也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千年笑料。不得不感叹,有姜夔这样的朋友还真是有趣,不过有时候可能要受点皮肉之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