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都去哪了你知道不(时间都去哪了)

01 忙碌的孩子,初中更忙

对一个从未在外补习的初中生来说,牛牛比小学更忙碌。

升入初中后,牛牛比小学忙很多。小学里只要好好学习,应付作业测验考试,基本上也就没啥事了。初中会多出各种各样新奇的事情。

例如有一天晚上,牛牛突然问我,怎样测水质?用什么东西测水质?我一头黑线,这怎么知道?

于是他自己百度,又翻箱倒柜找出前两个学期STEM课程没用掉的试管试纸之类的东西,再找了一个杯子,一些纱布。

他说这是某一节课程上要做实验用的,这种动手的课程被分为若干小组,一般抽签决定跟谁搭一组,然后大家去完成老师分派的任务,可能后面要写报告和算成绩的。

最近一个月,他忙着做“乱打秀”,这又是音乐课搞出来的花样。

全班被分成大概4个小组,也是抽签决定。不允许用任何乐器,可以用各种能敲出声音的器件,每个人用五线谱写节奏,然后还要有一个总的剧本把这些打击的节奏串联起来。

牛牛即使不是组长也会对这些事情很起劲,每次都说“要影响成绩的,要快点做完。”

这次乱打秀他是组长,更是每天花很多时间研究五线谱上的节奏,对每个人的节奏谱子吹毛求疵地改进,还不停地改剧本。

前几天还特地约了同学去学校排练,同学的时间参差不齐,很难约到大部分同学到场,他很郁闷。

有一天牛牛突然跟我说,音乐老师叫停了他们的课外排练,觉得太浪费时间,他还耿耿于怀。

我心里真为这个老师点赞。这种折腾虽然挺好,拓展了孩子的思维、创意,用情景剧的方法秀出节奏,而且还要协调各同学的时间把他们组织起来,这是好事。

但毕竟大家时间都不够用,周末跑出去来回三个小时路上,这只是一门音乐课呀。

如果能用网络聊天的方式应该更节约时间。但是我提议牛牛不听,他只肯听老师的话。

记得牛牛刚入学时就做过各种项目的调查,写PPT,上台演讲,都是分组进行。最初的PPT他不太会写,还是我帮忙的。后面他竟然嫌我的PPT太丑,再也不要我帮忙了。

在一次次这样的活动中,他长大了。

时间都去哪了你知道不(时间都去哪了)(1)

02 这是锻炼,人生有各种锻炼

面对杂乱的工作如何分辨轻重缓急。

这么多事在同一时间压下来,对人的心里面将产生影响。

牛牛的事情还不算多的,学校有一个重大的“读书节”,很多孩子报名读书节的演讲等各种活动。

闭幕式非常盛大,在儿童艺术中心搞一场大的汇报演出,每个班级都有近四分之一的同学去参加。

这些孩子平时也要忙着做PPT啊,搞演讲啊,做实验啊,弄乱打秀等等,同时还要排练。

最关键的是,学生的本职工作就是学习,每天的作业,每隔一段时间的测验考试,那是逃不掉的。

我给牛牛报名了唯一校外的比赛,也就是希望之星,没想到就这一个比赛,牵扯很多精力进去。

现在他跟我说,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觉了。想着乱打秀,想着数学6月初也要竞赛,想着希望之星,还要想着学校那些功课,事情太多了。想着想着就睡不着了。

可是我说,就这么点芝麻绿豆大的事,你睡不着了,将来长大了,要做更多事情怎么办?

回想小学的时候,牛牛也曾是这样。譬如在五年级快毕业之前,学校有几次表演,再加公益演出,如果这时还要他参加什么演讲之类的,他就要发脾气了,觉得自己压力大到快要爆炸。

每每碰到这种时刻我越说“这点小事算什么”,牛牛就越生气,越觉得有压力,最后就冲我发脾气,我暂时也找不到好的方法。

但是,一次次这样的锤炼中,还有学校老师的干预中,牛牛渐渐学会了如何分配时间,如何“抓大放小”,减轻压力。

时间都去哪了你知道不(时间都去哪了)(2)

03 时间分配,让他走弯路

懂得分辨什么是紧急而不重要的,什么是重要但不紧急的。

当一大堆事情袭来,先要想明白,什么事情是重要的,什么事情是紧急的。有些事情很紧急,但不重要,就不应该耗费很多精力去做。

就像牛牛那个乱打秀,其实这事并不是很重要,只是时间到了,他们谱子没写完,剧本没写完,还没有合过一遍,所以牛牛认为很紧急,很焦虑。

最后他们老师不错,明确表示不允许他们再利用周末去学校排练了,这下牛牛再怎么焦虑也只能放下。如果是我说,他一定会反对,根本不听的。

当然,虽然不重要,但还是很紧急。所以打击节奏的乐谱和剧本肯定要完成,跟同学合一遍的排练,最多在网上进行,不要耗费时间跑出去了。

什么东西是重要但不紧急的呢?我觉得希望之星决赛就是。虽然离决赛还有两三周时间,但既然已经杀到全国预决赛的层面,也已经决定继续去比赛,就应该好好准备。

另外有些事情,看上去既不是那么紧急,也不是那么重要。例如突然要参加六月初的一个数学竞赛,再如离现在算算也就还有一个多月的期末考试。这些事情都要分配精力去完成。

在分配精力时,牛牛对任务的艰巨性会估计不足。

他很搞笑地说,每天早上坐车去学校的路上,希望之星的即兴演讲话题可以练掉四五个,但实际上一两个已经最多了。

而他作出这种计划的时候,通常是晚上说“今天太累了,本来想做的现在因为脑子抽筋而不做了,明天早上在再做。”

就这样,想做的一堆事情一股脑儿压下去,造成小小的心灵上有一定的恐慌。

但是如果给他多一点这样的机会练习,甚至不断试错(我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牛牛很有主见,只能让他吃瘪几次),最终我想他会学会怎样合理分配时间。

时间都去哪了你知道不(时间都去哪了)(3)

04 事越多,越充实

效率从哪来

有时候大脑所需要的休息其实是切换频道,而不是身体的停歇。

课余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但却不是上各种填鸭式的补习课,时间的掌控仍在自己手里,我想这就是最好的学习状态了。

我看过科学家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人的脑子感觉疲劳,是对某件事进行较长时间的操作。

例如,如果你一直在做数学题目,做了三四个小时,那时肯定觉得很累。

但如果你做了一小时题目,再去练习一下英语的即兴演讲,脑子被切换到了不同的频道,这样会减少疲倦的感觉。

因此,有些高考状元的绝招就是——交叉学习,从理论上讲,这真的可以让大脑得到休息。

举个浅显的例子,我们试想,有个大学毕业没多久的女生,在上了一天班很累的情况下,如果有一群朋友来邀请她出去吃饭K歌,她会不会觉得很累?

如果这群朋友里还有一个她心动已久的男生呢?累了一天之后,再K歌到半夜是更累,还是不累呢?

实际上,人在做跨度很大的不同领域的事情时,其实是对大脑的休整。牛牛在做题目间歇会去弹钢琴,有时候还会看闲书,这就是放松。

爱因斯坦曾说:如果我不是物理学家,可能我会是音乐家。音乐赋予我无边的想象力。

虽然他没有参加职业比赛,但不可否认他演奏小提琴的水平非常高,因为他每天都会抱着一把小提琴,有空就去练习。

一个成天思考高难度物理数学难题的人,还要花这么多时间拉小提琴,这在外人看来可能是“增加负担”,但这恰是爱因斯坦在物理领域一时受阻,脑子疲惫,在另一个领域却打开了想象力,这两个领域相辅相成。

同样的,如果在做数学和物理题一段时间之后,看中文书,或看原版书,这就是一种调剂。

甚至在做数学作业做不出来的同时,开始做语文作业或者英语作业。等你把文科作业做完后,有时候会很神奇地发现,数学题目的答案已跃然脑中。

时间都去哪了你知道不(时间都去哪了)(4)

结 语

在忙乱的学习和生活中懂得分轻重,这是重要的本事,必须多练几次才能获得经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