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唯一一部散文集(老舍先生的一生)

老舍先生的一生,悲苦中来,含恨而去留给世人的,是他的三部不朽作品:《骆驼祥子》,《茶馆》和《四世同堂》,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老舍唯一一部散文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老舍唯一一部散文集(老舍先生的一生)

老舍唯一一部散文集

老舍先生的一生,悲苦中来,含恨而去。留给世人的,是他的三部不朽作品:《骆驼祥子》,《茶馆》和《四世同堂》。

那些普通的京味文字,串联起来,就成了那个时代普通人悲苦命运的记录;成了旧中国劳苦大众看不到尽头的暗无天日的生活场景的镌刻。作者不是在写书,而是在对普通人遭遇的哭诉,对反动统治集团的诅咒!

他深知这罪恶病痛的根源,却无法治愈。他想伸手撕扯下头顶的乌云,换来朗朗乾坤,阳光普照,却遥不可及;他想声嘶力竭呐喊,唤起那些被邪恶吞噬的良知,却没有人听见;他想改变那不平世道,却终归无能为力。他只能寄希望于鲜血,火焰和阳光,来摧毁这人间炼狱,建立一个新世界。

《骆驼祥子》描写二十世纪20年代的中国,一个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人力车夫祥子的生活。勾画出祥子,虎妞,小福子们的一生:他们善良、勤劳、热情,积极和乐观,但是生活给予他们的只有贫穷和死亡。他们也曾努力,也曾与命运抗争,也曾有爱恨情仇,只为一个窝窝头而活的老实人,可那个时代不让他们活。作者似乎要从那个曾经贪婪,奸诈逐渐觉醒的革命者那里找到一丝希望,却最终被扼杀。

《茶馆》记录的时间大约是1896至北京解放前半个多世纪的中国社会状况。中国人民在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重重压迫下,生灵涂炭,百业凋敝。裕泰茶馆里演绎着装腔作势的掮客,敲骨吸髓的帮凶,众生百态,魑魅魍魉;演绎着掌柜王利发为代表的一代人屈辱的一生。他们从努力奋发,积极向上,到无奈苟安,在贫困中绝望死去。

《四世同堂》描述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45年8月抗战胜利的中国社会。讲述以“小羊圈”胡同为中心的抗日图存的故事。侵略者的残暴让普通人逐渐觉醒,以祁家、钱家、李四爷、小崔、小孙,小文夫妇和冠家人的生活为背景,生动记录普通人同仇敌忾反侵略的决心,抵抗侵略者必胜的信心,可歌可泣的反侵略的斗争故事。讴歌了祁瑞全,钱仲石为代表的青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家国情怀,也为祁瑞宣,白巡长们从麻木到觉醒而欣慰。

先生的一生,从1899年至1966年间。他以他的视觉,他的笔记录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国,中国社会最普通的,最底层的人民大众的生活。爱与哀愁,像杯烈酒,在吞噬着那个时代和经历其间的他。他以一腔热血讴歌普通老百姓的勤劳,善良。他憎恨侵略者的冷血残暴;他憎恨反动统治集团的昏庸无道;他憎恨汉奸的卑鄙无耻;他憎恨资本家的贪婪虚伪。他心中只有人民,为人民而活。

后悔年轻时候没有认真全面读过老舍先生的作品,现在当我夜晚捧起这些书,让我震惊,那个时代和这个时代。夜深了,突然听到一楼传来一段京剧,由远而近:“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此生只为一人去,道他君王情也痴,情也痴,天生丽质难自弃,天生丽质难自弃,长恨一曲千古迷,长恨一曲千古思,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此生只......”咚—咚—咚,外买小哥又在敲门了,还在轻唱这曲《梨花颂》。送来了一份不带荤腥的拉面,一份似乎精美的晚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