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色音正确把握异)
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我们从历史文化中汲取智慧力量,以时代精神赓续优秀传统,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以中华文化新辉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明了前进方向,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进一步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进一步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我们从历史文化中汲取智慧力量,以时代精神赓续优秀传统,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以中华文化新辉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明了前进方向。
正确把握“异”与“同”
增进文化认同
中华文化既包括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包括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时代和地域中形成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它是最贴近生活的文化——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中有传统节日的民俗,社会组织中有社会组织民俗,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也需要民俗进行规范。民俗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它和人类的社会生活保持着最为密切的联系,是人们集体的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民俗作为一种文化事象,它的产生总是受到经济基础即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约。也就是说,民俗产生于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之上。超越经济基础的民俗是不可思议的。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形成的风俗和习惯就有差异,这表现出民俗对自然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选择性。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人类不仅从自然界获得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而且和自然界发生精神上的联系。人们的居住地域、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不同,所遵循的民俗也不相同。
例如,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和南方的农耕民族,无论是居住、服饰、饮食,还是婚姻、丧葬、工艺等民俗,都是各不相同的。以居住而言,北方游牧民族由于客观的生产方式所决定,放牧生活必须“逐水草而居”,居住在容易搬迁的蒙古包里;而南方的农耕民族,住的则是通风舒适的吊脚楼。北方游牧民族的狩猎民俗,和南方农耕民族的稻作民俗形成鲜明的对比。以节日民俗为例,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以赛马、射箭、摔跤三项竞技为主,充满剽悍、尚武精神;而傣族的泼水节充满浪漫气息,只有在亚热带环境中才能形成。像这样的例子,在各民族民俗事象中是很多的。
在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崇礼亲仁,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勇猛刚健,海洋文明的海纳百川、敢拼会赢,源源不断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交映成灿烂的中华文明,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各民族对春节习俗等民俗文化的普遍认同,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传统文化基础。春节习俗等各民族共有共享的民俗文化,是中华各民族在历史上交流与内聚融合的产物,各民族之间心灵相通要基于共同认同的民俗文化的力量来凝聚。
需要强调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各民族的差异性将长期存在,要尊重、包容差异性,但共同性是主导,是方向、前提和根本,差异性不能削弱和危害共同性。各民族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高度认同,在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上不能有差异。同时,要尊重差异性,注意对各民族在饮食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建筑风格等方面的保护和传承。保护差异是需要的,差异性丰富多彩,共同体才能展示出包容性和活力。但不能固化强化差异性中落后的、影响民族进步的因素。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事实充分说明,对中华民族形成起决定作用的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而不是种族、血缘、地域、宗教等因素。民族观念和认同心理等,都是在长期的文化生活熏陶中形成的。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其文化心理和民族意识。要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文化是可以习得的,习得为文化传承提供了可能。人们通过世代的习得行为完成文化的传递和代际认同,从而形成了民族文化的传承性。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变迁既保持了文化的特色,也保证了文化的活力,同时,还不断满足着人们变化的需求。
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文化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综合表征。中华文化为各民族共有共享,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坚实基础。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引导各民族深刻认识到,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