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千年的手艺(匠人)

一门千年的手艺(匠人)(1)

绣在茶席上的是她眼中的世界,绣在她心里的是真正的自己。

一门千年的手艺(匠人)(2)

一道窄窄的茶席铺展开,

小小的茶桌便承载下整个大千世界,

高山流云、松林奇石、

游鱼戏水、清风抚竹……

香炉杳杳青烟,沸水翻滚微响,

茶汤在唇齿间留下的香韵未散,

茶桌上却已完成了四季更迭、晨昏交替。

一张茶席,一个世界,

一门千年的手艺(匠人)(3)

一门千年的手艺(匠人)(4)

“喜出望外设计”的主理人莹莹,

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

原本是个优秀的纹样设计师。

那时的她,

整日跟光怪陆离的流行元素和时尚概念打交道,

穿梭在各种各样光鲜亮丽的时尚展会上,

但内心里,

她却渴望用质朴、简单材料去设计。

莹莹的先生老曹是一个“老物件迷”,

喜欢收藏那些带有岁月痕迹的旧物,

每次外出旅行总会带一两件旧物回家。

渐渐家里的旧物装不下了,

他就干脆开了间杂货铺,

专门出售他从世界各地收来的旧物。

一门千年的手艺(匠人)(5)

一门千年的手艺(匠人)(6)

一门千年的手艺(匠人)(7)

一门千年的手艺(匠人)(8)

莹莹最喜欢的旧物就是那些十几二十年前

纯手工纺织的土布,

“这些土布即便是精织细纺,

还是会有杂质疙瘩夹杂其中,

但我就是喜欢这种粗糙的厚实感,

摸上去有人的温度。”

看着这些粗糙而温暖的土布,

她的设计之心顿起,

恰好那时她和先生刚刚开始喝茶,

她决定给自己做几款茶席。

最初做的茶席,

莹莹用手工绣图案,

用缝纫机缝边,

可完成后却发现始终不是自己想要的。

于是她尝试全部用手针一针针去缝,

在手指的舞动中寻找想要的感觉。

不是专业绣工出身,

只在学校时练过几节课的刺绣,

她的绣出的东西

恰好与土布的拙朴质感相映成趣,

也让茶席多了一份手的温暖。

一门千年的手艺(匠人)(9)

一门千年的手艺(匠人)(10)

对茶席的选材,莹莹有统一的标准:

只用十几年的老土布,

且要求必须是纯色的,也没有突出的纹理,

这样的土布,虽然少了精致的花样,

却留足了想象的空间,任她自由发挥。

3岁开始画画,

使得莹莹做出的茶席带有一种大写意的味道,

素朴不争,恰当的留白,

任由每个端坐在茶席前的人发挥想象力,

与她共同完成独一无二的茶宴。

一门千年的手艺(匠人)(11)

一门千年的手艺(匠人)(12)

一门千年的手艺(匠人)(13)

一门千年的手艺(匠人)(14)

一门千年的手艺(匠人)(15)

一门千年的手艺(匠人)(16)

这样的纹样设计,足够让人惊艳,

图案先在莹莹脑中完成,

其他交给手去完全,

每次刺绣时,

她只要跟随自己的心意去绣就好,

不考虑什么市场,什么流行,只做自己。

于是平时生活里所见的山川、怪石、游鱼、浮云……

都能成为她茶席中的“主角”。

一门千年的手艺(匠人)(17)

一门千年的手艺(匠人)(18)

一门千年的手艺(匠人)(19)

“我特别好玩,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在玩,

玩的时候,也是我创作灵感最活跃的时候。”

她说,“设计是玩出来。”

所以即便如今,做茶席成为她的经济来源之一。

她依然坚持:

一块茶席,从选料、裁剪、缝制,

要二十五天的时间方能交货,

顾客想要的话,必须能等。

她不会赶工期,

因为“急了,很难做好。”;

一款茶席只做10件,

不管顾客愿意出多少钱买,她也不做,

因为“做多了,创作成了复制,

作品也会变得无聊。”

虽然这样一来很多了茶席卖不去,

可她觉得,

能找回这种随心的生活,

就是最大的“喜出望外”。

一门千年的手艺(匠人)(20)

一门千年的手艺(匠人)(21)

一门千年的手艺(匠人)(22)

其实,做茶席,莹莹也曾迷茫过。

2015年,为了把茶席做得更出彩,

她特地去学习了茶道。

可是等她把茶道学会后,

却发现自己不会做茶席了。

“茶道有一整套规范,

公道杯、茶杯、茶则等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

原来我不知道这些规矩,

可以随心所欲的做图案,

但现在必须按固定的位置去做,

一时间反倒不知道做什么图案好了。”

一门千年的手艺(匠人)(23)

想了很久,愣是一针都下不去手。

一连半年都没有出新品,

后来她索性就放下做茶席这事儿,

直到有一天,

创作的冲动再次在心里涌了起来,

她回家拿起针线,

慢慢地,山川河流、飞鸟游鱼,

一点点在老土布上复活。

“其实,解决的诀窍很简单,

就是规矩之上找自由。

最大的自由是带着脚镣跳舞。”

她说:“很多时候做事情,

想要很用力去做好,却往往越做越差。

当你真正放下了,反倒能做好了。”

最重要的标准,是你能平和下来,

让自己真正地放松。”

一门千年的手艺(匠人)(24)

一门千年的手艺(匠人)(25)

一门千年的手艺(匠人)(26)

一门千年的手艺(匠人)(27)

对莹莹来说,

生活与创作在绣茶席那一刻,

真正融合在了一起。

一次次绣茶席的过程,

不过是达成理想与现实的和解。

允许自己有点迷茫,

允许自己适时任性,

留足了时间给自己和内心相处,

从而走得更坚定,更无怨无悔。

就像品牌的名字,

允许生活中存在“喜出望外”,

只有这样人生才不会如干巴巴的沙漠一样。

一门千年的手艺(匠人)(28)

一门千年的手艺(匠人)(29)

一门千年的手艺(匠人)(30)

一门千年的手艺(匠人)(31)

一门千年的手艺(匠人)(32)

一门千年的手艺(匠人)(33)

正午文化:“喜出望外设计”这个名字的由来是什么?

莹莹:以前我和先生曾住在北京高碑店,那时的高碑店还没有现在这样繁华,有很多荒地,喜鹊也特别多。有一天,有只喜鹊飞到我们家屋顶的天窗上,拿石子敲玻璃,刚开始我们也没注意,想不到它竟然把玻璃敲破了。正巧我们那时候准备开一家杂货店,我先生就取名“喜出望外设计”。后来杂货店关了,这个名字我就用到了我的茶席上。

一门千年的手艺(匠人)(34)

正午文化:跟你过去从事的设计行业相比,茶席算是个“小生意”,收入上的落差曾给你带来过困扰吗?

莹莹:收入上是有很大的落差,现在收入不固定,因为这个问题家里的老人们也很担心。但我自己没感觉到困扰,现在的时间很自由,生活状态也比较放松,与以前紧张的生活状态相比,我更喜欢现在的生活。其实,如果拿金钱和自由作比较,当然自由更重要了。

正午文化:有想过扩展“喜出望外设计”品牌产品类别吗?比如推出茶具什么的?

莹莹:暂时没有这个想法,现在的想法就是把茶席做得更好,或许以后想做的时候,也会做。

一门千年的手艺(匠人)(35)

图片由曹有涛提供

一门千年的手艺(匠人)(36)

莹莹

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纹样设计师,“喜出望外设计”品牌主理人。

一门千年的手艺(匠人)(37)

一门千年的手艺(匠人)(38)

一门千年的手艺(匠人)(3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