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山海经成书年代之谜(揭秘千古奇书山海经)

一本荒诞不经的奇书,山川河流闻所未闻、动物奇形怪状,形象可怖,这就是被称为中国第一奇书的《山海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却惊奇地发现:《山海经》或许不是一本“神话书”,而是一本纪实的“历史书”!这怎么可能呢?这究竟是为了博眼球的荒诞之说,还是确有其事?欢迎点赞评论收藏。

揭秘山海经成书年代之谜(揭秘千古奇书山海经)(1)

《山海经》

《山海经》记载成真?

突然说一本东方奇幻小说是真的,可能会让人觉得,太过异想天开了。但是有这样一本书,却让不少专家学者都陷入了困惑,这就是《山海经》

专家们对于《山海经》,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个观点认为,《山海经》就是一个典型的东方奇幻小说,其中的描写是古人想象力的结晶。另一个观点则认为,《山海经》中所描述的,可能是一个目前已经失落的史前世界,其中所记载的东西,都曾经是史前时期真实存在过的。

那么“《山海经》真实”这个说法,究竟有几分可信呢?

揭秘山海经成书年代之谜(揭秘千古奇书山海经)(2)

《山海经》

这里有两段《山海经》中关于沿海地理位置的记载。

第一段的原文是这样的,“琅琊台在渤海间,琅琊之东”,收录于《山海经·海内东经》。那么这段描述是不是真的呢?其实,琅琊在历史上是客观存在的一个地方,其最初的记载出现在战国时期,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个城,后来成为越国的都城,放到现在,那就是山东青岛的琅琊镇。

那么,琅琊台存不存在呢?好消息是,琅琊台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地理位置,也正好在琅琊之东,位于渤海的海域中。琅琊台严格来说,不能算是一个平台,只是琅琊东边海水中的一座小岛。秦始皇当年灭六国统一天下之后,就曾经多次登上过琅琊台。也就是说《山海经》中的记载,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真实可信的。

揭秘山海经成书年代之谜(揭秘千古奇书山海经)(3)

琅琊台

如果说这一次是巧合,那第2次就未必了。《山海经》还有一段关于会稽山的记载,原文是“会稽山在大楚南”。由于《山海经》并没有具体的作者,也无法确认其真正的成书年代,所以人们对于“大楚”到底是什么有多种解释,但是无论如何,“大楚”的范围,都被确定在江苏、浙江一带,而会稽山正好在浙江绍兴以南。

“会稽山在大楚南”的记载,再一次被证实确切无误。假如说《山海经》是古人想象出来的一本神话书。为什么要在神话书中夹杂真实的情况呢?是不是有理由认为《山海经》中的其他部分也会是真实的?

揭秘山海经成书年代之谜(揭秘千古奇书山海经)(4)

会稽山

《山海经》的玄幻神话之中,有学者发现有一部分竟然与现实的情况完全符合?不过也有人说了,《山海经》并不是一次成书,流传过程中也多有缺损,谁知道这些部分是不是后人补上的呢?但是,《山海经》中的真实记载,不仅仅这两条。

异兽真实原型

其实就《山海经》来说,最容易流传的反而是最玄幻、最不接近真实世界的部分,当然就是《山海经》中的各种珍奇异兽。只不过现在如果告诉你,《山海经》中的异兽,是真实存在的,你会相信吗?

要说的第一种异兽,名叫当康,被收录于《山海经·东次四经》。书中记载,当康长得像猪,有很长的獠牙,一般当康出现就象征着丰收,算是一种瑞兽。“猪”和“獠牙”这两个词结合在一起,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当然就是野猪,而在这么多的野猪中,最接近当康的,是生活在非洲的一种疣猪。

揭秘山海经成书年代之谜(揭秘千古奇书山海经)(5)

当康

第2种异兽,名叫鹿蜀,收录于《山海经·南山经》。书中对于它的描述是,形状像马,但是长着白色的头,通身有老虎的斑纹,尾巴是红色的。这种动物对应到我们现在的世界里面,有人认为是斑马,不过斑马跟鹿蜀的描述还是差很多的,毕竟斑马的尾巴并不是红色的。事实上有一种动物比斑马更接近描述中的鹿蜀,这就是霍加狓。

霍加狓是一种珍稀动物,只生活在刚果东部的高海拔地区。霍加狓通体黑色,头却发白,在腿上有黑白相间的斑纹,而尾巴则是一种暗红色。霍加狓与描述中的鹿蜀到底有多像,一对比就很容易发现了。

揭秘山海经成书年代之谜(揭秘千古奇书山海经)(6)

鹿蜀

第3种要说的异兽是文鳐,据说是一种长翅膀的鱼。《山海经》中对于文鳐的描述是,形状像鲤鱼,白头红嘴,身上有苍色的斑纹,经常在夜间飞翔。鱼长翅膀,实在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因此在对《山海经》的最初研究中,有很多人认为这是古人把水中的鱼和天上的飞鸟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想象。

然而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一种飞鱼。飞鱼的身体两侧有“翅膀”,不过并不是鸟类的羽翅,只是飞鱼变异之后的胸鳍,飞鱼的胸鳍一般都非常强壮,能够跃出水面十几米,甚至在空中停留40多秒,看起来就像是一条长着翅膀的鱼,从水下飞了上来,又飞入了水中。如果先秦时期的人看到了这种奇怪的鱼,自然会认为它是“异兽”。

揭秘山海经成书年代之谜(揭秘千古奇书山海经)(7)

文鳐

第4种异兽被称为食铁兽,收录于《山海经·中山经·崃山》,原文是“山有九折坂,出,似熊而黑白驳,亦食铜铁也。”当时郭璞为《山海经》作注,同一时期,他还在《尔雅注》里面作出进一步解释,说这种动物的形象似熊小头,黑白驳杂,还“舐食铜铁及竹骨”,这些特征联系在一起,会是什么呢?

当然就是我们的国宝大熊猫了!吃竹子对上了,那么熊猫会吃铁吗?实际上,只是“舐食”而已,也就是舔食,有时候熊猫缺铁,就会舔铁,吃上一些补充铁元素。

揭秘山海经成书年代之谜(揭秘千古奇书山海经)(8)

熊猫

《山海经》中的不少动物,在几千年后的今天还能够找到痕迹,还能说《山海经》是一本“神话书”吗?而《山海经》的玄妙之处,不仅仅只有这些,学者们甚至发现,很可能在几千年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踏遍了整个世界,还把很多国外的事给记载了下来。那么这件事,有几分可信度呢?

归墟与昆仑山

在太平洋海域有一个称为“海下珠峰”的马里亚纳海沟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达11000多米,也就是说假设将整个珠峰扔到马里亚纳海沟中,不仅不会露出一个头,甚至离水面还有2000多米的距离。而对于这个海沟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很多科学家就产生了兴趣。

揭秘山海经成书年代之谜(揭秘千古奇书山海经)(9)

马里亚纳海沟

美国的华盛顿大学曾经组织过研究队,对马里亚纳海沟进行深刻的研究;2018年的时候,他们写了一篇关于马里亚纳海沟的论文。论文中,描述了马里亚纳海沟中的各种奇怪事儿。当时这批学者的研究工作进行了一年,然而在这一年中他们无论什么时候观测,都能够从马里亚纳海沟的最深处听到一种诡异的声音

更重要的是,马里亚纳海沟还在不断地吞噬海水,每年吞噬的海水足足有30亿吨。一开始专家们推测,这30亿吨海水可能经过某种水循环的方式又重新回到地面上,但是经过计算,他们发现被吞噬的海水的量,远超通过各种水循环方式被释放出来的量,也就是说每年都有大量的海水消失。

揭秘山海经成书年代之谜(揭秘千古奇书山海经)(10)

马里亚纳海沟示意图

而能够吞噬无数海水的黑洞是什么?这就很容易让人想到《山海经》中所描述的归墟归墟,在山海经的记载中,表示世界尽头的死亡之国,是渤海东边的一个深不见底的大河,所有的水都会流入这个河中,所以就叫归墟。这个描述,与马里亚纳海沟的相似度至少达到了90%。那么马里亚纳海沟,会不会是传说中的归墟呢?

《山海经》中还曾记载过昆仑山。《山海经·西山经》说:“昆仑之丘,实惟帝之下都。”单凭这句话,自然是无法确定《山海经》中的昆仑山,到底是指哪里,但是好在《山海经·西山经》中还记载,河水、赤水、洋水、黑水都发源于昆仑山,而古代“河水”指的就是黄河。也就是说,基本上这4条河发源的地方,就是传说中的昆仑山了。

揭秘山海经成书年代之谜(揭秘千古奇书山海经)(11)

想象中的归墟

有学者考证认为,这个昆仑山应当并不在中国境内,而应该是在国外,而呼声最高的应当是在埃及地区。因为据说在昆仑山上住着西王母,而且“周穆天子曾经亲自去拜见过西王母”这件事,已经被证实了,也就是说昆仑山应当是西王母政权所在。

埃及究竟是不是《山海经》中的昆仑山?马里亚纳海沟,究竟是不是《山海经》中所记载的归墟?而这些问题都仅仅只是开始,更多的谜团还在《山海经》中等待发掘。你认为《山海经》是真的还是假的呢?欢迎点赞评论收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