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手起家的富豪是谁(包头首富金利斌)

2011年,包头市消防支队接到了报警电话,说福禾豆业生产基地内起了大火,众人不敢靠近,还有一件不妙的事情,生产基地的老板好像还困在里面。

消防支队和警察局迅速赶到,进入生产基地之后,众人才发现,原来起火的是停在里面的一辆汽车,而车里有一个已经被烧死的男子。

警方把尸体运出之后,震惊地发现,这正是这生产基地的主人,曾经的包头首富金利斌。

白手起家的富豪是谁(包头首富金利斌)(1)

出身贫寒

在包头,金利斌这个名字早就成了一代传奇。

当年他白手起家,靠着摆地摊攒下了偌大的家业,是人们心中的励志典范。

如今,金利斌已经44岁,功成名就,为何突然死去呢?现场遗留的证据证明,金利斌是自焚而死,一代富豪选择如此惨烈的方式离开人世,不由让人感到毛骨悚然。

金利斌半生以来,大风大浪样样都见识过,经历过的挫折低谷也比寻常人多得多,得是多么大的打击,才能把这样一个商场老将逼上死路?

白手起家的富豪是谁(包头首富金利斌)(2)

不过,人们很快就明白了原因,因为就在金利斌死后,大批的债主堵在了福禾豆业生产基地门口,要求公司返还他们此前的投资。

这下人们后知后觉反应过来,原来,包头首富金利斌手里早就没钱了,公司的资金链断了一年多,债主们前前后后讨债不下百次,但始终没有得到答复。

谁又能想到,最后,金利斌用这种极端的方式“解决”了债务问题。只是,他自己一死了之,债主们损失的钱却再没了着落。

这些找金利斌要债的人,有的是富商,有的是平民百姓,甚至还有政府部门,这些人通通都被金利斌骗进了坑里,套牢套死了。

白手起家的富豪是谁(包头首富金利斌)(3)

金利斌曾经家财万贯,但现在,他半辈子的积蓄,都白白扔在了眼前的福禾豆业生产基地。

而且当初建设基地的时候,他画了大饼,吸引了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无数人来投资。谁知道,他的生产基地根本就产生不了收益。

过去在生意场上,金利斌赌赢了很多次。可这一次,他输得一败涂地,生机勃勃的生产基地,反而成为了包头首富的葬身之处。

如果不是这一次失败的投资,金利斌大概还能在首富的位子上坚持很久。

最初,金利斌生在内蒙古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父亲身患重病。儿子出生还没几个月,父亲便撒手人寰,走的时候,连一顿饱饭都没吃上。

白手起家的富豪是谁(包头首富金利斌)(4)

父亲一走,家中的顶梁柱也塌了,母亲带着年幼的金利斌艰难度日,在工厂里打工,吃了上顿没下顿,有时候手里实在没钱,母亲只能去拾破烂。

金利斌小时候穿的衣服裤子,有不少都是垃圾堆里捡来的二手货。

但是,年幼的金利斌很懂事,他从不埋怨自己生活困顿,看着母亲因为操劳过早衰老的脸,他发誓将来要赚大钱,再也不让母亲受这种罪了。

年轻人永远满怀热血,志向远大,可是能够实现理想的并没有几个。金利斌和无数同龄人一样,不过是小小村子里最不起眼的少年,想要实现赚大钱的梦,说出去谁都不信。

白手起家的富豪是谁(包头首富金利斌)(5)

闯荡江湖

上到初中,金利斌觉得自己没必要再念下去了,他成绩并不突出,将来考高中、考大学希望都不大,何况还要操心学费的问题,家里还欠了一屁股债。

两相权衡之下,金利斌决定辍学出去打工。

他很快就找到一家工厂,在里面做起了流水线工人,他原本踌躇满志,想快点把钱赚到手,好孝顺母亲。

但是,在外闯荡也没那么容易,工厂效益不好,一年十二个月,有十个月都在赔钱。如此一来,工人的工资能不能发下来,也是个看运气的事情。

理想遭到打击,金利斌十分郁闷,但是日子还是要过下去的,于是他只能在工厂里勉勉强强干下去,这一干就干到24岁。

白手起家的富豪是谁(包头首富金利斌)(6)

这一年,工厂坚持不住,还是关门大吉,金利斌成了个下岗工人。24岁的他并没有积攒多少积蓄,也没什么赖以生存的硬本事,为了吃饭,他只能跑到市场上摆地摊。

一开始他并不会做生意,只能碰运气,能进到什么货就卖点什么。

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集市上混了几个月,金利斌才发现,原来自己还挺有做生意的天赋,他眼光好,能判断出来什么东西销路好,而且为人热情,招呼客人不怯场。

大家都喜欢跑到他这个摊位买东西,一来二去,他这个小摊位居然出了名。

生意兴隆的金利斌,想起了自己曾经被磨灭的理想。在过去,别人都说经商是个苦差事,没有保障,多少人都赔的一干二净,可是金利斌真正开始做生意,才发现传言未必真实。

白手起家的富豪是谁(包头首富金利斌)(7)

做生意,风险虽大,可是收益更大。金利斌是个有胆识的人,他看得出来,如今下海经商是热门,将来想要分一杯羹的只多不少,自己应该抢得先机,把生意做大做强,才能有出路。

那个时候,靠着摆地摊,金利斌攒了一笔小钱,他打算拿着钱去做投资,不能再和从前一样全靠运气进货了,自己得明确做生意的路线。

金利斌为了自己的生意,从南到北考察了一圈,发现了一个别人没注意到的商机,倒卖瓜子、话梅。

那时候,内蒙货运不发达,瓜子、话梅当地不生产,要从南方收购。

不过距离太远,做这种倒卖生意的人很少很少。毕竟即便有野心做生意的人,也不会觉得瓜子有多值钱,但是金利斌算了一笔账却发现,倒卖瓜子话梅,利润无穷大。

白手起家的富豪是谁(包头首富金利斌)(8)

货源方面是不愁的,金利斌在南方认识了几个卖炒货干果的老板,虽然距离远了些,但是瓜子和话梅保存时间长,只要小心点,运到内蒙古绰绰有余。

再者,内蒙古这边市场很大,瓜子话梅是闲来消遣的零食,永远不缺销路,到哪里都有人愿意买。所以,这就是个考验勇气和眼光的事情。

金利斌当机立断,拿出自己全部的积蓄,从南方运了一批瓜子话梅。

这是要冒险的,多年积蓄,万一有个意外,金利斌将沦落到一无所有。

不过,这是一次成功的冒险,金利斌的货刚一运过来,立刻就被抢光了。

短短两个月,金利斌成了万元户。

不过,光是卖点干果,也成不了大气候,金利斌瞄上了另一个行业——液态奶。

白手起家的富豪是谁(包头首富金利斌)(9)

勇立潮头

那时候,牛奶市场蒸蒸日上,尤其是液态奶生产遍地开花,伊利正在到处选场地,选经销商,要把液态奶的生意做大。

内蒙古可是奶制品生产的旺地,如果能拿下伊利的经销权,将来就不愁钱了。

金利斌打的就是这个主意,当时有人听说他要和伊利合作,都冷嘲热讽。伊利是大公司,金利斌不过是个摆地摊起家的小商人,伊利凭什么把自己的经销权给这么一个人呢?

但是,很多事情不试试就不能下定论,金利斌信奉“人生难得几回搏”,他带着简单的资料跑去了伊利总公司谈业务,表示自己愿意拿出全部身家配合。

对伊利而言,金利斌出现的正及时,他们正想要在包头找个合适的经销商。

白手起家的富豪是谁(包头首富金利斌)(10)

金利斌能出资金,自身有胆识,有走南闯北做生意的经验。所以,伊利很快拍板,把这个机会交到了金利斌手上。

不过,拿下经销权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接下来,金利斌得把液态奶卖出去,否则他还是会血本无归。

金利斌带着伊利给自己的样品回家,陷入了漫长的思索。

当年,液态奶是个新兴产品,人们不懂液态奶和其他奶有什么区别,更不明白为什么液态奶卖的贵。牛奶是快消品牌,想要在人们心里扎根,让客户主动选择,这是需要一定实力的。

金利斌在看报纸的时候,想到了主意,那就是大做营销。液态奶的产品质量是过硬的,欠缺的方面是知名度。

白手起家的富豪是谁(包头首富金利斌)(11)

不过,现在是新时代了,让推销员拿着样品去介绍未免太落伍,效率也太低。所以,金利斌花大价钱在报纸、广播、电视上都投放了广告,请了知名明星来宣传。

这是一笔不小的投资,不过投资的回报率也很明显,靠着这样的大规模营销,液态奶这个概念终于走进了家家户户,顾客开始把营养健康的液态奶,作为家庭餐桌的第一选择。

很快,金利斌的销售额,在伊利全国的经销商里排在了第一位。

靠着出色的生意头脑,金利斌打出了名气。假如一直给伊利做经销,或许他也能够成为一方富豪。可是在金利斌心里,这样的事业虽然足够成功,却依美中不足。

因为做经销商,是在给别人打工,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金利斌闯荡这些年,靠的就是自己的勇气和智慧,让他久居人下,他肯定是无法接受的。

所以,金利斌心里还是想做自己的事业。

白手起家的富豪是谁(包头首富金利斌)(12)

高歌猛进

2002年,金利斌再次掏出自己的全部资金,脱离了伊利,成立了属于自己的惠龙公司。

从此之后,他金利斌也要做有名有姓的富豪了!

惠龙公司最初还是以食品行业生产投资为主,这一行算是金利斌的老本行。

不管是之前卖瓜子也好,还是后来经销液态奶,都是做食品生意。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民为食花钱,在金利斌看来,全天下再也没有比食品行业更稳定、更能赚钱的了。

他投资的眼光很准,几乎是投一个火一个,久而久之,大家都把他当做这一行的指路明灯,他投资什么,大家跟着投资什么。

白手起家的富豪是谁(包头首富金利斌)(13)

在包头市,金利斌渐渐成为了一个传奇人物,公司开了不到两年,金利斌就已经成为包头市的首富。

首富的光环异常耀眼,金利斌看着公司的报表,乐的合不拢嘴。

十年前,他还在包头的集市上当小摊贩,但现在他身价过亿,功成名就。就连他摆摊的故事都被写进了传记,成了人们争相模仿的例子,人生巅峰,也不过如此了。

随着公司越做越大,金利斌觉得,自己过去的想法还是太浅薄,市场这么大,如果只盯着食品方面投资,岂不是太浪费了?

金利斌想要进一步把公司做大做强,投资更多的方面。比如房地产、连锁商店、电子科技……那是中国高速发展的时代,机会如同潮水一样扑过来,商人的黄金时期来临了。

白手起家的富豪是谁(包头首富金利斌)(14)

时代成就传奇,借着国家发展的东风,金利斌野心勃勃地开疆拓土,将惠龙公司从一个单一的食品投资公司,做成了全方位全产业链的大公司。

他的生意不仅在包头做,还扩展到整个内蒙古自治区。胜利的号角吹响了,金利斌志得意满,他的身价已经达到了惊人的25亿,傲视群雄。

可是,当一个人站到顶峰的时候,也恰恰就是最容易跌落的时候。

随着手里的钱越来越多,金利斌也肉眼可见地膨胀了。

变化是一点点产生的。最开始,金利斌投资虽然大胆,但也并非盲目,他投资一样产业,一定会经过严密的考察,确定有潜力之后,他才会大胆出手。

白手起家的富豪是谁(包头首富金利斌)(15)

靠着多年来的眼光,他几乎没有出过错,所以,他绝非有勇无谋之辈。

相反,他是胆大心细、智谋双全,而且运气也不错。但一切在2006年之后急转直下,投资老手金利斌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或许是因为尝过贫穷的滋味,所以金利斌对金钱有着超乎寻常的渴望。

过去他资金有限的时候,尚且能够克制住内心的贪婪,但真正发家致富后他变了,他开始疯狂投资,不顾一切,哪怕是游走在法律的边缘,他也不在乎了。

他到处投钱,收益确实可观。但是他却流露出一种亡命徒的姿态,他现在最想要的就是金钱,25亿远远不够,他想要上百亿,上千亿!

白手起家的富豪是谁(包头首富金利斌)(16)

疯狂投资

冒险投资迟早会自食苦果,公司急于求成,资金链很快就供应不上了。

金利斌最开始不愿意放弃,于是开始拆东墙补西墙,同时大量找银行贷款。

但是,他的行动让公司的经济危机,进一步恶化。再这样下去,别说做生意了,就连发工资都困难,公司还面临着破产的风险。

这是创业以来,金利斌遭遇过的最大危机,眼高手低,必受其害。

金利斌后知后觉,可惜悔之晚矣。资金缺口已经捂不住了,他在银行那里透支信誉,借来的钱迟迟不还,银行已经不愿意给他提供贷款了。当下,还有谁能救他?

白手起家的富豪是谁(包头首富金利斌)(17)

情急之下,金利斌想出一个馊主意,那就是民间借贷。惠龙公司靠着金利斌这些年的经验,口碑不错,所以每逢有些大项目,只要惠龙公司带头,就有无数人跟进。

过去这都是正常现象,但现在,投资成了一场巨大的骗局。而在金利斌手里,这场骗局是挽救公司的唯一方式。他放出消息,说自己要倾尽所有,投资一个大项目。

过去都是别人追着惠龙投资,这次惠龙公司却主动对外开放投资,所以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金利斌说的天花乱坠,老百姓便纷纷拿出自己的钱袋子,义无反顾闯进了这场骗局。

但即便如此,也填不了惠龙公司出现的窟窿,金利斌为了套取更多的钱,便把牛吹的越来越大,甚至对外宣传,说只要投资,将来就能够获得97%的回报率。

这下,为了争夺一个投资的机会,人们几乎抢破了头。

白手起家的富豪是谁(包头首富金利斌)(18)

作为商场老手,金利斌当然知道这一切都是空话。但是,如今他已经没了正常的思维,他所能够看到的,只有眼前的利益,只要能够拿到钱,他没有什么不能做的。

谁能想到,短短几年,曾经的天之骄子已经扭曲成了这副模样,靠着这一手坑蒙拐骗,金利斌又发财了,他套来了整整五亿现金。可是,五亿现金到了手,金利斌还是想要进行投资。

这倒不是他疯了,主要是他当初承诺投资一个大项目,如果项目不见踪影,人们很快就会发现不对。再者,想要还上公司欠下的债务,五亿并不够用。

即便还清了债务,公司还是难以维持。因此,金利斌要想个办法,让钱生钱。

他开始四处考察,想要寻求发财的机会。找来找去,他决定开办一个豆业生产基地,因为他看到内蒙古豆业发展的缓慢,自己此时下场,填补市场空白,或许又是一次成功投资。

白手起家的富豪是谁(包头首富金利斌)(19)

穷途末路

往年他做瓜子话梅生意,或是做伊利经销,无非都是抓住先机。

正是过去的一次又一次成功,给了金利斌一种错觉——敢赌就能赢。他拿出了五亿资金,一股脑的投进了新建设的豆业基地里。

但这一次,他的好运气到头了,生产基地建起来容易,但是往后怎么办?种什么品种?卖到哪里?甚至,这产品能不能种出来?这些重要的问题,金利斌竟然没有考虑过。

豆业基地的建立,耗空了他最后的筹码,利润没有来,债主先登门了。

人们无非想要一句准话,这传说中的97%的收益,什么时候能给到大家手里?

白手起家的富豪是谁(包头首富金利斌)(20)

面对这一声声质问,金利斌无话可说,最后他只能选择躲起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但逃避解决不了问题,豆业基地生产效益不好,资金链又断掉了,他赔的一干二净。外债还不上,银行那里信用透支,就连民间的信誉也消耗殆尽。

此刻的金利斌真可谓是瞻前顾后心茫然,他再也想不到办法了。

2011年,火灾发生的那天,金利斌和司机正在公司里喝酒。不久之前,银行来了催款电话,这已经是金利斌接到的,不知道第几百个催款电话了。

最开始他还能敷衍两句,但现在他没有力气敷衍了,他把手机关机,手机卡折断,自己往生产基地一躲。回想自己这44年的人生,只觉得恍如一梦。

白手起家的富豪是谁(包头首富金利斌)(21)

24岁到44岁,二十年,从巅峰跌落谷底,金利斌和司机一杯接一杯地喝。

司机跟了他好几年,是为数不多了解全部情况的人,看到金利斌这样,司机心里不好受,便劝他说:“董事长,您别丧气,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将来总有机会东山再起。”

金利斌一听,忽然狂笑起来,他激动地指了指自己,说道:“东山再起,不可能啦,再也没机会啦!”他把酒瓶拎起来,继续灌酒。

司机没办法,只能陪着喝,不知过了多久,司机不胜酒力,倒在了桌上。

醉醺醺的金利斌却摸到了汽车钥匙,独自来到了楼下,钻进了车里。

他把车子开到了汽车盲区,然后拿来放在一旁的汽油,疯狂地淋在车上、淋在自己头上,随后他再次回到车中,点燃了汽油。

火焰很快将金利斌吞噬,人们远远的看到了刺眼的火光,周围骚乱了起来。

司机也在梦中被惊动,慌忙冲到院子里,可人们这才发现,金利斌没能出来。

他再也出不来了,他的人生早已经陷入怪圈。也许,死亡是最后的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