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起源甲骨文简介(请不要说甲骨文是汉字的起源了)

甲骨文并不是汉字的起源

——陕西延安 高治源

悠悠岁月,漫长历史,我们似乎知道的太少!

在文字这条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的发展中,许多的文字逐渐消失,甲骨文、蝌蚪文、彝族古文字等等,这些文字以不折的韧性顽强地生存下来,本来消失了,又重新回到人们中间。

我们现在想问一个特别重要而严肃的问题,你说先有汉字还是先有甲骨文。现在大家都这样说,甲骨文是汉字的起源,但事实上正好相反,我们认为,先有汉字后有甲骨文,换句话说甲骨文不是汉字的起源。

知道仓颉造字吗?仓颉造字,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之一,仓颉造字的地方叫“凤凰衔书台”。出自《淮南子·本经训》:“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仓颉,复姓侯刚,号史皇氏,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规范和使用,在创造汉字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文明的传承做出了不朽的功绩。但普遍认为汉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不过他可能是汉字的整理者,被后人尊为“造字圣人”。传说仓颉是上古黄帝的吏官,仓颉离我们现在有5000多年了。

汉字起源甲骨文简介(请不要说甲骨文是汉字的起源了)(1)

仓颉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都说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属于上古汉语,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语系的语言。

汉字起源甲骨文简介(请不要说甲骨文是汉字的起源了)(2)

甲骨文

可是甲骨文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000多年的历史。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

当今出现了一个严重的考古问题,大家看到甲骨文的繁杂、不规范,看到汉字的成熟和体系的完整,就说甲骨文是汉字的起源,其实正好相反。先有汉字,后有甲骨文。

那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提出几个尖锐的问题。

一、在时间上,汉字产生了5000多年前,甲骨文诞生在3000多年,后者如何会成为前者的发展源头。

二、华夏文化,四书五经都是用汉字传承下来的,我们为什么没有看到用甲骨文写的系列书籍呢?是不是一本也没有找到,大部分甲骨文为什么只出现在甲骨上,即使在悬崖峭壁上也很难找到甲骨文的影子。

三、甲骨文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000多年的历史。汉字早已发明了2000多年了,试想商朝为什么还要使用那些不规整的甲骨文,而且一期和另一期不一样。在《甲骨文大字典》中,由于文字形状以及所含意思变化太大,就分了五期文字体系研究其变化,显然甲骨文相同的字或者表达相同意义的字,每一期都不一样,专家学者,只好把它们分为五期,才能把有些模糊的字词含义进行分辨。显然,大家看到甲骨文确实在变化,但它的变化是在较短时间内的变化,我们很难看到甲骨文的文字体系与汉字的文字体系的过渡过程。

四、作为“雅言”的汉语最具文化底蕴。言以行立,行以文传,文以载道。《论语》云:“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最初是怎样使不同口音和语言的人们,能够表达和理解相同的思想,从而可以进行既广泛又深刻的知识交流呢?先哲们必定是发明了一种“普遍通用概念”,来体现人类共通认知的,古人发明的文字需要对宇宙自然及万物众生的特性与共性进行全面把握,这一伟大变革发端于《易经》。你看看我们现在的文字,字字含义深刻,显然具有易理思想,每字都有五行属性,创造它的人需要高深的思想,在历史来看,他一定是传说中造字的先祖苍颉所造,据《河图玉版》、《禅通记》记载,苍颉曾经自立为帝,号苍帝,是上古时期的一位部落首领。苍颉在位期间曾经于洛汭之水拜受洛书。苍颉也是道教中文字之神。据史书记载,苍颉有双瞳四个眼睛,天生睿智,观察星宿的运动趋势、鸟兽的出入痕迹,依照其形象首创文字,革除当时结绳记事之陋,开创文明之基,因而被尊奉为“文祖苍颉”。而这些事是5000年前就发生了。仓颉造字确实是黄帝时期,《中国通史》、《白水县志》、《洛南县志》等文献史料对仓颉在洛南造字都均有详实记载,历史事实证明,仓颉是中国汉字的首创人,洛南是中国文字的发祥地。所造字石刻于元扈山阴,结束结绳记事历史,历经五千多年,演化成炎黄子孙今天共同使用的汉字。

如果说甲骨文是五、六千年前的人们的初步的文字创造,然后由仓颉造字统一进行了规划,这个结论是符合逻辑的,也是符合历史发展的。可是甲骨文出现在汉字诞生的近2000年后,怎么可以说甲骨文是汉字的起源呢?就因为犯了这个错误,使得汉字的发展历史少了2000年,看起来好像远远比其他文明落后了2000多年,在文字方面,还在公元前3600多年的时候,苏美尔人就发明了文字-----楔形文字,但苏美尔文明却在中国文明之后。所有这些都是甲骨文惹的祸。

今天,我们必须把这一切捋清楚了。我们的观点是,先有汉字后有甲骨文,汉字是源,甲骨文是汉字的人为变形,这一切是因为战争。大约在3000年前,因为战争保密的需要,殷商发明了许多刻在龟壳上的文字,为了保密将兵营里使用过的甲骨文集中在一起埋在了地下,使得3000年后河南安阳发掘出来了这批古文字。

三千多年前,无论是领土的分裂统一,还是政权的交替更迭;无论是诸子百家争鸣与朝野纷争,还是专制统治横行于社会,发生过数不清的战争,像牧野之战是殷商军队和周武王军队的决战,周武王继位后四年( 前1057年,一说前1027),得知商纣王统治集团分崩离析,商军主力远征东夷,朝歌空虚,即率兵车300乘,虎贲3000人(一说还有甲士4.5万人)伐商。牧野之战虽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是并没有完全消灭商朝,商朝原领地的一部分作为帝辛之子武庚的封地,建立殷国,作为商朝的延续,商朝南征的军队也没有被完全消灭。周武王死后,武庚联合周室的管叔、蔡叔、霍叔发动“三监之乱”,最终被周公旦和周成王平定,商朝的残余势力才被完全消灭。

在每一次的战争中,通信联络是十分重要的。开始,兵营之间送信都是用汉字来表述的。但是,在甲骨上写汉字送信却出了许多问题,当送信兵被对方抓住,就被一个一个地杀掉,而且军机泄露,使得战争遭受失败。为此,人们后来为了解决泄密问题就故意将汉字写得变了模样,久而久之,形成一套文字体系,但所写的汉字,又不能太离谱,总是围着原来的汉字形象来造字,希望自己的人能够看懂。这就像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那样,部队之间的电报通讯是要用密码发出的,一旦密码暴露,就会被敌方截获,使得自己的计划遭受打击,但是这些密码也会因为叛徒的出现被泄露,所以密码过一段时间就要换一回。但古代,无法发电报,只能用甲骨文来传递,因此对用于军队通讯的甲骨文,会在每过一段时间后重新设置一批,而且在文字语句中出现干扰汉字。

我们考察了现在出版的《甲骨文字典》,所翻译的句子,都无法理解,现在4500个甲骨文字,有1500字已经宣告破解,但却没有想到的是那每个甲骨文字在不同时期表达意思不同,还有句子中的文字有搞乱现象,因此已经破解的文字,用来读其它甲骨文的句子,就搞得十分荒诞了,根本搞不清楚说什么。

 最近,我买了一本《甲骨文字典》,很厚,是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的。我们看到,字典中翻译的句子很少有读懂的句子,就感觉我们研究的甲骨文,处在一个泥潭中走不出来。如果,甲骨文真的是汉字的演变的过程,那么我们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如果甲骨文只是用于战争中的通讯密码所造得字,用了几年后就被遗弃,那么,我们的研究,意义就不大了。试想甲骨文成批地把它埋在地下销毁,对于部队保密工作来说,确实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的观点显然与大家普遍的认知相违背,虽然,我们是一家之言,但是为了探索真像我们必须“冒天下之大不韪”了。为了说服大家,我们需要举一些例子。

汉字起源甲骨文简介(请不要说甲骨文是汉字的起源了)(3)

图一 午时出兵,帝王命令

图一中的一句表示“午时出兵,帝王命令”,原书中的翻译没有将这一意思翻译出来。不过这个‘铸’字,表示帝王造就了,决定了,我们就这样办吧,中间那个“不”字,就可能是迷惑词。

汉字起源甲骨文简介(请不要说甲骨文是汉字的起源了)(4)

图二 藏兵的地方

图二中,就是一个“三”字,但它在兵营中表示“藏兵的地方”,一般有地下工作者,在路边作记号,可告诉友军,对方在什么地方藏兵,如果是送信,命令对方藏在什么地方,就可以画一个地名,再画上这三横即可。

汉字起源甲骨文简介(请不要说甲骨文是汉字的起源了)(5)

图三 钥匙在兵力口袋里

图三中,就特别有意思了, 让对方潜入到院子里,而仓库的钥匙在门口的卫兵口袋里。一个生动的夜间偷袭的场面展现出来。

汉字起源甲骨文简介(请不要说甲骨文是汉字的起源了)(6)

图四 王其射箭

图四中,直译是8个字:“王其射箭,藏弓在林”,说的是一种战争配合,王其要射箭,请你们预先在树林里把弓箭藏好。我们感觉是一场大战就要来临。图五中的内容好像不是战争了,但也是告诉对方那里有田地,可以种五谷,如果直译就是“有渚田去水种五谷”。渚田就表示四边有水的田地。这也可能是兵营中自己种地养兵的举措,进行自给自足的军营行为。

汉字起源甲骨文简介(请不要说甲骨文是汉字的起源了)(7)

图五 有渚田可种

大家多多思考一下吧,我们现在对甲骨文的探讨,做出的结论是不是有很大问题。甲骨文大部分是一些战争场面的见证,如果说它是用来作占卜记录的,将每一次占卜刻在兽骨上,然后集中起来埋在地下,这很是说不过去。正是从甲骨文这一笔一划,一撇一捺考察,我们看到的是不成体系的简单记载,它载着的都是战争留给我们的记忆。甲骨文,是战争的产物,载着千年历史积淀的厚重,有着深沉的民族情结,虽然我们仍然在甲骨文中感悟到汉字之奇,汉字之妙,汉字之美,但甲骨文确实不是汉字的起源,却是汉字的演绎。

用于战争通讯的不只是甲骨文,还有一些石块或者玉佩,下面图形是一个玉佩正反两面的文字,这是我们在《甲骨文贴吧》里看到的,它也是甲骨文吧,只是刻在了光滑的玉佩上。翻译过来就是“引狼入网,成群结队”,这是一个很具体的战争安排,具有高超的指挥艺术,也许三十六计就是这样总结出来的。

汉字起源甲骨文简介(请不要说甲骨文是汉字的起源了)(8)

图六 引狼入网,成群结队

我们所举的例子都是关于战争的,很明显甲骨文是为了战争通讯而造的。甲骨文出现在汉字发明之后,就不可说甲骨文是汉字的起源了。

那么汉字起源的文字是什么文字呢?当然,对于普通人看来,各种语言有很大的不同,但是语言学家通过词源,词缀用法,习惯等的仔细研究,已经确定了各种语言之间的关系,在语言学中,我们经常把同一起源的语言称为语系。认为大致在1万年前,这些语系当中的各种语言都应该来源于同一种未知的语言,随着人们在各地的活动出现了分化。我们所说的汉语就属于汉藏语系,大致在8000年前,汉人与藏族人民用同一种语言。也就是说,汉人与藏族,拥有十分亲近的血缘关系。

以此看来,汉字的起源与其它文字起源一样,都来自同一种文字,这种文字大家都找不到,但我告诉大家吧,在全世界人口开始只有几十万的阶段,人们一起居住的时候就产生了一种开源文字,这种文字就是龙迹文字,这种文字就是伏伲契手稿中的文字。龙迹文字开始是用字母表述的,但最后发展的较为复杂,就像蝌蚪文一样,最后仓颉就用伏羲的易理思想,中国的说话习惯,参照龙迹文字的语言体系,创造了汉字,然后历经无数变故,天灾人祸,沧海桑田,经过一定的改进发展,沿用到今,汉字是唯一能够以简统繁、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的交流工具,这样才将华夏上下五千年的整个历史和文明传承下来。

破译甲骨文的专家郭沫若曾说过:“中国文字,到了甲骨文时代,毫无疑问是经过了至少三千年的发展的。”如果按照这种说法,那么,中国的汉字史至少可以追述到6000年以前的图画文字刻符。是的,我们不否认汉字产生之初会有各种象形文字的创造和发展。虽然甲骨文文字盛行于殷商时期,有可能它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体系,但这个时期汉字也早已成熟了,殷商时期的人们也普遍使用着成熟的汉字。但甲骨文只是兵营里使用的文字,所记载的内容大多是商代(或西周初期)战争通讯的内容,不在兵营中的普通老百姓是不懂甲骨文的,甚至送信的士兵也不一定能懂其含义。甲骨文埋在地下也是出于军事秘密考量,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其用处。

亲爱的读者,面对甲骨文,我们需要一起来思考了,甲骨文不是汉字的起源,从时间上来看,汉字发明在前,甲骨文出现在后,而且相差的时间也很长。这殷墟文字也不是更远古时期文字的继承,河南属于中原地区,在历史上都是人口较多的发达地区,不是偏僻的少数民族,不可能不懂汉字。他们之所以要发明这么多的甲骨文,都是因为战争通讯保密的需要,他们照着各种先有的汉字,作各种变形,既能让自己的人能够看懂,又让敌方无法理解其真实内容。

真像必定会越来越近的,让我们一起来探寻汉字起源的真像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