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钢琴乐曲谱子的顺序(钢琴组曲丢手绢的调式音列)

弹钢琴乐曲谱子的顺序(钢琴组曲丢手绢的调式音列)(1)

弹钢琴乐曲谱子的顺序(钢琴组曲丢手绢的调式音列)(2)

请边听歌边阅读文章,给您带来好体验!

文|泥布里

编辑|泥布里

前言

在音乐创作过程中,传达中国声音的创作主旨,并引领当代中国音乐发展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传统的音乐语言被不断挖掘和重新表达,当代作曲家们的创作视野不断追求创新和变革,激发了他们内心深处的创造力。

姚恒璐作为一位作曲家,以中国民族音乐为基础,致力于筑梦中国音乐发展。他的作品融通中西方音乐文化,运用调式、和声、节奏和演奏法等音乐要素,以独特的方式进行创作。这种创作并不仅仅是追求技术层面的简单表达,而是通过另类的音乐表述形式和独特的韵律感特质,展现出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内涵。

弹钢琴乐曲谱子的顺序(钢琴组曲丢手绢的调式音列)(3)

一、调式音列自由化组合

调式音列在音乐构成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它是实现新颖调式构成原则的基础。姚老师在作品中巧妙地运用民族调式音列,将其自由地贯穿全曲,同时保持了调式音列在作品中的结构力效果。他将特定设定的调式与不同的调式自由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新颖的调式音列构成模式。

常见的调式交替通常以调式的轮流出现为特征,但姚老师采用多种方式自由组合不同的调式,形成了新的合成调式。这样既让人们感受到熟悉的音乐回忆,又产生了新的音响视听效果。

(一)同主音调式自由交替组合

弹钢琴乐曲谱子的顺序(钢琴组曲丢手绢的调式音列)(4)

在作品的第一小节中,以D徵调为基础,确定了曲子的调式基础。

弹钢琴乐曲谱子的顺序(钢琴组曲丢手绢的调式音列)(5)

而在第二小节中,采用了D角调式的自由化使用,右手声部仍以D为主音的和弦框架,而左手声部加入了降la音和降re音,以降mi音到re音小二度进行特征的延续和表达形式。

弹钢琴乐曲谱子的顺序(钢琴组曲丢手绢的调式音列)(6)

在第三小节延用了第一小节的调式特征,稍作变化。第四小节中,右手声部以D徵调式基础,而左手声部采用D角调式分解和弦音下行。

弹钢琴乐曲谱子的顺序(钢琴组曲丢手绢的调式音列)(7)

(二)相距增四度调式并置组合

在第五小节中,出现了D徵调与降A徵调的并置使用。

这种相距增四度的调式同时使用,与之前不同调式之间的交替使用形成了明显的差别,产生了增四度尖锐音响的效果。在第六小节中,和弦音集中运用了第五小节左右手旋律音的特点。

弹钢琴乐曲谱子的顺序(钢琴组曲丢手绢的调式音列)(8)

(三)相距小二度调式并置组合

在第九小节中,右手声部仍为D徵调,而左手声部为升c徵调式,两个声部为相距小二度的调式并置。小二度调式音程是最具有尖锐紧张性特质的,从第一到第十小节,调式紧张度的变化形成了音乐紧张度越加强烈的效果,产生了尤为丰富的效果。

弹钢琴乐曲谱子的顺序(钢琴组曲丢手绢的调式音列)(9)

二、叠置和弦自由化运用

在音乐中,和声手法是一种重要的技巧,能够赋予旋律以丰富的层次感和和谐度。其中,四度和五度叠置和声手法是常见的应用之一。通过将音符按照四度或五度的距离进行叠置,创造出独特的和声效果。

在B段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四度和五度叠置和声手法的自由运用。这种手法不仅赋予了音乐以新颖的特色,还为旋律增添了更丰富的表现力。值得注意的是,B段的调式和调性并未发生变化,仍然延续了D徵调的基础。

弹钢琴乐曲谱子的顺序(钢琴组曲丢手绢的调式音列)(10)

从形式上看,B段从第14小节到第28小节采用了四度和五度叠置的和声手法。通过将音符按照四度或五度的距离进行叠置排列,创造出一种层次分明的和声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特别关注第25小节的升C音,它是四度叠置的结果,预示了A徵调的渗入。

弹钢琴乐曲谱子的顺序(钢琴组曲丢手绢的调式音列)(11)

B段的起始部分标志着一个转折,从第29小节开始,音乐进入了以A徵调为起点的旋律展开阶段。在第33至35小节和第36至38小节,我们可以听到相似的旋律,这创造了一种模糊的调性,给人以听觉上的新鲜感。

这种调性模糊性的形成主要归功于四度和五度叠置手法的运用。在第37小节的升Re音出现时,正是由于四度叠置的效果所致,进一步丰富了音乐的层次和色彩。

弹钢琴乐曲谱子的顺序(钢琴组曲丢手绢的调式音列)(12)

从第39小节到第45小节,音乐围绕着A主音展开调式。在这个部分中,我们再次看到四度和五度叠置和弦的运用。在第39至42小节,通过叠置的和声手法,音乐呈现出独特的和谐感。其中还可以注意到降Si音作为五度叠置的结果,为音乐增添了一种引人注目的色彩。

而在第43至45小节,乐曲采用了二度叠置和弦的形式。这段中,La和Mi音与大二度附加音Si音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和声效果。加入的Re音和升Sol音作为附加音进一步丰富了这一段落的和声结构。

弹钢琴乐曲谱子的顺序(钢琴组曲丢手绢的调式音列)(13)

从整个乐曲的调性布局来看,它具有一种逻辑的连贯性。乐曲从开始到第28小节一直以D为主音,然后在第29小节开始转入以A为主音。最后,乐曲在第39小节开始停留在A小调的调式结构中,为乐曲的结束做出了铺垫。

弹钢琴乐曲谱子的顺序(钢琴组曲丢手绢的调式音列)(14)

三、演奏法自由演进变化

在音乐中,复调化织体形式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可以为乐曲增添层次和丰富性。B段的开始标志着乐曲进入了这种复调化的阶段,为音乐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下图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右手旋律声部对主题旋律进行宽放处理,并与左手声部形成了对位化复调的结合。这种处理方式使得不同声部之间产生了交互和对位的关系,为音乐增添了更多的层次感。

弹钢琴乐曲谱子的顺序(钢琴组曲丢手绢的调式音列)(15)

在23至27小节的部分,采用了变化交替复调化的陈述方式。例如,24小节中的旋律向下模仿了23小节的四度跳。接着,25小节以高八度的方式重复了24小节的旋律。这种模仿和重复的处理方式为音乐带来了连贯性和变化性。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注意到升C音的出现和四度叠置和弦的运用。这些元素不仅模糊了调性特征,还赋予了音乐一种神秘和引人入胜的感觉。在26小节中,旋律以向下五度的模仿形式回归到原位,进一步强调了复调化织体的特点。

弹钢琴乐曲谱子的顺序(钢琴组曲丢手绢的调式音列)(16)

四、节奏变化自由一体化

在这首曲子中,节奏变化起到了丰富旋律的作用,使本来单调的旋律在节奏的变化渲染下变得新鲜而有趣。

弹钢琴乐曲谱子的顺序(钢琴组曲丢手绢的调式音列)(17)

从开始的时候,曲子就改变了原有《丢手绢》旋律的节奏类型,以丰富的节奏变化展开了旋律的发展。这些节奏变化既统一中立又富有新颖感,给人带来强烈的视听感受。整个曲子在节奏构思上既不脱离原曲,又通过奇数和偶数拍的交替变化推动音乐的流动。

弹钢琴乐曲谱子的顺序(钢琴组曲丢手绢的调式音列)(18)

一开始,旋律以3/4拍节奏拖后,拉长了旋律的节奏,而在第二小节的自由节拍中,旋律得到了进一步的渲染,并且通过新的演奏法丰富了音乐内容。第三小节和第四小节以相同的形式,改变了原有旋律的节奏律动,通过独特的方式营造出一种全新的意境。

在第五小节中,出现了6/4拍子的呈现,再次打破了原有乐曲旋律节奏的形式。第一小节、第三小节和第五小节最后一个音的延长表现出强烈的音乐表现力,有一种启示的作用,仿佛引导人们对原有旋律和童年的思忆。第七小节的旋律出现在5/4拍的第三拍,与第九小节类似的旋律节奏稍作改变,力求在统一中追求变化和发展。

弹钢琴乐曲谱子的顺序(钢琴组曲丢手绢的调式音列)(19)

在例子15中,从18小节开始的第一个乐句,以及21小节开始的第二个乐句,通过节拍和节奏的变化重复了前一个乐句,丰富了旋律的发展。这两个乐句的旋律音mi、re、mi、re的演奏法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音乐感觉。而la、si两个旋律音则通过三种不同的节奏形式与其他声部的结合形成了不同的音乐效果。

在例子13和例子16中,节奏的复杂变化只为形成旋律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这些节奏变化使得音乐更加生动且充满独特的魅力,为听众呈现了一种多样化和令人惊喜的音乐体验。

弹钢琴乐曲谱子的顺序(钢琴组曲丢手绢的调式音列)(20)

五、结构形式变化自由

乐曲《丢手绢》在结构特征上展现了一些非方整性的元素。首先,其中出现了4 6乐句结构的例子,如A段的1-2小节和3-4小节,它们是重复的乐旬,具有相似性。

然而在这些重复的乐旬中,第一和第三小节对原曲的si音进行了拖长,情绪也发生了变化,而第二和第四小节则以自由节拍的形式呈现,给人一种自由的回想和想象的感觉。这种现代记法的独特之处使得情绪瞬间起伏回落,增加了音乐的表现力。

弹钢琴乐曲谱子的顺序(钢琴组曲丢手绢的调式音列)(21)

乐曲中还出现了3 4乐句结构和3 2乐句结构。在3 4乐句结构中,旋律先在左手呈现三小节,然后在右手出现时以不同的演奏法和四度叠置音进行表达。

弹钢琴乐曲谱子的顺序(钢琴组曲丢手绢的调式音列)(22)

而3 2乐句结构通过节奏和演奏法的变化丰富了相同旋律的表现形式,展现了不同的音乐感觉。

弹钢琴乐曲谱子的顺序(钢琴组曲丢手绢的调式音列)(23)

在整体布局方面,乐曲采用了乐句重复和段落交错叠置的手法。虽然乐曲看似有段落划分,但由于节奏和节拍的复杂化,结构的呼吸律动发生了改变,增强了听觉上的感染力,使情绪产生了较大波动。

乐曲由三个段落两次陈述构成,通过改变速度、节奏、节拍、织体、和声、调式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区分。这种结构的设计不仅体现出间歇和停顿的特点,还展现了延续和展开的情绪。

弹钢琴乐曲谱子的顺序(钢琴组曲丢手绢的调式音列)(24)

整首乐曲由三个段落两次陈述组成,第一次陈述从1到22小节,第二次陈述从23小节到结尾。有趣的是,第二次陈述并非从一个段落的开始处,而是从B段趋向结尾的部分开始。

这种与传统音乐陈述不同的表达方式使得音乐的再次陈述不是在一个段落的开始处,而是在不同的情境中再次呈现。这种巧妙的构思让人在对原有旋律的畅想中领略到新的情境。

弹钢琴乐曲谱子的顺序(钢琴组曲丢手绢的调式音列)(25)

作者观点

《丢手绢》这首曲目以欢快的节奏和活泼的旋律描绘了童年游戏的场景。在和声方面,曲目运用了多样化的和弦进行,创造出丰富的音乐色彩和变化。节奏的巧妙变化和音符的重复营造出欢快的氛围,引发了听众的共鸣和喜悦。

整体结构紧凑而富有起伏,通过巧妙的过渡和发展,使得音乐旋律和情感层层递进,给人以愉悦和满足的感受。《丢手绢》展现了作曲家独特的音乐创作才华,将童年的快乐情感融入音乐之中,为听众带来了独特的体验。

弹钢琴乐曲谱子的顺序(钢琴组曲丢手绢的调式音列)(26)

参考文献

黄丽芳. (2019). 钢琴组曲《丢手绢》的音乐分析与演奏研究. 音乐教育研究, 32(2), 45-60.

李明宇. (2018). 《丢手绢》钢琴组曲的创作特色与演奏技巧探析. 音乐艺术, 15(3), 78-93.

王小华, & 张燕. (2020). 《丢手绢》中童趣与欢乐的音乐表达研究. 音乐评论, 25(4), 112-126.

赵云霞, & 刘宇翔. (2017). 钢琴组曲《丢手绢》的和声和结构分析. 音乐科学研究, 40(1), 56-7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