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明信片(陆家嘴的快餐店)

腊月廿三,上海雾气弥漫。

离春节还有7天,

东方网记者来到外滩,

从这个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地标

寄出一叠明信片。

老街明信片(陆家嘴的快餐店)(1)

这些明信片的主人来自全国各地,

收件人也遍布四海,

而这些明信片的诞生都与一个问题有关:

今年春节,你回家吗?

老街明信片(陆家嘴的快餐店)(2)

时间回到1月13日的晚上8点,陆家嘴的快餐店里仍有不少人在解决晚餐。

老街明信片(陆家嘴的快餐店)(3)

第一位吸引我们注意的是一位在周边上班的白领。小哥不愿透露姓名,但在采访中我们得知他来自浙江金华,是一位保险精算师。当我们询问小哥是否有回家的计划时,小哥无奈地表示:本来票都买好了,结果前一天(12日)上海出现确诊病例,出于防疫考虑和家人商量后就把票退了。

老街明信片(陆家嘴的快餐店)(4)

连续两年没能回家与亲人团聚,也让小哥特别思念他的奶奶。在采访中我们得知小哥的奶奶于今年年初辞世。

老街明信片(陆家嘴的快餐店)(5)

老街明信片(陆家嘴的快餐店)(6)

小哥和爷爷奶奶感情很好,从小每年春节都是和爷爷奶奶一起过年。在谈到他们的时候,小哥的眼睛红红的闪着些许泪光。

老街明信片(陆家嘴的快餐店)(7)

同样刚下班的还有一位开朗健谈的四川妹子孟小姐。孟小姐来自绵阳,29岁,是一位银行职员。在谈到是否会回家过年时候,孟小姐兴奋地告诉我们:机票已经买好了。

老街明信片(陆家嘴的快餐店)(8)

作为父母的小棉袄,孟女士每年都会带一些上海的特产回老家。上海饭店的蝴蝶酥是她眼中上海特产的代表。

虽说每逢春节被催婚,但显然孟小姐没有这样的烦恼。孟小姐告诉我们,她的父母非常开明,很少会在自己回家时催婚和催生。“所以自己每年回去都很开心。”孟小姐笑着对我们说道。

老街明信片(陆家嘴的快餐店)(9)

顾客来来往往,一直在店内服务的餐厅经理秦先生对我们的采访很感兴趣,于是我们也向他发出了邀请。秦先生来自安徽阜阳,前两年的春节他都响应政府号召,就地过年。但是今年他多了一个必须回家的理由。

老街明信片(陆家嘴的快餐店)(10)

“27号当天正好我女儿周岁,所以说肯定要回去。”秦先生最关注的就是女儿,连明信片写下的都是对女儿成长的满满祝愿。

老街明信片(陆家嘴的快餐店)(11)

但工作忙碌的他差点把女儿的生日都忘记了,多亏妻子的提醒才没有忘记给女儿准备生日惊喜。

快餐店里有游子,也有从家乡来上海随儿女过年的老两口。老两口来自河南,由于今年河南疫情的缘故,他们选择留在上海与女儿、女婿一起过年。

老街明信片(陆家嘴的快餐店)(12)

“我感觉在上海比老家舒服、清静一点。”老爷子的话引起了我们的好奇,继续追问才得知,老爷子最讨厌的就是老家的人情世故,比如喝酒、熟人太多等等。

但是显然一旁的外孙女不同意,她轻轻拍了拍外公说道:“外公你别说假话,你不是最喜欢喝酒了吗?”

老街明信片(陆家嘴的快餐店)(13)

小女孩“童言无忌”拆台为今天的采访带来了难得的欢笑。

李小姐是江苏镇江人,与我们一样也是新闻从业者。在谈及是否回家过年的问题上,她表示,暂时没想好是回家还是让父母过来上海一起过年。李小姐认为过年没有具体的形式和必须要做的事情,只要跟家人团圆就有过年的那味儿了。

作为记者免不了冲在疫情的第一线。李小姐在疫情刚开始时,曾经主动报名去武汉采访,由于不想让父母担心便没有告知父母。

老街明信片(陆家嘴的快餐店)(14)

虽然最终没能得到前往武汉采访的机会,但当她把这件事原原本本告诉父母时,李小姐的父母表现出了对她职业的理解和尊重。这让她十分感动,以至于和我们分享这件事时,李小姐有些哽咽。

今年,你回家过年吗?

我们感谢配合防疫留沪过年的你,

也祝愿每一个回程路上的你

做好防护,一路平安。

希望疫情早日过去,

希望我们都能阖家团圆……

老街明信片(陆家嘴的快餐店)(15)

记者:董浩帆、马鑫洋、陈丽娜

摄制:汪伟秋、丁一涵、汪鵬翀

来源: 东方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