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释要书籍(八行图说之古文今解)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儒家传统文化中德育的精髓,被称为“人生八德”。明朝万历年间,理学家沈鲤进一步编纂,制成图文并茂的弘扬八德的一部书籍——《八行图说》。

《八行图说》展示和呈现的中国传统文化及伦理道德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深处,其中的民间规约、习惯、情理、经义虽不是正式的法律渊源,但其价值被现代法律制度所体现和沿用。

古文字释要书籍(八行图说之古文今解)(1)

古文字释要书籍(八行图说之古文今解)(2)

图中故事

申国夫人教子以礼

北宋名臣吕希哲的母亲申国夫人教导儿子凡事都要循规蹈矩。吕希哲十岁时,无论寒来暑往,整日站在母亲身边,母亲不让他坐他便不敢坐。申国夫人教导他每天要衣冠整齐,不准去茶坊酒肆,不准看不正经的书籍。在申国夫人的严格管教下,吕希哲成为了清正廉洁、品行高洁的一代名臣。

古说

●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的核心意义是秩序、谦让、尊重。它是协调人与人、人与家庭、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礼记·曲礼上》: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个体只有通过接受社会的礼仪教化和自己的以礼修身,才能了解、学习、掌握、运用礼仪规范,才能成为符合礼仪要求的社会人。

“以礼齐家”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荀子·大略》:父子不得不亲,兄弟不得不顺,夫妇不得不欢,少者以长,老者以养。荀子认为,只有按照礼的要求调整家庭关系,才能建立和谐家庭,最终实现“家和万事兴”。

《礼记·经解》:故礼之教化也微乎,其正邪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体现了礼教对于良好家风的养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礼”是经济基础和社会发展的产物,“礼”随时代而变,但其作为中华民族传承之根本,历经数千年依然历久弥新,其中蕴含的由齐家到治国的精神内核对于社会的和谐安定具有时代意义。

古语解读

今解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三条

家庭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十五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及其他家庭成员应当注重家庭建设,培育积极健康的家庭文化,树立和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共同构建文明、和睦的家庭关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五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创造良好、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

共同生活的其他成年家庭成员应当协助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抚养、教育和保护未成年人。

法律法规

典型案例

未成年人小李因涉盗窃被提起公诉。法院在审理该案中了解到,小李在父母离异后自小跟随父亲生活,父亲常年在外工作,缺乏亲子沟通,父子感情生疏,小李初中辍学后沉迷电子游戏等娱乐项目。游戏需大量充值,小李就动起了歪脑筋,多次潜入他人住宅,盗窃现金、手机等财物。法院审理后以盗窃罪判处小李有期徒刑6个月。同时,考虑到小李的父亲对小李的不良行为未予足够重视,疏于对小李的教育、管理,法院向小李父亲发出家庭教育令,责令监护人承担起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切实履行监护职责,多关注子女的身心状况,帮助子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司法力量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供稿:朝阳法院

视频:尚涵霄

编辑:徐鹏俐 麦浩敏 姚日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