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十大神秘城墙(八丈佛爷七丈楼)

河南浚县位于河南北部,地处太行山与华北平原过渡地带。作为一座千年古城,浚县境内名胜古迹众多,浚县古城内的大运河浚县段、黎阳仓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浚县泥咕咕被中国政府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浚县大伾山天宁寺始建于北魏,规模宏大,寺内有藏经阁,原藏明代南藏经6053卷,为宗教典籍珍品。

河南十大神秘城墙(八丈佛爷七丈楼)(1)

图1 浚县大伾山天宁寺大门口

浚县天宁寺内的大石佛是中国北方最早、最大的大型摩崖造像。

河南十大神秘城墙(八丈佛爷七丈楼)(2)

图2 浚县大伾山天宁寺大石佛

后赵时依山凿就的大石佛, 距今已有1600余年。石佛高22.29米,为中原第一大佛。佛足在地面下丈余,古称“八丈佛爷七丈楼”,成为奇观。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十大神秘城墙(八丈佛爷七丈楼)(3)

图3 浚县大伾山天宁寺大石佛

为什么这里会有这么高峻的佛像?传说当年黄河从大伾山下流过,河妖经常作孽,河水暴涨,冲坏堤坝,淹毁庄稼、闹的民不聊生。弥勒佛不忍心看着黎民百姓受苦,就驾祥云来到浚县,面向黄河,坐镇大伾山上,发功治水,河妖纷纷逃匿,河水又归东海。群众称其为“镇河将军”。为保护佛像,北魏时修建了大佛阁,建天宁寺,明代重修大佛楼,这样就有了今天“八丈佛爷七丈楼”的奇观。

河南十大神秘城墙(八丈佛爷七丈楼)(4)

图4 浚县大伾山天宁寺大石佛

浚县伾山大佛是一躯善跏趺坐式大型弥勒佛像。面庞方颐,丰满适中。目平视,唇紧闭,挺两肩,表情庄重。左手覆膝,右手曲肘前举,示无畏印。坐四方墩,脚踩仰莲,脚面平直,五趾平齐。

河南十大神秘城墙(八丈佛爷七丈楼)(5)

图5 浚县大伾山天宁寺大石佛

专家参考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第19窟西耳洞依坐佛的风范,认为佛像造型属于北魏太和年间。但是,该佛像双领下垂袈裟服饰风格,确定无疑的是北魏太和年间服饰改革以后的形象。另外,从其头顶的“髻珠”、腿部和颈部的圆刀法衣纹来看,却是唐代的风格。而其头顶的“宝严”及其周围的螺发,则又是明代的风格。大佛自身形象如此“混乱”,使得文物工作人员很难窥探到其原来的完整风貌和具有时代特点的雕凿技法。

河南十大神秘城墙(八丈佛爷七丈楼)(6)

图6 浚县大伾山天宁寺大门

专家根据历史考证,在五代十国时期,浚县地区战争频繁,推测石佛首先凿于后赵,至前秦或遭破坏,北魏继续雕凿,唐时加工细部,元末毁于兵火,明时又塑以外身泥皮彩绘。果真如此,该大佛也是多灾多难、身世坎坷,佛祖也有无可奈何的时候啊。

河南十大神秘城墙(八丈佛爷七丈楼)(7)

图6 天宁寺王阳明(王守仁)的石刻

相传大禹曾在浚县治水,再加上此大佛,因此,历史上有很多名人留下的摩崖石刻,此图就是宁寺内王阳明(王守仁)的石刻。

【《布衣镜界》关注百姓生活 弘扬传统文化,感谢您的评论、收藏、点赞、关注,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