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及解析(收藏35张动图系统梳理中考物理知识点)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音叉激水、小球弹开、鼓面跳珠——“转换法”)
* 声音的产生——NOBOOK虚拟实验
2.声音的传播: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类比法);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是传声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抽气机、真空罩、闹钟实验)
* 声音的传播——NOBOOK虚拟实验
3.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及温度有关;15℃空气中声速为340m/s。一般的,v固>v液>v气。
二、声音的特性
1.音调:声音的高低,跟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有关,物体振动得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得慢,音调就低。(“女高音”、“男低音”、“声音尖细、低沉”)
* 探究尺子的音调——NOBOOK虚拟实验
弦乐器的音调:长短、粗细、松紧决定音调的高低(长、粗、松音调低,短、紧、细音调高。拨动钢尺与此类似)。管乐器的音调:空气柱的长短决定音调(越长音调越低,越短音调越高,如笛子)
2.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人耳听不到。(蝙蝠、海豚;B超;倒车雷达;超声探伤仪)
3.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人耳听不到。(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
4.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用力敲打、吹奏,发出声音响度大)(震耳欲聋、放声高歌、低声细语)
5.音色:声音的特色。音色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辨别不同乐器、不同人的声音)。
* 不同乐器的波形——NOBOOK虚拟实验
例、关于下图所示四幅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片甲所示的实验表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图片乙所示的实验表明,声音是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
C.图片丙所示的装置只能用来探究响度和频率的关系
D.图片丁中的蝙蝠是利用发出的次声波来辨别方向的
三、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控制噪声:防止噪声的产生(禁鸣、消音器、高考期间禁止广场舞等);阻断噪声的传播(隔音屏、植树造林、关闭门窗等);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戴耳机等)。(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 演示噪声——NOBOOK虚拟实验
四、声的利用
1.声波传递信息。(雷声预示下雨、B超检查身体、敲击铁轨判断有无松动、探伤仪等)
2.声波传递能量。(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打结石、震碎玻璃)
3.超声测距:测海底的深度,测两山之间的距离,测鱼群的位置
4.回声定位:蝙蝠避开障碍物,汽车的倒车雷达(超声波指向性强)
光现象
一、光的传播
1.光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现象:影的形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应用:射击瞄准,站队看齐等)
* 小孔成像——NOBOOK虚拟实验
二、光的反射
1.反射实验:(平面镜水平放置,纸板竖立;沿ON将纸板B向后折观察是否看到反射光;改变入射角大小观察反射角变化)(写光线时按光路顺序写)
2.光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特点:“光路可逆”。
*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NOBOOK虚拟实验
3.两种反射:
(1)镜面反射:平滑表面发生的反射。如:平静的水面、抛光的金属面、平面镜。(只有在反射光线的方向才看得到物体)
* 镜面反射——NOBOOK虚拟实验
(2)漫反射:凸凹不平的表面把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的表面发生漫反射)
* 漫反射——NOBOOK虚拟实验
#注意# 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光的反射成像现象:水中看白云、飞鸟、月亮、倒影,看到的水面上物体的像都是反射形成的虚像。
三、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NOBOOK虚拟实验
(1)是正立的虚像
(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
2.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包括透镜)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都是倒立的(如:小孔成像、照相机、投影仪)。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都是正立的。
例: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在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比较大小的问题,实验应在_______(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下进行。应该用______(填“厚”或“薄”)的玻璃板,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蜡烛逐渐靠近玻璃板时,像的大小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蜡烛B的位置竖立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_(填“能”或“不能”)出现烛焰的像。
若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重合,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球面镜:
(1)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应用:山道急弯处、街头拐弯处的安全镜,可视范围大,成像小)
(2)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平行光射向凹面镜会会聚于焦点;焦点发出的光平行射出。(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的反光碗;天文望远镜。)
四、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 光的折射——NOBOOK虚拟实验
2.折射规律:
(1)三线共面
(2)两线分居
(3)空气角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玻璃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4)垂射不变
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4.成像现象:折射使池底“变浅”、筷子向上“弯折”、水中人看岸上树“变高”,叉鱼要对着下方,看到的是都是虚像,虚像比物体位置高。
水底石头、鱼儿、水草等,看到水面下的物体的像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海市蜃楼”是空气中光的折射形成的)
例:如图所示,A点发出的光通过水面射向B点,光的传播路线为AOB,如果一束激光要从B点射到A点,则激光的入射方向是:( )
A、BC方向 B、BO方向
C、BD方 D、以上方向均可
五、光的色散
1.三棱镜将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可见光;原理是光的折射。
* 光的色散——NOBOOK虚拟实验
2.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3.色光三原色:红、绿、蓝
* 光的三原色——NOBOOK虚拟实验
六、看不见的光
1.红外线的应用:(热效应显著)加热、测体温、夜视仪、遥控。
2.紫外线的特点及应用:帮助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质吸收;杀死微生物(紫外线灯 杀菌);使荧光物质发光(验钞机)。
透镜及其应用
一、透镜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测焦距:平行光汇聚于最小最亮的一点,光心与亮点之间的距离为焦距)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 透镜对光的会聚和发散——NOBOOK虚拟实验
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使三者摆放在同一直线上(光具座上不用);调整,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NOBOOK虚拟实验
2.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
像的性质 |
像距( v ) |
应用 |
u > 2f |
倒立缩小实像 |
f < v < 2f |
照相机 |
u = 2f |
倒立等大实像 |
v=2f(实像大小转折点) |
测焦距 |
f< u < 2f |
倒立放大实像 |
v > 2f |
幻灯机 |
u = f |
不成像 |
(像的虚实转折点) |
探照灯 |
u < f |
正立放大虚像 |
v > u |
放大镜 |
上表中,第一和第三种成像条件符合“光路可逆”原理,即凸透镜不动,物距、像距互换成像。
3.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一焦不成像,二焦倒同样;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像近小,物近像远大,焦内反变化”。
(比如高空摄影,物距远远大于2f,所以像距越接近f )
四、眼睛和眼镜
1.近视的表现: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2.近视的矫治:佩戴凹透镜。
* 近视眼的矫正——NOBOOK虚拟实验
3.远视的表现: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4.远视的矫治:佩戴凸透镜。
* 远视眼的矫正——NOBOOK虚拟实验
例.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
如果移动蜡烛,应该怎么移 。
物态变化
一、温度计
1.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使用温度计:
* 温度计的使用——NOBOOK虚拟实验
①选择合适量程的温度计;(温度计所用液体的沸点或凝固点决定了它能在什么条件下使用,例如酒精温度计不能测沸水的温度,水银温度计不能测-39℃以下的温度)
②温度计与待测液(物)体充分接触,玻璃泡处于液体中间位置;
③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注意分度值、体温计分度值为0.1℃)
④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因为有“缩口”;使用前要甩)
二、熔化和凝固(图像)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晶体是有熔点和凝固点的
某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变,这个温度称为该晶体的熔点。其凝固点与熔点温度相同。
*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NOBOOK虚拟实验
三、汽化和液化
1.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2.蒸发: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较缓慢的汽化现象(没有气泡)。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4.液体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夏天地面洒水觉得凉快;从游泳池出来感觉冷)。
5.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气化现象。(有大量气泡)
6.液体沸腾的条件:
①温度达到沸点
②继续吸收热量
(二者都要满足,例如锅中水能沸腾,而水面上碗中的水不能沸腾)
7.沸腾的特点:吸热,温度不变。
*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NOBOOK虚拟实验
8.水沸腾前现象:
9.水沸腾时现象:
10.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液化放热。
11.液化的方法:
(1)降低温度(如:露珠、雾的形成)
(2)压缩体积(如液化石油气,打火机内乙烷)
四、升华和凝华
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樟脑丸;碘;钨丝;舞台烟雾;人工降雨)
2.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霜、雾凇、“树挂”、窗花)
3.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 碘的升华和凝华——NOBOOK虚拟实验
质量与密度
一、质量
1.质量: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它的大小与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等无关。
2.天平的使用:
* 天平的使用——NOBOOK虚拟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2)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3)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指针左偏向右调,右偏向左调),使天平平衡(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线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
(4)把物体放到左盘,右盘放砝码,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
(5)读数: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三、密度
1.公式:ρ=m/V
单位及换算:1g/cm3=1000kg/m3
2.密度是物质本质属性,其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受到温度的影响,与质量、体积无关。
四、测量物质的密度
1.实验原理:ρ=m/V
2.测固体的密度:(排水法测体积)
* 测量小石块的密度——NOBOOK虚拟实验
(1)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m;
(2)在量筒里倒入适量(能浸没物体,又不超过最大刻度)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3)将固体放入量筒中,读出总体积V2(若固体漂浮,可采用针压法和下坠法)。
3.测量液体的密度:(剩余法)
* 测量盐水的密度——NOBOOK虚拟实验
(1)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2)把烧杯里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液体的体积V;
(3)用天平称出剩余的液体和烧杯的质量m2。
五、密度与社会生活
1.密度与温度: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质量一定,体积热胀冷缩,所以温度升高时密度变小。(热空气上升)
2.水的反常膨胀:4℃密度最大;水结冰体积变大。
运动和力
一、运动的描述
1.参照物的选择: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但不能选择被研究物体本身作参照物。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就说物体是运动的,否则就是静止。
2.相对静止:物体“同向同速”运动,例如加油机受油机,同步卫星等。(“同步、对接、携手”等)
二、运动的快慢
1.速度公式:v=s/t
2.速度的单位是:m/s;km/h。单位的换算:1m/s=3.6km/h
3.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受平衡力作用)
4.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受力不平衡:例如空中加速下落的物体;空气中无规则运动的PM2.5颗粒物,速度和方向都在变化)
5.平均速度: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就是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 速度的测量——NOBOOK虚拟实验
三、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1.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 刻度尺的使用——NOBOOK虚拟实验
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厚刻度尺的刻线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2.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如:测定值电阻的阻值)。
3.秒表的读法:小盘读分,大盘读秒(第一圈0--30秒,第二圈31--60秒)
* 秒表的使用——NOBOOK虚拟实验
例:下图是探究小球竖直下落的运动特点的频闪摄影照片,拍照时每隔0.02s曝光一次。由照片可知:小球从A位置下落到F位置时所用的时间是 s,此过程中,小球沿竖直方向做 (选填“匀速”、“加速”、“减速”)运动,平均速度是 m/s。
四、力的常识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作用效果:
(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改变物体的形状。
3.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4.力的示意图:(同一受力物体受到几个力,都画在一个作用点上,用线段的长短区分力的大小)
五、牛顿第一定律
1.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作用,所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理想状态)
(理解:原本静止的就仍然静止;原本运动的就做匀速直线运动)
3.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 惯性小车——NOBOOK虚拟实验
#注意# 惯性不是力,只能说“具有惯性”,不能说“由于惯性的作用”等。(汽车安全带、跑步到终点时不能马上停下来)
4.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
六、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此时物体受到的是平衡力。
2.二力平衡: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
(强调要“保持”,例如被抛到最高点的橡皮,不是受平衡力)
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 二力平衡条件——NOBOOK虚拟实验
4.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5.合力的计算:方向相同则加,合力方向不变;方向相反则减,合力方向与大力相同。
力和机械
一、弹力、弹簧测力计
1.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支持力,压力,拉力,推力等都属于弹力。
2.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ΔL)跟受到的拉力(F)成正比。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NOBOOK虚拟实验
(1)认清分度值和量程;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秤的量程。
(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避免卡壳);
(4)测量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
二、重力
1.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G=mg.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指向地心)。
* 探究重力的方向——NOBOOK虚拟实验
三、摩擦力
1.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 测量摩擦力——NOBOOK虚拟实验
2.摩擦力的分类:
(1)静摩擦:有相对运动的趋势,但没有发生相对运动(推而未动;斜面上的物块)。静摩擦力的大小可变,推力多大,静摩擦力就多大(平衡状态时二力平衡)。
(2)动摩擦:滑动摩擦:如粉笔写字,拖动纸箱等滚动摩擦:轮状或球状物体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如圆珠笔写字、车轮转动等,通常情况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3.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如跑步时)。
4.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压力大小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面积大小、相对运动方向、速度等无关。
5.增大摩擦力方法:
(1)使接触面更粗糙
(2)增大压力。
6.减小有害摩擦方法:
(1)使接触面更光滑;
(2)减小压力;
(3)用滚动代替滑动;
(4)使接触面分开(如:加润滑油、气垫船、磁悬浮列车)。
例.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均相等
B.木块第1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C.木块两次的动能一样多
D.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
四、杠杆
1.杠杆的五要素: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要正确画出阻力的方向);
(4)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5)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作最小作用力的方法:将支点与力的作用点连线,画力的作用线与该连线垂直)
2.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 =F2×L2 (实验探究)
例.“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可采用图所示的装置.实验前,应调节横杆AB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 ;若当时观察到B端偏低,可将B端螺母向 边调.若实验时在E处挂三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则在C点应挂 只钩码杠杆才能平衡;若C点不挂钩码,改在D点用弹簧测力计拉,为使杠杆平衡,这时弹簧测力计的最小读数应为 N,拉力的方向应 。
五、其他简单机械
1.定滑轮特点:轴固定不动;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比如研究二力平衡时桌边的定滑轮)
2.动滑轮特点:轴随物体一起动;省一半力(忽略摩擦和动滑轮重时,绳子自由端的力是物体重力的一半);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要费2倍距离。反过来用时就费力省距离。
3.滑轮组:
(1)使用滑轮组时,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力,动滑轮上有几段绳子,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F=G物/n;计滑轮重时,则F=(G物 G动)/n
(2)S=nh(S是拉力移动的距离,h 为重物提升的高度)。
(3)“偶定奇动”
4.轮轴:由一个轴和一个大轮组成,能绕共同轴心旋转的简单机械;动力作用在轮上省力,作用在轴上费力。如方向盘,扳手拧螺丝。
5.斜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斜面越平缓(倾斜程度小、与水平面夹角小)越省力,但机械效率越低。
6.应用:盘山公路、螺旋千斤顶,螺丝钉等。
压强和浮力
一、压强
1.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压强公式:p=F/s
3.增大压强的方法:
(1)受力面积不变,增大压力;
(2)压力不变,减小受力面积;
(3)同时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1)液体受到重力
(2)液体具有流动性。
* 液体压强——NOBOOK虚拟实验
2.液体压强特点:
(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3.液体压强公式:p=ρgh
(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m)由公式可知:液体的压强之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等无关。
#注意# 此计算式也可用于计算或比较柱状固体对水平面的压强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pS。
#注意# 液体压力并不总等于液体重力。
三、大气压强
1.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大而减小;(自制压强计拿到高处,管中液柱升高;氢气球升到高空会爆)
2.沸点与气压关系: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高原地区、高压锅)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如:两船不能靠近并排行驶;H形隧道通风问题)
2.飞机的升力:飞机前进时,由于机翼上下不对称,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较小,下方流速小,压强较大,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这就产生了向上的升力。(小汽车行驶时对地面压力变小)
* 模拟飞机机翼——NOBOOK虚拟实验
五、浮力
1.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2.阿基米德原理:
* 阿基米德原理——NOBOOK虚拟实验
公式表示:F浮=G排=ρ液gV排,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浮力只与ρ液和V排有关,与物体的密度、体积、形状、浸没的深度等无关。(注:当物体全部浸在液体里时,V物=V排;当物体部分浸在液体中时,V物>V排)
3.计算浮力的四种方法:
(1)压力差法:浮力等于物体受到液体对它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合力).即F浮=F向上-F向下
(例:桥墩不受浮力;底面紧密结合的石鼓受浮力,大小等于鼓出来的部分排开液体的重力)
(2)弹簧测力计法(称重法):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减去物体浸在液体中时测力计的拉力,即F浮=G物-F拉.
(3)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G排=ρ液gV排
(4)平衡法:物体漂浮在液面或悬浮在液体中时,F浮=G物(比如轮船的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
(前提条件:物体首先要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下沉:F浮 < G,ρ液<ρ物
悬浮:F浮 = G,ρ液 =ρ物
上浮:F浮 > G,ρ液 >ρ物
漂浮:F浮 = G,ρ液 >ρ物
六、浮力利用
(1)轮船:(空心法)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的舱体,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
(2)潜水艇:在水下时,浮力一定,通过排水和充水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
(3)飞艇:密闭的舱体内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4)热气球:球体容积一定,增大火力,球体内空气减少,自身质量减小;减小火力,球体内空气增多,自身质量增大。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上浮和下降。
(5)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利用物体漂浮在液面的条件工作(F浮=G计),刻度值上小下大。
*文章图片来自于:NOBOOK虚拟实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