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绍光的白描画 浅谈丁绍光的绘画艺术

作者:沼荷在现当代海外华侨华人中,有几位享誉世界的艺术家受人关注例如旅居法国的赵无极和朱德群等老一代艺术家,稍晚一点旅居美国的丁绍光和陈逸飞,更晚一些的徐冰和王伟中等人在艺术大家中,丁绍光的绘画更具特色,无可替代其画作充满着浓郁的现代主义特征,但同时又含有远古幽情和牧歌式的优美其画作极具观赏性,又有可读性;不同层次的观者,皆可得到各自美的享受与解读,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丁绍光的白描画 浅谈丁绍光的绘画艺术?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丁绍光的白描画 浅谈丁绍光的绘画艺术

丁绍光的白描画 浅谈丁绍光的绘画艺术

作者:沼荷

在现当代海外华侨华人中,有几位享誉世界的艺术家受人关注。例如旅居法国的赵无极和朱德群等老一代艺术家,稍晚一点旅居美国的丁绍光和陈逸飞,更晚一些的徐冰和王伟中等人。在艺术大家中,丁绍光的绘画更具特色,无可替代。其画作充满着浓郁的现代主义特征,但同时又含有远古幽情和牧歌式的优美。其画作极具观赏性,又有可读性;不同层次的观者,皆可得到各自美的享受与解读。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国内一举成名后,丁绍光就一直活跃在中国暨世界画坛上。由其和同道创立的“云南画派”,曾风靡全国及东亚地区,后来扩展到西方世界。自1980年移居美国后,丁绍光在世界画坛上更如蛟龙入海、猛虎下山,给西方世界带来美的冲击。他又如炎热夏季从东方吹出的一股神奇的清风,吹得狂躁而干涸的西方美术界神情一振、通体清爽。无怪乎这位身上只带有20美元、一句英语都不懂的东方之子,一踏进美国即融入了西方美术世界。其如梦如幻、如诗如歌的绘画艺术,即刻受到西方人的接受、喜爱与推崇。其画作为许多收藏家、博物馆、大公司和政府部门购买、收藏、展览;就连联合国也不失时机地举办“丁绍光艺术展”和“丁绍光日”,并几次印发丁绍光画作纪念邮票,他曾多次被选为联合国代表画家。洛杉矶和旧金山等多座城市授予其“荣誉市民”称号,旧金山确定某日为“丁绍光日”。有关丁绍光的书刊和明信片等纷纷出版发行;各类与其相关的艺术评论铺天盖地。

我自1991年开始曾两度常驻美国,从事文化交流。两次时间虽相隔20年,但都感受到丁绍光受人尊崇的“热度”经久不衰。他仿佛是个说不完、道不尽的神话,被人们讲述着、传颂着、追捧着。有评论家称其为“云南画派主将”,有人称其画作“具有顾恺之和吴道子之风”,有人称其画作“颇具墨西哥壁画三杰之美”,有人称其画作“颇具奥地利画家克里姆特之风”,也有人称其为“当代的高更”,甚至将其比做“当代的毕加索”;更有甚者,还有人称其为“20世纪的乔托”。

在我看来,上述评论都有道理,但又都不尽然。丁绍光既是上述所有人,又不是其中的任何人。丁绍光就是丁绍光,一位脚踏东西方文化、立于太平洋上空的艺术巨人。他创作出无人堪比的“丁家样”。其作品具有如下鲜明特色:

一、清纯。“清纯”一词常用来指人。但在我的眼里,丁绍光的画作确实展现出超级的“清纯”。艺术由人创作,人赋予它生命和灵性。创作者的心恬静与否,心灵是否纯洁,自然体现在作品中。丁绍光于1989年创作的《回归自然》和1997年创作的《流沙河·系列》,展现的就是这种清纯。画作宛若儿童的眸子,又恰如雨后的蓝天,使人感到清新与明朗。这些画若出自涉世不深、未受尘世浸淫过的画家笔下,尚可理解;可它们却出自一位饱经风霜、历经艰辛的人之手,这就更难能可贵了。

二、阳光。丁绍光是位现代派画家,而现代派的特点之一就是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和意向。艺术家想什么,其笔端表现的就是什么。因此,作品是艺术家思想意识和心灵心境的真实写照。文如其人,画亦如此。丁绍光于1988年创作的《海之韵》和1996年创作的《童年》,就是充满阳光与温暖的作品。前者,画中女子跪在金色的沙滩上,脸部微斜,侧面是蓝色的大海和帆船,海面波平如镜。一切都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中,温馨、静谧。后者,是一位身着金蓝色衣裙的少女,面部、臂膊和香肩呈白玉色,在阳光照耀下,晶莹剔透,煞是可爱。水管流出的是水,血管流出的是血。心中若无阳光,很难创作出如此疏朗明净的画作。

三、唯美。丁绍光是一位唯美主义者。为追求美,他步高更后尘到偏远地区,但不是塔希提,而是西双版纳,写生作画。他同时还遍访祖国名山大川、石窟造像,向古人学习,向大自然学习。他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记于心、融于血、化于笔端。

丁绍光的文字是优美的,且早已形成自己的美学理念。在最新发现的他于1962年从云南写给恩师张光宇的信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在谈论艺术家时,他说:“总想着别人的评价,想得到过多的笑脸;迎合别人就等于慢性自杀!而我宁可暴死,也不愿守尸!”寥寥数语,就道出一位文艺青年的志向和追求。由此可见丁绍光文字功底之深。

女性是丁绍光表现的重要题材。其画作中的女性,既有莫高窟壁画飞天之飘逸,又有中国古代仕女之温婉,还兼有莫迪里阿尼女人的风韵。女性通常被视为美的象征。但与西洋绘画中的“裸美”不同,丁绍光笔下的女性,可谓“美而不淫”,令人心生爱怜。

丁绍光的唯美主义,还表现在其日常生活中与“琐事”上。其客厅、书房和画室,总是井井有条、一尘不染。和那些衣着随便、蓬头垢面、邋遢的“波西米亚人”相比,丁绍光总是衣着考究、倜傥潇洒。记得初次在洛杉矶见面时,他身着玄色绸缎套装,左上兜放有一块红色饰物,一头黝黑长发,加上他那近一米九零的身材,走起路来飘逸潇洒,十足的艺术大家形象。为了美,为了表现美,丁绍光才来到这个世界。

四、大爱。爱,是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丁绍光艺术作品表现的一大主题。世间的爱种类繁多:父爱、母爱、友爱、宠爱、溺爱、怜爱、性爱,还有柏拉图式的爱和俄狄浦斯式的爱等。

在丁绍光的画作中,表现最多的还是“母爱”。1980年赴美后,他创作出数十幅以“母爱”为主题的画作。例如1987年创作的《母性》,1988年创作的《珍惜》和《摇篮曲》,1995年创作的《心心相印》,1996年创作的《摇篮》和1997年创作的《大地之歌》等,均表现母爱的主题。其母爱主题的画作虽多,可各具特色,绝非百画一面。

丁绍光之所以热衷于“母爱”主题,恐怕与其11岁就与母亲长期分离,直至30年后才重逢有关。这些作品固然包含着其对母亲的热爱与思念,可他却跳出个人情感。丁绍光作品展现的是超越个人情感的普爱与大爱。这种爱既纯真又圣洁。

难道丁绍光就没有个人的心酸和苦楚吗?有,肯定有。他经历了世事沧桑、诸多心凉,但这些都能用其对艺术的爱和美的追求来化解。按他自己的说法,他在创作时,“竭力将酸楚隐去,把大爱献给人间”。(沼荷)

来源: 中国艺术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