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鸥为什么喜欢在房顶上(从昏昏欲睡到哄堂大笑)

122年前,也就是1896年。俄罗斯的彼得堡皇家剧院里嘘声一片——

“违背所有喜剧法则”、

“动作很少,像部小说”

契诃夫《海鸥》的首演失败了。

契诃夫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契诃夫是19世纪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和20世纪世界现代戏剧的奠基人之一。《海鸥》是他的第一部四幕喜剧,百年后被公认为对现代戏剧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但是在当时,契诃夫还只是一个为生活所困小有名气的作家,他的作品也还没有受到世人的认同。契诃夫也是幸运的,想想同一时期欧洲的梵高吧,他的作品在百年后才开始发光。契诃夫呢?契诃夫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海鸥为什么喜欢在房顶上(从昏昏欲睡到哄堂大笑)(1)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1863年-1938年)

俄国演员,导演,戏剧教育家、理论家。

契诃夫

(1860年—1904年) ,

俄国小说家、戏剧家、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

海鸥为什么喜欢在房顶上(从昏昏欲睡到哄堂大笑)(2)

《海鸥》首演的两年后,一位导演重新编排了此剧。莫斯科艺术剧院内是截然不同的光景:掌声如雷,大获成功。是的,导演就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导演《海鸥》的过程中,斯坦尼启发演员在舞台上“生活”体验角色,而非以传统方式机械“表演”,完成了他在戏剧观上的一个关键性转变——“外部的真实”转向“内心的真实”,而这个转变为其以后的艺术探索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莫斯科艺术剧院甚至以飞翔的海鸥形象作为徽标。1902年2月,斯坦尼把一枚金质海鸥院徽派专人送达契诃夫手中。至此,二人展开了“交锋式”的八年合作。二人在如何阐述作品上直至死亡仍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后世就这个问题也颇有争议。但不能否认的是,在这种并不和谐的合作中,契诃夫写出了他几部最著名的剧本;斯坦尼也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成为了表演理论的第一人。

戏剧大师的作品易“催眠”?

契诃夫是19世纪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与法国作家莫泊桑、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契诃夫早期的创作主要集中于短篇小说领域,后期转向戏剧创作,对19世纪至今的戏剧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有网友评价,看契诃夫的剧容易睡着。(锅都给网友背系列)

赖声川的太太丁乃竺则表示,赖导对契诃夫情有独钟。

在赖声川看来,契诃夫在戏剧方面的创造及贡献,被很大地低估了。“很多专家学者研究他,却搞不懂他到底厉害在哪里。”赖导认为,契诃夫的戏,是通过对生活的展现,描绘现实中的悲喜交加。他的作品表达了对丑恶现象的嘲笑,对贫苦人民的同情,以及揭露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伟大艺术家被大众接受的过程,往往十分曲折。契诃夫就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海鸥为什么喜欢在房顶上(从昏昏欲睡到哄堂大笑)(3)

海鸥为什么喜欢在房顶上(从昏昏欲睡到哄堂大笑)(4)

《海鸥》是契诃夫在1895年创作完成的四幕喜剧。1896年在彼得堡皇家剧院首演时遭遇了巨大的挫折,当时的舆论认为,俄罗斯的舞台上还从未有过如此大的失败,契诃夫一度陷入绝望,发誓永不再创作剧本。有当年的吃瓜群众这样讽刺,“他为什么不满足于写点小说呢?”

但仅仅两年以后,著名俄国导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再次把这出戏搬上了舞台,这一次的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好评纷至沓来,一种新的表演方法及戏剧形式由此诞生。

随后契诃夫创作的《万尼亚舅舅》、《三姐妹》、《樱桃园》等剧本同样表现不俗,达到了一个现实主义新高度。

经典IP剧《海鸥》

《海鸥》是契诃夫第一部成功上演的剧目,也拉开了他与斯坦尼合作序幕。百年来,全世界范围内有无数个不同版本《海鸥》的演绎,比如1898年内莫斯科艺术剧院版,1992Broadway(百老汇) 版,2007-2008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版,2008 Classic Stage Company(经典舞台公司)版,2012 Oregon Shakespeare Festival(俄勒冈莎士比亚戏剧节)版等等。

赖声川导演在1990年翻译了《海鸥》,在台北艺术大学排演,第一次把《海鸥》带入了国内。1991年北京人艺邀请到了前苏联导演奥烈格·叶甫列莫夫来排演《海鸥》。

海鸥为什么喜欢在房顶上(从昏昏欲睡到哄堂大笑)(5)

此后多年,海鸥在国内的改编热潮经久不衰,更是大多数艺术院校的经典教学剧目。近年还出现了改编幅度较大的小剧场实验性话剧,比如《我是海鸥》和国家话剧院的《海鸥,海鸥》。

这样一部被戏剧专业领域尊崇的戏剧,却还有一个有趣、耐人寻味评价,就是不太适合给刚开始接触戏剧的朋友当作入门剧目。

原因有这样两个。

首先,《海鸥》为何会被契诃夫标注为喜剧?这是长久以来充满争议的一个话题,追溯到最开始时期,斯坦尼和契诃夫为了对剧本的不同理解甚至发生了巨大的争吵。后来原剧本被不同的导演和剧团重新演绎,仍没有完全摆脱这个问题的困扰。

其次,《海鸥》是典型的契诃夫的剧本,充满了象征和隐喻。契诃夫是反戏剧的,他主张在舞台上去掉强烈的戏剧冲突。但是很少有人愿意在台上看平淡的生活。所以当你去看契诃夫时,首先你得是个有故事有阅历的人,其次你需要沉下心。

没有人像安东·契诃夫那样透彻地、敏锐地了解生活琐碎卑微的悲剧性,在他以前还从没有人能够把人们生活的那幅可耻、可厌的图画,照它在小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毫无生气的混乱样子,极其真实地描绘给他们看。

——高尔基

排练场三部曲

还有一个人,我觉得可以称其为契诃夫的“知音”。因为他是这样解读契诃夫的——

从某种角度来说,演员表演契诃夫的戏就像要许下希波克拉底氏誓言一样,因为置身于契诃夫风格的戏中,每一刻都是命运的转折。不幸的是,激情、爱情、嫉妒、憎恨这些情感在契诃夫的作品中都被隐藏在了一段段哀歌里,台词就好像茶话会谈一样,其中的人生就只不过是个过客。

海鸥为什么喜欢在房顶上(从昏昏欲睡到哄堂大笑)(6)

海鸥为什么喜欢在房顶上(从昏昏欲睡到哄堂大笑)(7)

“实验室三联剧”( 又称“排练场三部曲”)《海鸥》、《哈姆雷特》与《在底层》是OKT剧院近几年来的代表作。《哈姆雷特》曾两度来华,两次都掀起轰动,被很多人誉为“颠覆性的哈姆雷特”“最好看的版本”“年度榜单之首”,观众的反馈几乎“零差评”。《在底层》在各巡演国也掀起了观影热潮,但不知为何,还不曾有缘来华与观众见面。

而此次即将在1862时尚艺术中心上演的《海鸥》是三部曲的压轴之作,终于可以一解观众对其热切的期待。

最有“笑果”的阅读理解

《海鸥》在2017年第五届乌镇戏剧节时已首次于中国观众面前亮相,当时出现了大排长队、一票难求的盛况。不仅吸引到了何炅、林青霞等各路明星的捧场,也得到了著名话剧导演孟京辉的盛赞,他表示《海鸥》是值得戏剧学院的学生连看三天,认真学习其技巧和真诚状态的高品质佳剧。

在科尔苏诺夫的剧目体系中,把经典剧目当成当代作品去排演,找到剧中和当代有关联的东西,同时也把当代作品当成经典剧目去排演,传递出有普世价值和永恒意义的信息。

海鸥为什么喜欢在房顶上(从昏昏欲睡到哄堂大笑)(8)

科尔苏诺夫和他的演员们一直在尝试挖掘契诃夫剧本里的终极核心。这一版《海鸥》展现了对“契试幽默”的独到见解,成功将《海鸥》的悲剧核包裹在喜剧效果中。《海鸥》在乌镇演出时,现场不时爆发出观众的会心一笑,那一刻,在科尔苏诺夫的引导下,观众似乎与时空那头的契诃夫更加接近了。这场演出结束后,网上出现了“终于可以看一版搞笑的《海鸥》了” “OKT版《海鸥》:如何严肃地搞笑”等夸赞这次演出“笑果”的评论文章。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版《海鸥》中,观众会看到在台上候场的演员,看到调试灯光的过程。在场边列成排坐着的候场演员,仍然保持着剧中角色的身份,同时又是普通观众,模糊了表演和真实的边界。它突破了传统舞美的辅助,灯光和道具的设置都更趋向于真实生活,这些都是对“排练场自然主义”的强调。观众可以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演员身上,忘却与舞台之间幕布和距离,享受到一种沉浸式的观剧体验。

海鸥为什么喜欢在房顶上(从昏昏欲睡到哄堂大笑)(9)

看了学会谈恋爱的剧

2018年3月20-21日,奥斯卡•科尔苏诺夫导演将带领OKT剧团,从立陶宛漂洋过海来到上海1862时尚艺术中心。他们将带来《海鸥》里关于爱和人生的故事。

有人评价《海鸥》是一部恋爱的百科全书。何不带上你的爱人,一起读这一本书,看一场剧,体味一段人生。

演出信息

海鸥为什么喜欢在房顶上(从昏昏欲睡到哄堂大笑)(10)

演出名称:立陶宛OKT剧院《海鸥》

2018年03月21日 星期三19:30

票价:680/480/380/180

地点:1862时尚艺术中心(上海市浦东新区滨江大道1777号)

订票电话:021-58621862

购票网址:www.1862theater.com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海鸥为什么喜欢在房顶上(从昏昏欲睡到哄堂大笑)(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