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效最好的imax3d电影(今年大银幕上最爽的94分钟)
大多数影迷心中,美式动作片常常属于无脑突突突的存在。
从开头就可以猜到结尾的剧情,意味着文戏部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这部新片,却彻底打破了好莱坞的传统套路。
先是用50分钟的篇幅快进剧情,紧接着用40分钟的篇幅突突突收尾。节奏紧张,毫无拖沓感,比做出“革命性贡献”的动作片[谍影重重]又前进了一步。
这就是[22英里]。
(资源已出)
▼
影片主演马克·沃尔伯格不用多说。从成名作[决战猩球]开始,就确定了一线动作明星的地位。凭借[无间道风云]拿下的奥斯卡最佳男配提名,则证明了他在线的演技。
主演马克·沃尔伯格和本片导演彼得·伯格也是老相识,俩人共合作过三次
大热美剧《行尸走肉》女星劳伦·科汉则在片中饰演了一位动作戏颇多的女特工。利落的身手,堪称影片一大亮点。
美剧出身的劳伦·科汉现有望向打星的方向发展
不仅如此,这片还请来了动作片新贵,凭借[突袭]红遍全球的印尼小哥伊科·乌艾斯。
他自10岁开始学习印度传统武术班卡西拉,功夫底子极高,颜值也是有的一拼。
2011年神作[突袭]中,乌艾斯以数场难度极高的动作戏,正式晋升国际一线
更有媒体把其成为“成龙接班人”,示意其为动作片所作出的革新和贡献。
他主演的9部影片,全是难度极高的动作片,而且完全没有特效辅助。
[22英里],则是他首次在好莱坞商业片中担纲主要角色。
本片导演,是执导过[孤独的幸存者]、[恐袭波士顿]、[深海浩劫]等口碑佳作的彼得·伯格。
这位专攻美式主旋律的资深导演,最爱改编真人真事。
他的电影中,主角非富非贵,都是小人物。而伯格的厉害之处,便是能从他们身上,找到人性最光辉的亮点。
但这回,伯格一反常态,改玩起了主流商业。
风格上的转变加上极为前沿的叙事方式,于是“水土不服”的北美观众只给它打了6.1分。
在更专业的烂番茄上,它只获得了24鲜的成绩。
相比更纠结于故事的北美观众,[22英里]在豆瓣上却意外拿了6.8分,在及格线之上。
这个成绩好于54%的动作片,好于41%的犯罪片。
显然,这部反主旋律套路的[22英里],动作戏还是受豆瓣影迷认可的。
▼
马克·沃尔伯格此次饰演CIA特工席尔瓦。他带领的秘密行动小组——守望者小队,专门负责为政府“善后”,清理门户。
比如在光天化日之下一枪爆头。
出任务前,小队成员都要签署离职声明。因为他们接下来的所作所为,和美国政府没有任何关系。
任务中如果有成员受伤,并没有美国大兵来救你。而是直接送你两颗手雷,和敌人同归于尽。
美式主旋律大片中的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在本片中不复存在。
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小队成员不得不放弃家庭、亲人和自由生活。身为人母的组员爱丽丝,因此走到了离婚边缘,甚至不能参加女儿的演出。
如此“不受待见”的“守望者小队”,不仅不受北美观众待见,还要在片中担任着拯救国家的重任。
一批足以制造6颗脏弹的核武器材料意外丢失,线索显示,它们正在东南亚某国。
伊科·乌艾斯饰演的李·诺尔,则成为了“守望者小队”唯一的希望。
他手中的加密磁盘,拥有核元素的准确信息。为了自身安全,磁盘上的自毁程序已进入了倒计时。
如小李不能及时登上22英里外,飞往美国的飞机,后果不堪设想。
影片的前50分钟,都在有条不紊的铺开线索,介绍故事的来龙去脉和主要角色。
主人公席尔瓦智商异于常人,从小就被政府当做特殊人才培养,是精英中的精英。
因为母亲离世,高智商也给他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狂躁症。性格极为易怒的他,几乎无法控制自己的脾气。
小李的身份更为神秘,在穿插的画面信息中,我们知道他没有无儿无女,孤身一人。在叛变后,这名曾经的精英士兵,正式披上了卖国贼的外衣。
戴着手铐还能完爆两名顶级杀手,小李的功夫了得
而整部影片,便以“守望者小队”护送小李去22英里外的机场为主线,拉开序幕。
大量监视器视角和手持摄像可以看出,影片走的是写实路线。
片头短暂却十分利落的动作戏,和“守望者小队”缜密高效的行动方式相辅相成。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
虽然只有短短的22英里,但在大批杀手围攻的情况下,“守望者小队”,却经历了人生中最漫长的一天。
杀手们装备精良。从炸弹到火箭筒一应俱全。甚至还有隐秘在人群中,武功极高的便衣特工。
面对来势汹汹的武力袭击,“守望者小队”节节败退,几番较量之后,寡不敌众的几位主人公躲进了一栋民居中藏身。
密闭空间 重重围攻,影片的最后15分钟,完全成了一部美版[突袭]。
此前被当做保护对象的小李,此刻终于大开杀戒,奉献了全片最火爆的一场徒手肉搏战。
在一番爽快的徒手肉搏战之后,[22英里]便急速落下帷幕。在并不意外的翻转结局背后,我们知道,影片的故事属于未完待续。
▼
导演曾表示,要把[22英里]拍成系列三部曲,通过“守望者小队”将一个更为庞大的故事呈现于银幕之上。
片中埋下的若干伏笔,也将在两部续集中找到答案。比如李的真实身份,以及其背后的俄国势力。
截至目前,影片仅开出了6470万美元的全球票房,作为一部投资5000万的中成本动作片来说,才拿到了及格。
作为一部不拘泥于套路的“非主流”动作片来说,[22英里]在有限的时间内,呈现出了一个极具张力的故事和一出极为爽快的动作戏。
而片中出现的各种枪榴弹炮,足矣让各路军事迷们热血沸腾。
印尼功夫混搭美式枪炮的新玩法,虽然存在着混战中分不清敌我双方的剪辑硬伤,但至少为这种全新的拍摄思路,起了个好头。
导演彼得·伯格依旧继承了前作中凌厉、精准的拍摄手法,让这部动作片呈现出了小而精的视觉风格。
略显挑剔的影评人和北美观众因其剧情给打上了不及格的标签,但作为一部动作爽片来说,[22英里]远在及格线以上。
回头再想想马克·沃尔伯格的前作,狗尾续貂的[变形金刚5]和豆瓣评分6.3的[付出与收获],纵然自上映以来就一直遭遇冷落,[22英里]在质量上仍可以灭掉一批动作片。
对于大洋彼岸的影迷而言,即便无法在大银幕上看个痛快,在片荒的11月,想看一部动作爽片,[22英里]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