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70万年发生的历史事物(公元前10000年至公元前9001年)

前10千纪,即公元前10000年至公元前9001年之间的一千年,是中石器时代开始的标志,也是全新世最初的部分。 此时在亚洲西南部发展起了奠基在以小米与稻米的原始耕种形式上的农业。 [1]

此时的人类散布在当时的各大陆上,南极洲已经南移,现在认为他们是属于狩猎收集者社会。 由于末次冰期的结束,以及持续到今天的间冰期的开始,使得北方地区的重新移民变得可能。 而在最近的一次冰河期结束后,世界进入了全球暖化期。

事件一

约前1万年:旧石器时代的第一个洞穴绘画被制作,描绘着战争与宗教的场景。 这后来变成说故事的肇始并变化成戏剧

通天洞遗址位于吉木乃县萨吾尔山内的一个洞穴中,因洞顶花岗岩风化塌陷形成自然天窗而得名,是新疆境内发现的第一个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据介绍,吉木乃县通天洞遗址提供了本地区旧石器-细石器-青铜-早期铁器时代的连续地层剖面。旧石器时代文化层中出土的石制品种类丰富,包括勒瓦娄哇石核、盘状石核、勒瓦娄哇尖状器、各类刮削器与莫斯特尖状器等典型的勒瓦娄哇-莫斯特文化石制品。显示出旧大陆西侧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特征,在中国同时期遗址中十分独特,填补了中国缺少典型旧石器时代中期莫斯特文化类型的空白。

据悉,通天洞遗址经碳十四测年,旧石器时代地层的年代距今45000年左右。该遗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出土的典型莫斯特文化遗存也为进一步探讨亚欧大陆东西两侧史前时期人群的迁徙、交流、扩散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公元前170万年发生的历史事物(公元前10000年至公元前9001年)(1)

通天洞遗址于2014年被发现,2016年至2017年进行了两期发掘工作。“该遗址的发掘,对于吉木乃县乃至阿勒泰地区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吉木乃县为保护该遗址,及时设置围栏和监控摄像头;并财政出资,聘用两名附近的牧民巡视遗址周边情况,防止人为破坏地面断层。此外,该县已采用土地置换的形式,将周围的十余户牧民迁出,用以保护该遗址。

事件二

  • 约前1万年:葫芦被采用作可随身携带的容器

公元前170万年发生的历史事物(公元前10000年至公元前9001年)(2)

事件三

  • 约前1万年:末次冰期的结束。

公元前170万年发生的历史事物(公元前10000年至公元前9001年)(3)

末次冰期最盛期地球的藝術想像圖

末次冰期(英語:Last Glacial Period)是距今最近的一次冰期,發生於第四紀的更新世晚期,始於約11萬年前,終於1.2萬年前

末次冰期內,各地冰蓋亦曾出現數次的進退。冰退稱為間冰段,格陵蘭的冰芯鑽探表明,過去十萬年的末次冰期共有24個間冰段。這一現象稱作丹斯伽阿德-厄施格爾周期(Dansgaard–Oeschger event)。末次冰期的最盛期發生於約1.8萬年前。一般而言,全球冷卻及冰河前進的模式相似,但也有局部的分野,這使得很難以大洲來比較。

事件四

约前9500年:哥贝克力石阵被建造,它被视为是目前已知最早用作宗教用途的石阵

公元前170万年发生的历史事物(公元前10000年至公元前9001年)(4)

哥貝克力石陣的挖掘場廢墟

哥貝克力石陣(Göbekli Tepe),又名為「哥貝克力山丘」。在土耳其語中意為「大肚子」。石陣位於土耳其東部烏爾法市郊近十公里處,1994年,由一位庫德族牧羊人在一個像大肚子的山丘上發現。主持哥貝克力丘挖掘的行動者,是德國考古學會的克勞斯·史密特。經鑑定為前陶新石器時代A期,證實有關遺蹟至少有一萬二千年歷史,甚至是一萬三千年的歷史,比埃及金字塔還要早八千年出現,是人類至今在地球上發現最早的文明遺蹟之一。

事件五

约前9300年:无花果似乎开始被耕种于约旦河谷。

公元前170万年发生的历史事物(公元前10000年至公元前9001年)(5)

約旦河(希伯來語:נהר הירדן / nehar hayarden‎;阿拉伯語:نهر الأردن / nahr al-urdun‎)是西亞地區的一條河流,發源於黎巴嫩、敘利亞,流經以色列、巴勒斯坦、約旦,注入死海,全長251公里。在亞伯拉罕諸教歷史上,被奉為最神聖的河流之一[3];而在現代,其珍貴的水資源也成為該地區紛爭的一個因素。

公元前170万年发生的历史事物(公元前10000年至公元前9001年)(6)

西克莫无花果

榕属(学名:Ficus),又名无花果属,是桑科内的其中一属也是无花果族(学名:Ficeae)的唯一属,内里包含近800种的树木、 灌木及藤本植物等[1]。 它们原为热带雨林的原生品种,但也有部份延伸至暖温带,常被统称为榕树。 其中一种最广为人知的品种就是无花果(F. carica)。 前者被当作水果而广泛种植的温带物种,原产于中亚和地中海地区(从阿富汗葡萄牙)。 许多其他品种的果实也是可供食用,是野外求生中常当为应急食品的食物,也是野生动物们的大餐。 榕属植物也在文化方面或是实用性上有相当关联。

事件六

  • 约前9千年: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于古代近东开始。 第一个石头建筑在耶利哥被建造。

新石器時代(Neolithic),在考古學上是石器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以磨製石器和製作陶器為主,大約從1萬年前開始,結束時間從距今7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雖然,在有些地區,如中美洲,在西元後仍停留在新石器時代,不過那些地區還是有高度文明的出現,如馬雅文化。

新石器時代結束後,人類進入紅銅時代(金屬器時代的最早期),也開始進入信史時代

公元前170万年发生的历史事物(公元前10000年至公元前9001年)(7)

新石器时代工具

古代近東見於近東考古學及古代史的研究。古代近東始於前4千年蘇美爾文明的興起,至於何時終結,眾說紛紜:有指歷經銅器時代及鐵器時代;亦有指直至前6世紀阿契美尼德王朝或前4世紀的亞歷山大大帝的征服為止。

古代近東被視為文明的發源地。該地域最早實行全年集約農業;向世界最傳播最早的書寫系統;先後發明陶輪、車輪及水車輪;建立最早的中央集權政府、法典及帝國;推行社會階級、奴隸制;發動戰爭;以及為天文學及數學等領域奠基。

公元前170万年发生的历史事物(公元前10000年至公元前9001年)(8)

古代近东概览

耶利哥位於耶路撒冷以北,是一個擁有超過三千年歷史的古城。但根據考古發現,早在1萬1千年前就已經有納圖夫人在這裡居住,被認為是最古老的有人居住持續至今城市之一。耶利哥是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第一個大型聚落,也是人類發掘出的最早的石質城牆的所在地。位於城市和其周圍的豐富泉水在這數千年來吸引不少人來居住[3]。 在《聖經·舊約全書》申命記34章第3節就以「棕樹城耶利哥」來形容這裡[4]。在過去,由於耶利哥城有充足的水源,而且位於死海北岸至地中海與加利利至耶路撒冷兩條路線之間,所以經濟與貿易十分發達。

公元前170万年发生的历史事物(公元前10000年至公元前9001年)(9)

耶利哥在巴勒斯坦的位置

旧世界
  • 亚洲:在里海附近的洞穴遗迹被当时的人类用来居住。
  • 欧洲:阿齐利(鹅卵石彩绘文化)的人们占领了西班牙、法国 、瑞士、比利时与苏格兰。
  • 欧洲:马格德林文化在法国出现并创造了石洞壁画。
  • 欧洲:在索吕特雷-普伊开始了骑马狩猎。
  • 非洲:在埃及,早期使用磨制镰刀的人们消失并被使用石器的狩猎、捕鱼及采集者们所取代。
  • 亚洲:在中国,下川文化在今山西省中条山一带发展。
  • 亚洲:在日本。 绳文时代的人们使用陶器、捕鱼、狩猎与采集橡实、坚果等可食的种子。 他们留下了一万个已知的遗迹。
  • 亚洲:美索不达米亚的三个或更多的语族的人们在政治与文化上共享共同的生活方式。 其中包含了苏美尔语族和闪米特语族。 [来源请求].
  • 亚洲:美索不达米亚的人们开始收集野生小麦与大麦,并较可能将之用来制作麦芽酒而非啤酒。
  • 欧洲:在挪威的兰达堡出现了第一个人类移民的痕迹。
  • 亚洲:在波斯,山羊被驯化。
  • 非洲:撒哈拉进入水牛时期
美洲
  • 北美洲:古印地安人的狩猎采集社会在乡野过着四处迁徙的生活。
  • 北美洲:黑水源在新墨西哥州东部形成,显示出人类的活动。
  • 北美洲:福松人在整个美国西南部出现。
  • 北美洲:在今天的英属哥伦比亚的夏洛特皇后群岛上的纳鲁遗迹开始有人移居,开始了在属于今加拿大的领土之最长的居住期。
环境变化

约前1万年:

  • 北美洲: 恐狼、斯剑虎、巨河狸、地懒、帝王猛犸象、杰弗逊猛犸象、哥伦比亚猛犸象、真猛犸象、乳齿象、 巨型短面熊、北美猎豹、似剑齿虎、拟驼、史氏马,与美洲拟狮全部绝种。
  • 白令海: 从西伯利亚连接到北美洲的白令陆桥被海水覆盖。
  • 北美洲: 长岛在水贯穿了内陆湖西岸时变成了岛。
  • 欧洲: 永久的生态变化。 住在莽原的驯鹿、野牛与旧石器时代的猎人撤回到亚北极区,只剩下了其余像是鹿、原牛与中石器时代的工匠。 (1967 McEvedy)
  • 世界: 阿雷罗德震荡在气候上带来了短暂的改善。 由于冰川的溶化造成海平面突然上升与大量岛屿沉没。

约在前9700年: 阿加西湖形成。

约在前9600年: 新仙女木期结束。 更新世的结束与全新世的开始。 旧石器时代的结束与中石器时代的开始。 大量被冰川覆盖的土地又重新变得适合居住。

约在前9500年:为今天波罗的海一部分的安希勒斯湖形成。

“以上就是前12千纪的事件讲述,下期我会讲前9千纪,我会制作一个合集讲解从前11千纪到现今所发生的全部事件,还望大家多多支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