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得其乐孰是孰非什么意思(自得其乐)

自得其乐孰是孰非什么意思(自得其乐)(1)

这两天,不少网友都被一个名叫《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视频刷屏了,话题还冲上热搜榜,博主“衣戈猜想”在视频中讲述了农村二舅的一生。

目前,这则视频播放量已超过2000万,实时在看人数持续保持过万。

故事讲述了作者的二舅朴实又充实的一生。

小时候考全校第一的二舅,因为发高烧时打针“成了残疾”,后来用三天看会了木匠做活,开始给村里做木工。作者大姨和妈妈结婚时的家具都是二舅亲自完成的。

二舅的人生充满了令人意外的际遇,他在北京被“领导”搓过背,还领养了一个叫“宁宁”的女孩。所有的东西在路过二舅的人生后好像都变得活了起来,空的熏香米醋桶让他一改,成了自己的专用工具箱,二舅的故事让人看得入迷。

作者冷峻又幽默的文字表达,也让人回味无穷。

二舅的故事与这段时间看的《心流》一书所提倡的“自得其乐”如出一辙。

所谓“自得其乐”,就是自己体会到其中的乐趣。这句成语出自明朝陶宗仪《辍耕录•白翎雀》:"白翎雀生於 乌桓 朔漠之地,雌雄和鸣,自得其乐。"

二舅就是自得其乐的典范。虽然他的人生困难重重,但他没有受限于自己残疾的身体,仍然能把这些“限制”化解为自由和创造的良机,他用三天时间看会了木匠做活,开始给村里做木工,并给两位姐姐打造出了品牌嫁妆,他在木工这份活中找到了乐趣。

真正的智者,从不在失望中沉沦,也不会在逆境中徘徊,而是能够发现生活中存在着的美好,并懂得去发掘生命中潜藏着的快乐。

譬如,为龙泉题词“留槎州”的苏东坡。

苏东坡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他原本是想在朝堂辅佐天子,做出一些政绩,却因“乌台诗案”屡屡遭遇贬谪,被迫离京。从黄州被贬到惠州,接着又从惠州被贬到海南岛,在被贬海南岛的过程中,妻离子散,饱尝人间疾苦。

苏东坡并没有屈服于命运的安排,而是心随境转,以他绝世的才情和豁达乐观的处世态度,创作了大量流传至今的诗文,不但治愈了自己的悲伤,也治愈了许多后世人。

在黄州,由于生活无着,日子过得很拮据,为了养活家人,苏东坡放下学者的身份,跟随农夫学着开垦种地;他喜欢吃肉,于是将便宜的,没人要的肥肉买回来,自己研究琢磨,终于做出了一道风靡至今的“东坡肉”;他喝着自己酿的酒,与友人夜游赤壁,最终留下了千古传唱的《赤壁赋》。他将原本苦闷无趣的日子,过成了自在旷达,闲适无忧的生活。

在惠州,苏东坡对当地的荔枝是爱不释手,于是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佳句;他囊中羞涩,买不了肥美的羊肉,于是他买回羊脊骨,发明了味道独特的“羊蝎子”。

稻盛和夫曾说:“人生道路都是由心来描绘的,所以无论自己处于多么严酷的境遇之中,心头都不该为悲观的思想所萦绕”。乐观的人,即便身处荒漠,内心的力量也能滋养出脸上灿烂的笑容;而忧郁悲观的人,即使身在繁花丛中,也有可能是抱怨哀叹,满面愁容。

二舅的“火”,苏东坡的“趣”,都告诉我们,人贵在自得其乐。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愿你我囿于世俗,却能不畏苦难;坦然面对人生起落,顺境时淡然,逆境时释然,既能与繁华安然相处,亦能在平淡中安守流年。

“此心安处是吾乡”!能做到自得其乐者,必是大智之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