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饭博主都是先剪辑再配音吗(上山吃饭这么香吗)
大家好,我是新星生活风尚编室的王三小,也是《山与食欲与我》的责编。很高兴今天来和大家分享这部登山美食漫画。
PART A
首先还是比较笼统地介绍一下这部作品。
这部漫画的主人公叫日日野鲇美,住在东京,是个27岁的上班族女性,在一家公司的财务科工作。在公司里,鲇美属于不太起眼的那种人,也没什么朋友,中午会一个人躲到办公楼旁边的公园吃饭。但是她有个有点厉害的爱好就是登山,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就会独自进山。她登山并不是为了运动、健康一类的理由,而是有点逃离都市生活的意味,更主要的,是为了能在山上一边看着美景一边享用美食。她曾宣言:我是为了吃才登山的!
《山与食欲与我》这部漫画的每一话,就是鲇美的一趟登山加美食之旅。有时是在登山途中短暂休息,迅速塞一个梅子饭团;有时是六个小时风雨交加的攀登后,在放晴的山顶慢悠悠地享用白炖意大利面;还有时是在刚刚落雪的山上露营,煮一杯热红酒,仰望满天繁星……周末就去城市近郊的山,遇到长假,就去远方的高山。随着故事推进,我们会跟她一起邂逅形形色色的登山客,她的同事也会偶尔闯进来,打乱她的独自登山计划……
这部作品目前仍以每月1话的进度在新潮社旗下的漫画网站くらげバンチ连载,(同平台热门作品比如《极主夫道》)单行本日本出到16卷。我们这次出版的套装是1~4卷,后续也计划以4卷一套的形式陆续出版。单行本每卷大约收录11话故事,每话10页左右,篇幅比较短小,各话是相对独立的单元,适合随手翻阅,从卷2往后,每卷也会有连续3~5话来讲述一次长途登山之旅。
这是一部偏日常流的漫画。作者信浓川日出雄对它的两个形容是“登山中的美食日记”和“令人向往并且可模仿的生活方式漫画”。虽然写登山,但并不是描绘专业登山队员征服高峰那种路线。主人公鲇美的生活状态跟我们比较接近,在书里也会借她之口,介绍一些业余登山的呼吸、步法或是日常锻炼、装备选择上的小知识。每话必有一道美食,但并不豪华、也不复杂,更偏于美味、易饱腹的快手菜,毕竟需要带上山。故事中会自然地展现出所用的食材和食物的烹调过程。这两方面都是如果你有心,就可以在自己生活里尝试的。
不过,即使足不出户,偶尔拿起这部漫画来翻几页,跟着鲇美在美景中吃吃喝喝,它也会给你带来一种愉悦感。
PART B
下面想展开说说我眼中这部作品的魅力点。
首先就是美食。
从目录可以发现,各话的标题就是当次的主题食物,每话第一格就是开宗明义的美食大特写。如何在黑白的画面中,将简单的食物描绘得令人有食欲甚至有点高级?我觉得作者采用了这几种方式:
一是主观视角特写,这样食物看起来仿佛正由你举起,准备送入口中。
二是描绘出蒸汽、油光、汤汁等丰富的细节。
比如第2话的维也纳香肠面,香肠上的高光和杯口的蒸汽,让人瞬间感到现烤香肠的油汪汪和泡面的热气腾腾。还有12话的乌冬,可以看出挂在面和菜码上亮晶晶的汤汁。
三是用拟音词、主人公的食评、吃到食物时满足的表情营造氛围。
主人公吃东西时就会变成这种包子脸
四是将食物置于山景中,比如:
梅子饭团与山上的日出相互映衬,刚刚越过山头的朝阳仿佛是顶在饭团山上闪光的梅子。
第二个魅力点,我觉得是写实风格的山川美景。
比如卷2描绘由于天气不好,登山时一路什么景色也看不见,鲇美在心里不停祈祷着放晴吧、放晴吧,中途休息完毕她抬头一看,忽然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在接下来的跨页中,就出现了这个画面:
第一次看到这个跨页时我也在心里小惊叹了一下,当时是在手机上看的,非常希望自己能拿在手上看到纸质版。我觉得这也是很能体现作者画功的地方,他在故事的铺垫中将你对景色的期待值提起来了之后,真的能用惊艳的画面来回应这种期待。类似的场景还有卷1的星空、卷3的日出,等等。
这部作品中出现的基本都是真实存在的山。鲇美开启长途登山之旅之后,作者还会专门介绍山的概况和鲇美的登山路线,比如下面这是日本长野县和山梨县交界处的八岳。
在前4卷中我们将随鲇美攀登的山,还有东京都内的高尾山,神奈川县北镰仓的建长寺后山,长野县的穗高岳和茨城县的筑波山。作者原本就是业余会去登山的人。开始连载这部作品后,还会定期进山采风,目前他已经追随着鲇美的步伐走过了日本的100余座山。
第三个魅力点,是有趣且多样的角色。
主人公鲇美虽然比较怕生,但在山上遇见看不惯的事情也忍不住出言相助,并且很有自己的原则,不带走山上一草一木,即使看到了非常想吃的天然滑菇也不会采摘。作者形容鲇美是“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的人”。另一方面,她独处的时候内心戏异常丰富。独自登山故事的展开,很多时候都是靠她脑内的小剧场,比如第9话因为旅途疲劳走不动路,她开始想象下山后要吃的各种食物来给自己打气。
也有些安静的时刻,她会在山顶陷入哲学思考。
此外,作者还描绘了鲇美身边的同事们:
恨嫁的财务科前辈小松原,失恋后为转换心情开始登山,理想是在职场混混日子,二十多岁就辞职当家庭主妇,不过天不遂人愿,情场失意,职场却有了意外发展……
财务科新人小泷,平日几乎一言不发,看起来像是宅家派,实际上却是隐藏的前登山社成员,登山段位甚至高于鲇美。后来,在生活和工作上她做出了两个惊掉众人下巴的重大决定——
传言与公司新社长不和被“发配”到财务科的老菜鸟蛭村先生。高尾山团建时穿着日常工作服装就上了山。第一次在山上喝酒吃饭时,醉醺醺地发出了“原来还有这种享受的方式!”的感叹。
还有其他的登山客。
其中有固定下来,定期登场,甚至发展出自己故事线的角色。比如缺乏常识的登山新手“独自登山男子”鹰桑秀平。居无定所、自驾漫游日本的“变态露营女子”黑莲七实。再登场时这些角色的也有新的成长与变化,能让人感到时间的推进,这也是长篇作品的魅力之一。
也有些是鲇美登山途中的过客,比如请鲇美帮忙摆拍攀岩照片的年轻女生,两人因为构图不对、头发挡脸、闭眼了等问题反反复复拍了十多条才获得满意的照片。还有一对初次登山的老夫妇,他们为走陡坡还是缓坡争执不下,阿姨觉得陡坡风景好,想试试看,不行再回来;而大叔强硬表示走缓坡,说到时候体力不支还得是他来扶阿姨下山,初衷虽不坏,但口气恶劣,引得鲇美来帮阿姨说话。
这些角色的设置丰富了鲇美的登山之旅,也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第四个魅力点,我觉得是真实感。这其实也承接着上面所说的作者对生活的观察。
鲇美的登山美食之旅,不只有快乐和满足的一面,也有计划不周和各种意外状况。比如,遇上连续降雨、体力不支,在穗高岳时忽然拉肚子又崴了脚没能如愿完成旅行。我们常说遗憾也是旅行的一部分,作者也描绘出了这点,有遗憾的旅途,既提醒着我们需要注意的事项,也让人期待着下一次旅行的到来。
此外,作者还描绘了鲇美山下生活中的烦恼。职场里的人事变动,单身女性躲不过的“相亲活动”,作为一个生活里比较“我行我素”的人,如何把握与周围同事和家人间微妙的距离。还有,现代都市人想要逃离日常的瞬间:在30话,周一晚上鲇美在咖啡馆看登山杂志,手机先后收到了同事和母亲的消息,震动声吓了她一跳,而后她忽然产生了现在、马上想去山上的念头。并不是讨厌同事或母亲,也没什么特别的理由,偶尔就是会产生这种“逃离人际关系”的冲动,想自己静一静,找个手机信号到不了、没人找得到的地方放空一下。对鲇美来说,这个地方就是山上,这也回答了她为何会独自登山。我相信这点很多人会有共鸣。
以上就是我觉得《山与食欲与我》这部漫画主要的几个魅力点:诱人的美食,震撼的山景,有趣且展现了多样生活状态的角色,稍微理想化但又不与现实脱节的登山旅行和都市生活日常。
PART C
接下来我想介绍一下作者信浓川日出雄和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
在这部作品之前,我并没有听说过信浓川日出雄这位漫画家。他的个人网站上介绍,他2001年大学在读时商业漫画出道,毕业后作为自由设计师、插画师工作,直到2005年才踏上职业漫画家的道路。此后他有为小学馆(Big Comic Spirits,连载《20世纪少年》的青年漫画杂志)和集英社的漫画杂志(《JUMP改》,2015年休刊)创作连载作品,但大多是连载时间一两年的中篇。这些作品中并没有获得知名大奖或成为话题的大作,《山与食欲与我》之前的一部《少年啊抱起吉他吧》甚至可以说是随着连载杂志《JUMP改》的停刊而腰斩。《山与食欲与我》是他第一部连载时间达到七年,系列销量达到200万册的作品,并且鲇美的故事,还在继续。
信浓川日出雄说他会适应作品来改变作画风格,并且不拘泥于创作特定题材,这点是受石森章太郎的影响。另外JUMP黄金时代和Spirits 90年代的作品也深深影响了他的创作。他之前的作品中,《维尔图斯》是描绘现代囚犯穿越到古罗马对抗暴君康茂德的青年漫画,画面十分血腥暴力;
《茜色风筝》是画风清新的恋爱漫画;
《暗杀者ichiyo》是科幻漫画;
《少年啊抱起吉他吧》则是被选中的天才吉他少年组建乐队的校园漫画。即使把它们都放在一起,也很难相信这都是出自同一个作者之手。
目前他仍会用笔纸手绘线稿,保留着一种“奢侈”的前数字时代作业方式,他在instagram上说他喜欢画背景,背景作画就如同登山一样,“一点一点提升海拔”。
虽然不拘创作题材,但这样一部治愈风的登山美食作品的诞生,和信浓川的个人经历多少有一些关联。他成长于新潟县的乡野之间,20岁上京打拼。在随笔中,他回忆东京的十年:作为一个随处可见的年轻人,闯入漫画这个靠人气吃饭的行业,经常跑出版社,去不想去的酒席,投身残酷的排位赛,为了支付昂贵的房租画原稿;年近三十,获得了周刊连载机会,每天压力都很大,充满对未来的不安,嘈杂的城市、混沌的人群也令他无法适应。
在这段时间,他认识了一群周末常去登山的朋友。有一次,他受朋友邀请去爬了高尾山。没有任何装备,只穿着运动鞋、牛仔裤、T恤,在山上享用了他的人生第一顿登山饭——被压扁的便利店面包。而一旁他的朋友,狡猾地拿出瓦斯炉烧水现煮了热腾腾的杯面。虽然压扁的面包很糟糕,长期亚健康的状态使他爬起山(高尾山海拔不到600米,类似北京香山)来有些吃力,但那次登山之旅非常开心,他说“踏进野山中,感到灵魂复苏”。并且发誓,下次上山一定要吃热腾腾杯面!从那以后,工作之余他也不时和朋友一起登山。
信浓川日出雄拍摄
由于始终难以适应东京的生活。步入30岁之后,信浓川日出雄开始考虑离开东京,迁往妻子的故乡北海道。终于在2011年,举家迁往札幌定居。札幌是北海道最大的城市,既有都市的便利又背靠自然,西南部的山区甚至保留着原始森林。他在靠山的地方自己盖了房子,现在仍在那里与夫人和两个女儿惬意地生活,日常画画、弹琴、种菜、劈柴、烤面包、滑雪、爬山。
家里菜园收获的土豆
时间稍稍往前倒一点,2014年底,《山与食欲与我》尚未诞生。那时杂志停刊,连载终止,但家里的房贷还没还完。于是他联系了以前熟识的编辑,对方答应看看新的连载方案,他想了十多种,从恋爱类到悬疑类都有,却没有一个理想的,就这样,迎来了2015年春天。一次在附近的山上漫步时,他忽然想到可以画登山主题。但是描绘职业登山者的优秀漫画已经有很多,于是他想到以美食为切入点,画普通登山客享受登山徒步的故事。
最开始他和责编讨论的故事是,一位登山大叔边在山上边吃饭,边帮其他登山客解决人生烦恼(深夜食堂山顶分堂)。画出草稿后,在编辑会议上被说“主人公太老派了”。这时有编辑提议“将主人公改为年轻女性如何?”信浓川觉得这个主意很棒,在思考要画怎样的女性时,他脑海中浮现出曾经偶遇的一位独自登山女子。当时那名女子蹲在登山道上,正忙着拍摄一株小小的高山植物。询问后得知,对方是为了拍照才登山的。信浓川觉得这样怀着明确目标而行动的人非常了不起,于是决定带着这种憧憬的视角来创作一个独自登山女子的形象。
确定了这个方向之后,为了解真实的“登山女子”,他联系了当年那批登山朋友中的女性,重回东京对他们进行了录音采访,并做了大量笔记。采访中有句话给信浓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只要是登山的女生,就会被叫作‘山系女孩’,真够烦的。”这也是第1话中,主人公日日野鲇美那句“请不要叫我‘山系女孩’,我是独自登山女子!”的台词的来源。
在2010年前后,“山系女孩”一度成为日本的流行词,用来形容那种穿着时髦、登山装备先进的年轻女性,这是对当时新兴登山群体的亲切称呼,但也包含着刻板印象和对装备不当的登山新手的鄙夷。
通过这次采访,信浓川意识到自己的创作,需要在“理想”和“现实”中寻找到一种平衡,过于理想,会变成谎言,过于现实,则容易无趣。登山、美食、独自行、不想被称为“山系女孩”的登山女子、理想与现实平衡的形象,一点点集齐这些要素后,就诞生了日日野鲇美这个角色。
而他自身“逃离都市”的经历,对大自然和登山的喜爱,在山上享用美食的愉悦体验,还有他与生活中邂逅的、熟识的登山客的交流,则促成了《山与食欲与我》这部长篇作品的成功。(不久前,作者还随笔中吐槽,搬到札幌后连作品都比在东京时畅销了。)
进山采风印象最深的事是见到了仿佛《幽灵公主》场景的五六只巨型野猪
以上这些故事来自信浓川个人网站随笔专栏和上个月开始在instagram上不定期发布的《山与食欲与我》“连载秘话”,最新的第6回已经讲到漫画第1话登场食物的决定过程,感兴趣的话可以去关注一下他,连载秘话是视频,配有作者用电子琴自弹自唱(各种破音)的怀旧金曲。
PART D
最后,想再分享一点简中版制作中的小心思。
一是每卷最后附的书中用品原型商品list。
在每卷的内封上,作者画出了登场人物和他们登山随身的各种装备并标注了重量,比如帐篷、睡袋、登山服饰、登山杖、各种小工具、应急食品。书中也会提到一些用具。这是这套单行本非常有特色的地方。
但是作者画的并不完全是现实中的某一款商品,他在原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动,并且生造了一些品牌名,比如THE SOUTH HIP,是来自知名的THE NORTH FACE。熟悉这些内容的人能会心一笑,但是不熟悉的可能就发现不了了。原作上并没有明确列出这些品牌,所以当时也纠结了下要不要列出来,后来看到有日本读者也在讨论查找这个内容,而且正好卷末空了页面,就加了这个list。应该是只有简中版才有的内容。最近新星的豆瓣和新浪微博账号上也有定期更新茶树菇老师做的“日日野鲇美登山GEARS系列”,大家有兴趣可以关注一下。
二是盒子和赠品。
当时决定4卷一套,是因为这差不多是一年的连载量,连续的故事没有从这里断开,而且四本封面鲇美的装束有四季的感觉。(但后面也不完全如此……)然后就需要决定一个套装的形式。找茶树菇老师商量了很多次,她提出便当盒这个方向,我觉得好棒!然后BOSS也同意,就想做一个横向封面的饭盒,最开始想是像便利店盒饭的那种感觉,也没想要用这么“豪华”的天地盒(上盖完全扣住下盒)。
跟设计老师说了之后,他最初设想是用包装纸包住盒子,这样读者拿到手有自己拆礼物的感觉,而且里面盒子我们选什么形式的都可以,便于控制成本。当时听了觉得这个好啊,感觉也没什么人做过。还找了网上折風呂敷(包袱皮)的教程折了一个包装纸给印制老师看。印制老师一看说这个太复杂了,都得人工手折,而且每个人折的不一样,品相也不好控制,于是作罢。(所以没什么人做是有原因的……)后来调整的方案就是接近日本点心盒子的样子,精致一点,天地盒裱纸。
因为各卷封面颜色很鲜艳,盒子想稍微低调一点,这样打开时会有点反差。设计老师出的初版方案盒面颜色偏墨绿,盒腰封是天空背景,排字看上去特别有广告感。但我们想盒子颜色再亮一点,他就又改了现在这版偏翠绿盒面,腰封相对素色的组合。
盒面的裱纸选了比较有手感、没有涂层的纸,颜色和图案都是印刷的,没有涂层颜色就比较容易蹭掉,但是没有找到理想的有色纸,又不想舍弃手感换有涂层的纸,所以最后就把盒子的边角都留了弧度,降低压线蹭掉颜色的风险和撞角的风险。盒子本体也是印制老师联系到了一家做的比较结实(贵)的灰板盒。虽然也不能100%保证运输过程不出问题,但就……希望大家拿到它是完好的。作为一个做生活书的编室,不愿放弃“实用”这个设想。盒子上除了图案就没有印其他文字,如果不放书,大家也可以把它当个小收纳盒用。
赠品其实开始也设想了很多种,BOSS有提议像尼龙袋、魔术头巾这种户外实用工具,茶树菇老师也列了一个纸制品方面的list,但因为……经济问题没有实现……做了异形模切的大书签。图案都是来自封面彩图,除了雪人。它其实是第2卷登场的一只酒壶。日本有用它做实体的酒壶周边,很可爱。我们就请设计老师处理了图,做了……纸版。
这是简中版制作方面我想分享的几点。
作者信浓川日出雄在随笔中说,“山是不动的,但改变着与之相关的人的人生”。他自己就是被山改变了人生的人,并且也想把这样的人视作同伴。希望《山与食欲与我》这套书也能给你的人生带来一点点亮色,一点点改变。这就是我今天全部的分享。
感谢大家!!!以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