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文化潮流(东北文艺再次复兴)

犀牛娱乐原创

文|远木 编辑|朴芳

一场疫情,在太多同质化的娱乐内容里,让人们对喜剧类型也有了更高的需求。

这期间,除了隔三差五被东北各种捐款捐物刷屏,同样也能见到不少东北艺人登上热搜,更别提还有热播的《乡村爱情12》和《刘老根3》,以及在各类云综艺和直播节目上刷满存在感的东北人的幽默、乐观精神,在特殊时期,也更像是大众的心理良药。

疫情中,上演“舞池里的007”

不久前还陷入《野狼disco》争议,而另一边,宝石老舅最近又开启了连续串场的云模式,成了“忙人”,就算线下演出都停摆,但宝石老舅在各大平台的“云娱乐”担当热门嘉宾,各种线上营业也是忙得不亦乐乎。

先是在“宅家”系列云综艺中在线聊天,又是在快手上“穿睡衣”开演唱会、与李诞隔空开聊的“诞愿人长久”直播。

宅文化潮流(东北文艺再次复兴)(1)

在直播上,李诞与宝石老舅、giao哥、老四的快乐生活、呼兰等分别连线,李诞作为攒局人,与其他人在线畅聊,直播中的画面也是极度舒适,弹幕中也是一片久违的“哈哈哈哈”。

这一次的疫情中,可以说线上的娱乐活动基本未曾断过,各路明星、音乐人艺人都相继参与维持热度,但相比之下更容易出圈的,还是要数最容易引发国民好感的东北人。

各种报告也显示出东北人在娱乐领域的魔力,阿里文娱的报告里,东北人独占鳌头,在明星吃播中,赵本山、宋小宝等人也是脱颖而出。

宅文化潮流(东北文艺再次复兴)(2)

根据《2019抖音数据报告》,创作者视频平均播放量排行榜上,北京位居榜首,黑龙江、吉林、辽宁均上榜前5名,也足以看出东北人在抖音上的地位。

众所周知的梗是,东北的重工业是烧烤,轻工业是娱乐。这一次的疫情中,东北人在娱乐上也算使出了各种存货和绝活,通过展示甚至自嘲自己的宅生活,给大众生活带来不少欢乐,某种程度上,也算是除了捐款捐物之外,另种社会价值的体现。

“东北式社交”为何令人上头?

在东北,扎堆组团“亮相出圈”,基本已经形成一种习惯。

在传统电视大屏时代,就有赵本山的《乡村爱情》系列,催生了东北F4。而在移动短视频时代下,新晋网红宝石老舅也与Giao哥、你滴寒王、东北老四开始另类跨界组团,合唱《老铁情歌》,此前,宝石老舅的《野狼disco》官方MV,也有老四、Giao哥出演。

众所周知,宝石老舅因为在《中国有嘻哈》里因一曲野狼而红,Giao哥在2018年,以“一给我哩giaogiao”嘶吼独特风格走红,老四则以现实角色扮演擅长,表现东北家庭而出名;你滴寒王则因为特殊的鬼畜笑声加魔幻语录“开上大G”,从一片沙雕情景剧内容中脱颖而出,也是四人当中年纪最小的一位。

四个人,皆因不同原因如口头禅、爆款歌曲而火,走红的背后,也是对东北文化的尽兴诠释,也各自在互联网世界上找到一片拥趸。但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相比其他三人,宝石老舅显然是最早得到主流认可的一个。

今年无疑是宝石老舅更加主流化的一年,歌曲《野狼disco》登上芒果、江苏、北京、东方四大卫视跨年晚会,之后登上央视春晚(与陈伟霆、张艺兴站在一起还是C位),又继续亮相元宵晚会,演唱抗疫歌曲《出征》,在B站上也获得一片好评。

宅文化潮流(东北文艺再次复兴)(3)

可以说,很多艺人都是靠编排东北的社交文化而走红,同样也将这种社交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比如这次在疫情中,头部的东北明星在直播,普通的东北用户则脑洞大开,也接连创作出诸多记录东北日常的创意短视频,记录宅家与家人喝酒、甚至联合家人共同开演,把家中琐事做成趣味故事或段子,也都获得不小的观看量。

由于宅家时间漫长,无论是创作,还是观看,短视频都成为人们打发时间、缓解情绪的重要方式。根据Trustdata数据显示,1月抖音快手的DAU就分别达到历史峰值,受疫情影响,短视频的用户规模增长迅猛,抖音、快手的MAU环比增长都达到17%左右。

宅文化潮流(东北文艺再次复兴)(4)

在各大平台,无论是看云音乐会、云逛街,还是各种艺人秀场直播,以上指向的,都不过是人们最本质的需求,那就是社交。

而在平台上临时性“集合”的东北艺人,相互之间如隔空喊麦、闲唠、即兴才艺表演等,就刚好满足了这一点。就聊天而言,谁也无法跟东北人相提并论,无论是哪个领域,最后都能成功进化成为喜剧人。

比如在直播中,就有用户评论,“宝石老舅一开口就像在说段子。”东北明星自带的亲近感,也更容易成为主话人,这似乎也是各大平台愿意与宝石老舅合作的原因。

其次,很多“大碴子味”东北主播的达观精神,在疫情期间也起到定心丸的作用,拉近与大众的距离。毕竟,上一个不说话就能踩中国民笑点的人,还是沈腾,也是个东北人。

东北宇宙IP崛起

近年来因为B站抖音,让东北很多历史作品也重新被翻出。

赵本山的各种古早春晚小品成了UP主鬼畜视频《念诗之王》的宝贵素材,《马大帅》等经典剧也成为B站上鬼畜剪辑的创意来源,“有内味了”、“害”等彪学、帅学经过发酵后开始独当一面,成为如今现代人的网络流行语。

宅文化潮流(东北文艺再次复兴)(5)

短视频平台既让很多东北老剧重新有了“二次生命”,另一边,也催生了能更适应这种内容形态的创作者,比如宝石老舅、老四等,擅长直接了当的表演形式,短平快的进行叙述。

如果再进一步观察会发现,如今创作的大多关于东北的内容,基本都离不开那几样:怀旧类,以港片、录像厅、蹦迪厅等极具年代感的元素为主。

单纯搞笑类的,则会以浓缩东北现代家庭、现代人的生活为主,很多东北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是戏,典型如模仿人物的老四,也有人评论,“看懂了老四,就看懂了真正的东北人”。

不过受内容时长所限,呈现出来的形式,依旧是碎片化的,比如,一些人只是喜欢重复口头禅,一些人可能只是单纯的记录生活,但殊不知,他们输出的,都已经构成了东北大IP的内容生态,成为喜闻乐见的内容典型。

宝石老舅曾在采访中说,一直试图以老舅这个人物为主构建一个庞大的东北奇妙宇宙,“干就完了”,显然在今年,依托于短视频等平台,相关的东北文化也会继续向外延伸,无论是在短剧、小品、脱口秀还是音乐,都有望诞生出更多具备东北特征的宝石老舅们,也会有更多具备国民社交性、“跨界”组合的东北艺人出现。

总体来看,东北内容,正在变得越来越普及,也成了所谓的“宇宙”玄学,这其中既有小人物的心境,也有大环境的厚重感,映射出的还是东北人情社会、历史的高度浓缩,也给未来平台上的内容创作带来更多新思路。

也正如宝石老舅在《老铁情歌》里所唱:

“相逢在茫茫的互联网中,谁管它明年还红不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