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举行过封禅大典吗(历史上有6个皇帝举行过泰山封禅大典)

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左传·成公十三年》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天为“封”,祭祀地为“禅”,帝王封禅昭示着君权神授、国泰民安,有稳固皇权、歌功颂德的作用。

泰山被古人誉为“天下第一山”,秦始皇与汉武帝先后在泰山举行过封禅大典后,泰山封禅便成为了历代帝王的最高理想。能够封禅于泰山,意味着比肩秦皇汉武,必将名垂青史。

李世民举行过封禅大典吗(历史上有6个皇帝举行过泰山封禅大典)(1)

(泰山封禅)

但是,只有真正功在千古的一代明君才有资格泰山封禅,否则,必将遭到言官阻挠,并且会在史书中留下骂名。所以,帝王想要泰山封禅,首先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历史地位够不够格才行。

纵观两千年封建王朝史,举行过泰山封禅大典的皇帝一共只有六个,除了上文提及的秦始皇嬴政和汉武帝刘彻,剩下四个分别是:汉光武帝刘秀、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以及宋真宗赵恒。

看到此处我们不禁要提出这样一个疑问:唐太宗李世民堪称千古一帝,为什么却没在泰山封禅之列呢?

李世民举行过封禅大典吗(历史上有6个皇帝举行过泰山封禅大典)(2)

(李世民剧照)

实际上,唐朝皇帝是非常热衷于封禅的,李世民的儿子李治以及孙子李隆基都曾封禅于泰山,就连儿媳武则天也封禅过,只不过地点没选在泰山,而选在嵩山,女皇嘛,总要来点不一样的。

论历史功绩,李世民自然是要高于李治、高于李隆基、也高于武则天的,按理说他更有资格封禅天地,之所以未能成行,是受到了意料外的阻挠。

《资治通鉴》记载,早在贞观六年(公元632年),李世民就有意效仿秦皇汉武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但是,按照历朝历代的惯例,这种事情不能由皇帝自己主动提出来,必须是臣子再三上书请求,皇帝再三推辞,最终“实在不得已”,方能“勉强”答应。这只是走过场,并不难,只要皇帝稍微一暗示,臣子们马上心领神会,纷纷上书。但是,偏偏有一位重臣跳出来反对,没错,这个不识趣的人就是千古第一谏臣魏徵。(注:魏徵,汉字简化后写作“魏征”,以下采用此种写法。)

李世民举行过封禅大典吗(历史上有6个皇帝举行过泰山封禅大典)(3)

(魏征剧照)

半路没杀出个程咬金(程咬金是支持李世民封禅的),却杀出个魏玄成(魏征,字玄成),这是李世民始料未及的,他十分不悦,连问魏征六个问题:

上曰:“公不欲朕封禅者,以功未高邪?”曰:“高矣!”“德未厚邪?”曰:“厚矣!”“中国未安邪?”曰:“安矣!”“四夷未服邪?”曰:“服矣!”“年谷未丰邪?”曰:“丰矣!”“符瑞未至邪?”曰:“至矣!”

李世民的六个问题掷地有声:朕的功勋不够高吗?朕的德泽不够深厚吗?江山不够安定吗?四夷不够臣服吗?粮食不够丰收吗?祥瑞不够多吗?每一个问题,魏征都给出了肯定答案,但仍坚持反对封禅。李世民不解,问其原因,魏征则给出了令他无法反驳的理由。

李世民举行过封禅大典吗(历史上有6个皇帝举行过泰山封禅大典)(4)

(魏征画像)

第一,隋末唐初常年征战,人口锐减,到贞观六年时尚未恢复到隋文帝开皇年间的水平。 盛世表象下,是国家粮库空虚的现状。

第二,圣驾东去泰山,必然文臣武将、骑兵车辇跟随,浩浩荡荡规模宏大,劳民伤财,非贤君所为。

第三,陛下封禅泰山,则各国君主咸集,夷族首领也要前来观赏恭贺,这会给戎狄进入大唐腹地提供可乘之机。

第四,长途跋涉需要钱,举办典礼需要钱,赏赐夷族首领也需要钱,而这些钱都是民脂民膏,最终都会转嫁到百姓身上,成为百姓的沉重负担。

魏征的意思很明确,首先,如今国家的实际情况不满足封禅条件,更重要的是,所谓的泰山封禅,只不过成就了皇帝的个人虚名,最终受苦的却是百姓,真正心系百姓的明君,是不会搞这种沽名钓誉的面子工程的。

李世民举行过封禅大典吗(历史上有6个皇帝举行过泰山封禅大典)(5)

(李世民画像)

魏征堪称千古第一谏臣,李世民也堪当千古第一明君,他的确是能听得进去逆耳忠言的好皇帝。听罢魏征一席话,李世民便放弃了泰山封禅的想法。

正如李世民所言,如果天下太平,百姓富足,即便是不封禅,又有什么关系呢?秦始皇曾经封禅,而汉文帝不曾封禅,难道后世会认为汉文帝不如秦始皇贤明吗?(出自《资治通鉴》,原文为:卿辈皆以封禅为帝王盛事,朕意不然。若天下乂安,家给人足,虽不封禅,庸何伤乎!昔秦始皇封禅,而汉文帝不封禅,后世岂以文帝之贤不及始皇邪?)

封禅与否并非评价皇帝功过的唯一标准,一个真正伟大的君主,应当爱惜百姓胜过爱惜自己的名声,李世民能为了减轻百姓负担放弃泰山封禅,不愧为一代明君。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