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意就是我们的方向(高度满意的背后)
西宁环境综合治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为集景观改造、污水收集、生态防护、脱贫攻坚、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一体的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涵盖了城市排水收集管网工程、污水厂中水回用示范工程、沟渠综合治理工程等项目。项目完成后,实现了“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整体目标。 (本版图片均由西宁市湟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提供)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亭台、曲径、水域……一幅自然的生态景观,扮靓了原本为臭水沟的北川河。河滨绿道串联了沿线公园、居住区、商业区等区域,将自然环境及历史人文景观融为一体。
在实践中,西宁市坚定不移地践行了生态文明思想,深刻理解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民生观……坚持湟水河流域综合治理、系统谋划,聚焦绿色发展目标,着力塑造湟水风韵,持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打造具有公园城市形态、美丽城市风范、幸福城市品质的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
如今,湟水河沿岸已成为一幅亮丽的山水城市景观,未来将有更多的生态红利惠及沿岸百姓。
今日视点
近期,一则“西宁环境综合治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被评为‘高度满意’项目”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
“高度满意”是世行贷款项目的最高评级,由世行对其成员国当年竣工项目开展检查评估后,按项目实施情况审批授予,每年仅有少数项目获此评级,这是我省首次获此荣誉。
作为西部省会城市的西宁市,生态治理成果来之不易,背后是西宁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奋力绘好“山水图”、念好“草木经”、打好生态牌、走好绿色路,努力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是以“小财政”扛起“大工程”的生态实践。
让北川河“美”起来
5月的西宁春意盎然。在经历雨水的冲刷后,天空呈现出骄傲的“西宁蓝”,北川河湿地公园在此映衬下更加美丽、惬意,这里水系蜿蜒曲折、碧波荡漾,两岸绿草茵茵、鸟语花香,河面上水鸟时而在空中滑翔,时而在水面上悠闲休憩,市民们在湖光山色间流连忘返,有人不时举起手机拍照……
“一下雨,这些滨河步道会像海绵一样吸水,河流沿岸建设了雨污水收集管网,前两天下雨,今天河水明显上涨了,现在的北川河真是大变样了!”谈起北川河的变化,今年58岁的老北川人张凤英感慨道。
“上世纪70年代的北川河流水潺潺,在碧草如茵中南流而下。人们在清澈怡人的河水中尽情嬉戏、游泳、玩耍。”这是张凤英的童年记忆,水清鱼多的北川河几乎包含了她和她的小伙伴童年里所有的快乐。
然而,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沿河经济的发展,这里没有了乡野景色,河水不复往日的清澈,河里鱼虾的踪影也不见了。
2005年1月2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的一篇《北川河何时“亮”起来》的文章,描述了当时北川河污染的现状。文章这样书写道: 2004年6月,笔者在朝阳水电厂进水口看到,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修建的引水堤,多年来已被河里的淤泥填平,宽阔的河道也仅剩一绺。进水口的闸门前漂满了杂物,在离进水口二三十米远的地方,沙石场的机器正在不停地运转……
当时,水质监测部门监测表明,主要是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含有农药、化肥等物质的农灌水污染了北川河。河水被污染,给流域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 1999年左右,北川河不仅看不到鱼类等生物,甚至不能将河水用于灌溉……
2000年前后,河道里开始有采沙厂,沿河的百姓开起了茶园,生活污水和垃圾直接排进河……张凤英他们那代人童年里的美好不复存在,这条滋养着沿岸群众的河流伤痕累累。
作为黄河在青海省内最大的一级支流,湟水河流域住着我省近三分之二的人口,而北川河是湟水河的支流。随着城市发展,周边工业和生活污水肆意排放,下雨时,城市街道雨污合流,遍布垃圾,一度让北川河浑浊不堪甚至濒临断流,河道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迫在眉睫。
……
近几年,经过大力治理,高质量美化沿河生态,一条秀美的北川河和沿岸重现昔日的“光芒”!
让北川河“亮”起来
为彻底解决北川河生态环境问题,西宁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生态立省”的战略要求和西宁市委市政府“治宁方略、水为大政”的发展思路,以“水清、流畅、岸绿、景美”为治理目标,加大北川河综合治理。
2015年,西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正式启动,项目总投资14.14亿元。为弥补城市环境治理的资金缺口,省财政厅向世界银行申请1.5亿美元的优惠贷款,贷款期限30年。这个项目将西宁市防洪治理上升为集景观改造、污水收集、生态防护、脱贫攻坚、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一体的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北川河湿地公园则是项目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
据西宁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徐玲介绍,北川河湿地公园水体采取多级蓄水和沉沙工程,行人步道采用先进的渗水材料,河流沿线建设了全部雨污水收集管网工程,最大程度减少对北川河水的污染。作为湟水河流域综合治理的一部分,北川河湿地公园不仅改善了湟水河水质,还优化了生态环境,斑头雁、渔鸥、白鹭、赤麻鸭等珍稀鸟类纷纷在这里“定居”,也成为许多候鸟迁徙时的重要栖息地。
北川河是湟水河生态和水质变化的缩影。通过实施水体净化和保持景观工程等项目治理。今天,一条集生态防护、休闲绿地、旅游景区、文化展示、自然生态环境功能恢复等为一体的绿色景观生态廊道已具规模。其中,新建的128公里排水收集管网有效解决雨污合流问题,下雨时街道干净整洁,人居环境质量大幅提升。
“作为市政建设起步较晚的城市,西宁市的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城镇化建设项目资金缺口很大,省财政厅坚持从深度融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布局,主动对接财政部和世界银行,成功申请到这一项目。”省财政厅债务项目服务中心主任罗生莲说。
2021年9月,项目通过世行项目完工检查团的全面检查评估,实现了“水清、流畅、岸绿、景美”整体目标,预计实现经济效益约76.5亿元,有效助力了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让北川河“活”起来
“西宁的生态好了,珍稀禽鸟都回来啦!”与家人一同前来北川河湿地公园散心的市民王伟楠说,“作为土生土长的西宁人,近几年眼见着湟水河水质一点点变好,心里格外骄傲。”
六个湖泊宛如六面巨大的镜子,镶嵌在北川大地上;24座各种形状的桥梁如同绸带连接起一个个湖泊、小岛;28组雕塑讲述西宁历史变迁故事;宁静的湖畔由10峰骆驼、4匹马、3个人组成的驼队(雕塑)“前行”,耳边仿佛响起丝绸之路上悠悠的驼铃声……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水景和绿景占园区面积70%以上,北川河已成为西宁市面积最大的湿地公园,湖光水色和绿意盎然相互映衬。
“现在的北川河比我童年记忆里的更漂亮!”看到北川河的变化,张凤英高兴地说,早上和晚上跳广场舞的有好几拨,附近的人都喜欢到北川河湿地公园散步、玩耍。
如今,北川河已不只是一条河、一个公园了,它还肩负着“清水入城”的使命。为了让北川河既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又有防洪功能,西宁市高起点规划建设,从康家桥起,将北川河由一条河道改造成为两条河道,其中老河道和内河主要打造生态和景观河道;外河是人工新建河道,主要承担的是防洪任务。
此外,西宁环境综合治理利用项目,还涵盖了城市排水收集管网工程、污水厂中水回用示范工程、沟渠综合治理工程等。
走进西宁市第五污水处理厂,角落有一座被称为“世行池”的水池,池内水质清澈,6座水泵源源不断地将池内的水提升到管道中。借助世界银行贷款,西宁市第五污水处理厂新建了日出水规模为5000吨的中水回用工程,加上原有工程,目前中水出水量约为每日2万吨。
“这是西宁市首批中水回用工程,没有世行项目之前,污水经处理后只能作为河道补水,项目建成后,可以作为绿化和农业灌溉用水、道路浇洒用水等。”西宁市第五污水处理厂厂长李炜说,“这也为西宁市在拓展中水回用的用途方面积累了经验。”
西宁市湟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世行项目办工作人员介绍,在北川河综合治理中,借助世行先进的参与式理念,通过各级政府、村委及广大民众广泛参与设计,实施了朝阳电渠、刘家沟及深沟综合治理工程,进而使朝阳电渠成为西宁市郊野绿道生态长廊,刘家沟成为景观绿地公园,实现了流域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
碧水拍堤、绿树成行、杨柳拂岸、繁花似锦……一幅人水相亲、城水相依的和谐画卷正徐徐铺展。听,一条河用自己的潺潺细语讲述着西宁的绿色发展故事!看,一个项目将西宁的防洪治理上升为人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我们有理由相信,西宁,绿色后浪大有可为!
采访手记:打造幸福西宁的“绿色底色”
高原绿,河湖清,共同织就西宁的美。污水管网收集,中水回收利用,穿城而过的湟水河监测断面水质全部达标,水环境总体状况优。城内沿河而建的大块湿地、城区遍布的各类花园中,清澈水面倒映蓝天白云,形成水天一色的山水画卷。
西宁全面贯彻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努力推进“四个转变”新思路,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筑牢“算好绿色账、走好绿色路、打好绿色牌”的观念,以更宽的视野、更大的责任、更高的标准,持续做好生态建设这篇大文章。
一批批有力度、有分量的“美丽”改革掷地有声,一项项范围广、时间久的“绿色”行动铿锵有力,西宁市一次次交出了合格的高质量发展绿色答卷,彰显了生态保护“省会担当”。
2021年9月,西宁环境综合治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通过世行项目完工检查团的全面检查评估,并被评为“高度满意”项目。此项目最终实现了“水清、流畅、岸绿、景美”整体目标,预计实现经济效益约76.5亿元,有效助力了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高度满意”是世行贷款项目的最高评级,也是我省首次获此荣誉。然而这“高度满意”的背后,却是作为欠发达省份省会城市用“小财政”扛起的“大生态”。
如今,从高空俯瞰西宁,湟水河、南川河、北川河如一条条“彩带”延伸在城市中,137万平方米的景观水面和湖、渠、库、湿地化身为熠熠生辉的一颗颗“明珠”。
春有百花争艳,夏有绿树成荫,秋有落英缤纷,冬有大雪压枝……西宁的四季都有看不完的美景!
舒适宜居的生态环境、一街一景的景观带、四通八达的城市路网……每一项改变都是在为老百姓创造实实在在的福利。更值得欣喜的是,如今的西宁能够转角遇见“美”,街道的交叉口、城市的中心点……这些绿地公园的建设美到了老百姓的心窝里。
“现在的西宁就是一个大花园,各种各样的公园就建在家门口,茶余饭后在公园散散步、吹吹风,真舒坦……”这就叫获得感,这就叫幸福指数提升,这就是老百姓想要的生活。
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底线同守”,坚持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两山共建”,坚持绿色崛起与绿色富民“成果并收”。西宁将绿色发展作为成长坐标,切实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并以此作为建设幸福美丽大西宁的路线图,奋力书写绿色发展的崭新答卷,更好地发挥省会城市功能、体现省会城市担当、展示省会城市风范。
姹紫嫣红、绿树成荫、碧水蓝天……就是西宁人的幸福,也是西宁市蹄疾步稳的绿色发展方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