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的养殖技术与成本(养一只鹿能赚10万元)

鹿养殖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新西兰和俄罗斯。鹿作为一种经济动物,不仅有食用价值,更有其药用价值,它的真正规模养殖才刚刚开始,其总体前景还是非常乐观的。 养一只鹿能赚10万元,你信吗?现在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养殖鹿的前景,鹿的饲养管理技巧。

鹿的养殖技术与成本(养一只鹿能赚10万元)(1)

养殖鹿的前景

  鹿茸具有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之功能;鹿角、血、皮、肉、筋、鞭、胎、尾等均能人药,其疗效显著,其药理作用已被现代医药学所证明。

  鹿肉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喜食的上等佳肴。鹿皮是制革工业的上等原料皮。养鹿的经济意义重大,利国利民。现代养鹿业是以取茸、肉为主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养殖业。目前,鹿茸在国内外市场上需求量很大。全世界年产鹿茸100t左右,而韩国年消费鹿茸约50t。中国、新西兰、朝鲜、日本、新加坡、泰国、加拿大、美国等一些国家年消费量及市场潜力也是非常大的。

  1994—1997年梅花鹿和马鹿全国存栏量稳定在40万头左右,每千克梅花鹿茸3000—4000元,马鹿茸4000—4500元,经济价值巨大。

  作为第一养鹿大国,我国人民除了利用鹿茸之外,对于以鹿肉为主的其他鹿产品价值认识及应用的历史悠久、广泛,但从未大规模开发。从表面上看,似乎为了保护鹿资源,其实使许多鹿资源白白浪费掉。正因为这样,国内市场上没有鹿肉卖,也就没有市场行情。而鹿肉畅销于欧洲各地,与牛肉的需求量差不多,但价格要高得多。新西兰、加拿大等主产国年产量很难满足市场需求。还有鹿血、皮等制品市场占有率很少,其需求量很大,价格昂贵。

  另外,以鹿茸为主的单一生产模式很难适应现代国内外市场变化,我国的养鹿业也就很难稳定持续地发展。鹿以食草性、耐粗饲、抵抗力强、适应性广、生长发育快、经济价值及产品价格高、市场需求量大且前景广阔而被广泛养殖。

养一只鹿能赚10万元,你信吗?

因“养殖野味”的普及,梅花鹿近年来成为市民餐桌上的美味。鲜为人知的是,当一只驯养梅花鹿被端上餐桌时,实际上已是产业链上的最末一环:鹿茸血可鲜饮,鹿茸片、鹿血酒、鹿鞭可制成礼盒贩卖,鹿皮能加工成皮衣,直到一头公鹿不能产茸时,才被作为“野味”卖给酒店、餐馆。

  算账:养一只公鹿能赚十万元

  行内有句话,梅花鹿全身都是宝,但要论身上最有价值的部分,当然是被称为“东北三宝”之一的鹿茸。

  那么,一头公梅花鹿一年能产多少鹿茸呢?鹿的个头、年龄不同,产茸量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一头公梅花鹿一年可以割两次鹿茸,每次割茸量有所不同。“最多一次割了12斤,这是很少见的。”一次割12斤,每斤鲜鹿茸的价格是2000元,卖鲜鹿茸的话可以卖24000元。

  当然,一头公鹿一次割12斤鹿茸还是比较少见的。一般一头公鹿一年能割5斤左右的鹿茸。

  鹿茸值钱众所周知,其实梅花鹿浑身都是宝。每次割完鹿茸后,在被割处都会长出一个比石头还硬的“角帽”,等“角帽”掉了 ,才会开始长新鹿茸 ,而“角帽”可以磨成粉,用来治疗咽炎、乳腺炎等疾病。

  梅花鹿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毛色艳丽,在全身呈红棕色的被毛上,有序地分布点点白斑,状如梅花,因而得名。梅花鹿全身是宝,茸、角、齿、骨、肉、髓、脑、精、血、肾、胆、皮、粪、胎均可入药。尤其是取自公鹿尚未骨化的幼角即鹿茸,能够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生理机能,特别是对年老体衰、病弱无力的人,在恢复体质、强筋健体方面有着明显的效果,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

  养殖鹿的方法

  一、分类与分布

  现存的鹿种有梅花鹿、马鹿、驯鹿、水鹿、驼鹿、白唇鹿、坡鹿、麋鹿、毛冠鹿、麂等。以取茸为主的鹿种有梅花鹿和马鹿。这些鹿均为鹿科、鹿属动物。

  中国梅花鹿分为6个亚种,即东北亚种、山西亚种、四川亚种、冀鲁亚种、华南亚种、台湾亚种。其中山西亚种、冀鲁亚种和台湾亚种几乎绝种。现在各地饲养的梅花鹿主要是东北亚种。它们多分布于东北、华北、华南、西南等地区。梅花鹿在东亚分布较为广泛,前苏联、朝鲜、日本和越南都有分布。新西兰、摩洛哥、英国、丹麦、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和波兰等国家也已引进饲养。

  二、食性

  鹿是一种食性很广的草食性动物,以植物的叶、花、种子、树皮、幼芽和块茎块根、苔藓植物等为食。鹿几乎不能把整个植物完全吃掉。主要采食植物的叶、嫩芽、花序,对于粗糙的植物茎、秆却留下不动。采食过高植物时,先用嘴把直径不超过3.0cm的幼嫩枝秆或灌木咬往,然后采食其尖端细嫩部分。鹿常舔食盐碱土渗出的盐分来满足机体对钠盐、钙盐的需要。

  1、季节不同,鹿采食植物的种类不同

  春季草木萌发时,鹿主要采食幼芽嫩叶、花蕾等,尤其是各种阔叶树的嫩叶、禾本科类或多汁的草类,如野苜蓿、草木樨等。夏季草木旺盛,鹿喜食各种多汁的草类,如芥菜、胡枝子、刺五加、野豌豆、野大豆、紫丁香等。秋天鹿喜食豆类、籽实、块茎类、地衣和苔藓等饲料;冬季采食落实落叶,如柞、椴、柳等于树叶和树皮。还有一些植物一年四季都可以采食,如蒙古栎、糠椴等全年采食。

鹿的养殖技术与成本(养一只鹿能赚10万元)(2)

  2、植物不同,鹿喜食的程度不同

  鹿最喜食的植物有海韭菜、紫花针芽、紫羊茅草、短芝扼碱草、鹅冠草、小蒿草、矮蒿草、高蒿草、黑褐苔草、苔草、二柱头蔗草、兰花葱、唐古特、金莲花、高原莨、雅毛茛、细果角茴香、多花黄芪、独一味、马先蒿、平车前、蒲公英、猪毛蒿、蘑菇等37种,也是鹿常年采食的植物。

  3、鹿种不同,喜食植物不同

  梅花鹿喜食柞树、糠椴、惚木、胡枝子等枝叶植物,野生大豆、野豌豆、山黎豆、三叶草等豆科植物和大部分双子叶草本植物,乔灌木的叶和木质化的细枝条。不喜欢吃的植物主要有禾本科植物、莎草科植物、一部分杂草和某些豆科植物。梅花鹿只是在春季才喜欢吃一些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马鹿能很好地采食禾本科植物,分叶期和再生期鸭茅、猫尾草、早熟禾、矮冰草、看麦娘、羊茅,豆科植物中的野苜蓿、白三叶草、红三叶、山黎豆和巢莱等,各种灌木、乔木的叶和嫩枝。不太采食松针、鳞毛蕨、绵马臭草、燕麦、毛茛、委陵草和狗舌草等植物。

  三、习性

  1、鹿野性强,性情勇猛又胆小易惊,行动谨慎,一旦有人或动物接近总想走开或力求躲开。

  2、鹿感觉敏锐、应激性强。鹿有良好的感觉器官,尤以听觉和嗅觉最为发达。耳壳大,直立头上能及时觉察和辨别各种音响。嗅觉器官是鹿在活动中辨别方向、觅食、追逐异性和逃避敌害的重要工具。鹿视觉特别发达,可以环视周围的各种情况和发现几百米以外的猛兽和人的活动。由于其感觉器官敏锐,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做出反应,逃离险地。当遇到危险时跳越达高度1.1m、长6m以上,会以最快速度逃去,且非常活跃,或跳跃或呜叫。

  3、鹿在白天多半隐藏于密林中,清晨和夜间出来采食。

  4、鹿营群居性生活。鹿成群生活,群体大小不一,多为10一25头,这是为减少猛兽的突然袭击,预防敌害的一种适应性行为。

  5、鹿在各种自然条件下对生存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不论在亚热带、热带、寒带,或森林、草原,还是气候干燥、多雨、多雪地区都有鹿的分布。经多年来引种驯养,首先表现在鹿对食物、环境、气温、光照有很强的适应性,如鹿可以适应一20一一40℃以下气温,当温度过高时可以采用泥浴办法散热,同时还可防蚊虻等侵袭。但在新的生态条件下将使其生物学特性有所改变,如发情、繁殖、换毛、脱盘等。

鹿的饲养管理技巧

  一、产后饲养管理要精心

  1、梅花鹿母鹿分娩期间,应有专人值班守护。

  2、仔鹿产下后,应将仔鹿身上的粘液擦干,让其尽快吃上初乳,然后剪耳编号,定时放回母鹿群喂乳。

  3、在仔鹿哺乳期间,应避免有异味之物,如酒精、香皂等触及仔鹿,否则母鹿会嫌其有异味而拒哺。

  二、人工哺乳要及时

  1、如果分娩后母鹿死亡或有病不能哺乳及乳汁不足时,必须采取人工哺乳措施。

  2、通常用新鲜的牛乳或山羊乳代替,若不得不用奶粉时,须将冲泡的奶粉浓度略微提高,以适应仔鹿生长发育的需要。

  3、人工哺乳的时间、次数和哺乳量根据仔鹿的日龄、初生重和发育情况来确定。

  4、在无经验标准的情况下,仔鹿人工哺乳的给量可参照犊牛的人工哺乳量。

  5、坚持乳汁、乳具的消毒,防止乳中细菌繁殖和乳汁酸败。

  三、逐渐过度喂饲料

  1、仔鹿30日龄后可喂鲜嫩多汁饲料,并逐步补喂精料。

  2、精料可用高粱炒成糊香料,粉碎后再加上煮熟的玉米、大豆混拌即可,其中大豆占10%,投喂量由少到多,每日每只喂200--300克,到断乳分群前达到每日每只500克。

  3、青粗饲料要切碎喂。实际上,仔鹿到了20--30日龄就开始寻找植物性饲料并能采食一些嫩绿草叶,但此时仔鹿的营养来源仍是以母乳为主。

  4、当仔鹿体重达到25公斤左右时,便可离乳,转人工喂养。

  四、母仔分栏莫过急

  1、母仔鹿分栏时,将相邻的两个圈中间设一过门,先将母、仔鹿全部赶入其中一个圈,然后再将母鹿放入另一个圈。

  2、起初可将母鹿留在仔鹿圈内1--2天,4--5天后,分开的时间最初每次1--3小时,以后逐渐延长,中午及晚间将过门打开,让母仔自由活动,仔鹿吃奶。

  3、要增加人鹿接触机会,投料和给水时配以口哨,使仔鹿性情稳定。

  五、离乳之后慎管理

  1、仔鹿断乳后要按照仔鹿的性别、体质强弱、个体大小等情况,分群饲养。

  2、离开母鹿初期,仔鹿会鸣叫不止,精神状态、食欲都受到影响。

  3、饲养员要耐心护理。仔鹿食量小、消化快、采食次数多,离乳半个月内每日可喂4--5次,夜间补饲1次青粗饲料,以后逐步达到日喂3次。

  4、可将大豆、玉米煮熟,一部分玉米粒粉成玉米面、大豆磨成豆浆按比例混拌。

  5、同时粗饲料可以投给杨树叶、切碎的青玉米秸等,饮水要清洁、充足。

  6、此外要注意矿物质的供给,补喂多种维生素、含硒微量元素等添加剂,在日粮中加入食盐、骨粉,可防止佝偻病、软骨症的发生。

目前,全国人工养鹿存栏量已达到162万只,其中梅花鹿约132万只,马鹿约19万只,其他品种约11万只。养鹿场几乎遍布全国,但重点区域仍然是东北四省区(辽、吉、黑、内蒙古)和新疆等地。其中出口鹿茸约220吨,主要出口国家及地区为韩国、香港、日本、美国。全国鹿相关产业从业人员达120万人。养鹿的前景还是很好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