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情节怎么构思(故事情节的设计)

在故事情节的设计中,为了突出效果,我们会采用悬念、伏笔、冲突,转折等技巧,让故事跌宕起伏。

那么,悬念和伏笔有什么不一样呢?

这篇小文就讲一下这个问题。

故事情节怎么构思(故事情节的设计)(1)

01 先说悬念

悬念,简单说就是前面抛出了问题,到了后面才给出答案,中间就是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一直悬着一颗心,有所期待。

所以,悬念有两个要素:问题和答案。

之前给大家点评的时候,经常会强调,前面抛出的悬念,在收尾之前,要么收了要么删了,总之不能悬空,就是这个道理。

在一篇故事文中,悬念的运用形式有两种:一是开头抛悬念,二是故事中给悬念。

开头的悬念一般有三种形式:要么直接抛出故事中最大的冲突点,制造悬念;要么触动情感,勾起读者的共情和好奇心;要么用场景抛出悬念,给读者造成视觉冲击。

故事之间的小悬念,可以无处不在。

我们最常用的,就是在上一段末尾延伸一点余波,一句话抛出个小悬念引出下一段内容,吸引读者往下看,在下一段开头一句话衔接上余波,让整篇情节形成环环相扣的逻辑链。

所以悬念记住两点:前面抛问题,后面给答案。

故事情节怎么构思(故事情节的设计)(2)

02 再说伏笔。

伏笔设置,就是作者故意漏出的破绽,让读者起疑心,一直怀疑一直怀疑但是不确定,到了后面给出答案,啊,果然如此。

所以,伏笔是要对应结果的。你的故事最终什么结果,就要在前面给点暗示,让读者起疑心,这样到后面揭开谜底后,就不会太突兀。

可能有的小伙伴会说,悬念是前面抛问题,后面给答案。伏笔是前面给暗示,后面给谜底,这两个有什么区别?

区别就是一明一暗。

悬念是摆在明面上的问题,比如开头的悬念,就是遇到难题了,到了后面解决了。

伏笔是在暗处,给你点暗示,这个地方可能有问题,但是具体什么问题,并没有明说,这样大家能理解吧?

打个比方:一对男女桥头约会,桥突然塌了,发生了一系列故事。

如果是悬念,我们会这样写:“这座桥年久失修,走上去摇摇晃晃,然而,她还是坚定地朝着那个身影走过去。”然后,桥塌了……

这是读者一看就能预见到的结果。

如果是伏笔,那就是:“女人上桥的时候脚下一歪,但她还是坚定地朝着那个身影走过去。”突然桥塌了……

这个“脚下一歪”就是伏笔,说明砖块松动了,这样人走到桥上后桥塌了,就对应了伏笔。

摇摇晃晃是一眼就能遇见的结果,这叫悬念;脚下一歪时可能会出现的结果,这叫伏笔。

一明一暗,这就是不同之处。

今天的分享是一个同学提出的问题,如果你有什么问题,可以给我留言,也许你的问题就是我下一次分享的主题。

故事情节怎么构思(故事情节的设计)(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