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存在的意义(职称的前世今生)

职称制度经历了由职务任命到学衔、技术职称评定制、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职务聘任与职业资格双轨运行机制等几个阶段。职称制度经过了近60年的演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使命,也演变出不同的形式和特征。

根据2014年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工作会议提供的数据,我国已有超过5500多万专业技术人才,其中取得专业技术职业资格的人员有945 .2万人。

职称存在的意义(职称的前世今生)(1)

1、职称制度的历史沿革

职称制度的发展、历史沿革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一)解放初期和五、六十年代的职称制度;

(二)1977年至1983年职称制度的恢复和建立;

(三)1986年到现在职称制度改革和建立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

2、什么是职称改革?

1986年,改革职称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这是我国专业技术人员资源配置的一项重大改革,其根本目的是要随着经济、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把高度集中、以静态管理为特征的配置格局改为在国家宏观控制下,企事业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自己拥有一定自主权,以动态管理为特征的配置格局,解决历史上形成的竞争机制不健全,人员难以流动、资源结构不合理及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从而全面提高专业技术人员资源配置的质量与效益。改革的中心是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并相应地实行以职务工资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度。

职称存在的意义(职称的前世今生)(2)

3、什么是专业技术职务?

专业技术职务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置的有明确职责、任职条件和任期,并需要具备专门的业务知识和技术水平才能担负的工作岗位,不同于一次获得后而终身拥有的学位、学衔等各种学术、技术称号。

4、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的基本内容是:

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专业技术工作岗位,规定明确的职责和任职条件;

在定编定员的基础上,确定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合理结构比例;

由行政领导在经过评审委员会评定的、符合相应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中聘任;

有一定的任期,在任职期间领取专业技术职务工资。

5、“工人”能否评聘专业技术职务?

对于工人能否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这个问题,职称政策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要求。目前,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工人”能否评聘专业技术职务,但通过其一些具体规定,我们可以认为,“工人”只要是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是可以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

职称存在的意义(职称的前世今生)(3)

6、评委会由哪些人组成?

评委会成员由备选委员和执行委员共同组成,出席评审会议的称为执行委员,一般为7至35人(不等于3的倍数),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1至3人。

高、中、初级评委会执行委员分别不得少于下列人数:

(1)按专业技术职务系列组建的高级评委会,执行委员一般不少于17人;按行业或相近专业合并组建的高级评委会,执行委员不得少于13人;按专业组建的高级评委会,执行委员不得少于11人;

(2)中级评委会的执行委员不得少于10人

(3)初级评委会的执行委员不得少于7人

职称制度始于计划经济时期,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特征和历史局限性,演变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争议和实践上的问题。人事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其他行政管理人员等不同群体对职称问题的认识差异很大,在许多方面的观点甚至是对立的。

职称制度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职务到学衔、学衔到职务、职务到资格的转变,中间也有因管理混乱造成职称工作停滞等的倒退期。随着我国巿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20世纪90年代引入职业资格制度,又使职称的含义向更多方向发展,计划经济体制管理模式下的职称制度与客观发展要求不相适用。值得肯定的是,职称制度在渐进的发展中,又回归到专业技师评聘本源的功能上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