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牙的套路(舟山健康课堂洗牙四大误区)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听到患者这样说:

  洗牙会让牙缝增大,牙齿“漏风”!

  我每天都刷牙,为什么还要去洗牙呢?

  洗牙会破坏保护层,让牙齿变敏感。

  实际上:牙齿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干净,洗牙也远远没有你以为的那么可怕。

洗牙的套路(舟山健康课堂洗牙四大误区)(1)

  为什么要洗牙?

  洗牙是为了去除口腔异味?

  清楚食物残留?

  减少牙龈出血?

  以上全对!

  洗牙,就是把平日刷牙无法清洁的地方,做一个“大扫除”。

  “洗牙”就是口腔专业里的“龈上洁治”。利用超声波震荡作用将牙齿上的牙石、菌斑、色素去掉,或者用手工刮治器运用一定的方法把牙齿上的牙石等刮下来,使牙周组织保持健康,预防牙周病。

  洗牙误区

  ↓ ↓ ↓

  误区一:“洗牙后牙缝变大,牙齿松动”

  牙石把一颗颗已经松动的牙齿“捆”成一体,在牙石刺激下,牙周组织萎缩。

  当把牙石洗掉,没有了牙石和牙槽骨的支撑,牙齿就会松动,而牙缝的牙石被去除后觉得牙缝变大,但这其实都是牙齿本来的状态。相反去除牙石后有助于牙周炎的控制,松动度也会得到改善。

洗牙的套路(舟山健康课堂洗牙四大误区)(2)

  误区二:“只要每天按时刷牙,就不用洗牙”

  牙石是唾液中的钙和牙菌斑沉积在牙齿上形成的,仅靠刷牙不可能完全刷掉。日积月累,更加难以刷掉。这时候必须要借助牙医的专业工具,来一次彻底的“大扫除”。

洗牙的套路(舟山健康课堂洗牙四大误区)(3)

  误区三:“洗牙让牙齿敏感”

  如果你真的有这样的敏感,应庆幸及时洗牙!表示你可能患有牙周病。

  洗牙仅是牙齿敏感的诱因,真正的根源是牙周组织萎缩,牙根暴露,导致敏感。洗牙后,觉得敏感,需让医生进一步检查牙周。另外,市面上的“脱敏牙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不适。

洗牙的套路(舟山健康课堂洗牙四大误区)(4)

  误区四:“洗牙特别难受”

  牙石易生长在不易清洁的位置,如龈沟或牙间隙。而龈沟处本身就较为敏感,即使在没有牙周病时,金属器械触碰这个位置,也会引起一定的不适。

洗牙的套路(舟山健康课堂洗牙四大误区)(5)

  在发达国家,洗牙已成为很普及的常规口腔保健,人们每年一至两次定期找自己的牙医去洗牙。

  洗牙之后如果发现牙周病,牙医会及时进行口腔专业治疗,以保持口腔健康。

  最后小编建议洗牙一定要去正规的门诊

  第一,设备比较齐全,医生相对负责任,洗牙也会比较彻底;

  第二,由于洗牙肯定会出血的,如果消毒不彻底或者责任心缺失,会导致血液交叉传染,染个大三阳、艾滋病什么的,可就是一辈子后悔的事情了。

  Tips:

  昨天是9.20全国爱牙日,大家赶紧预约您的牙医,关爱我们的小牙齿吧!

洗牙的套路(舟山健康课堂洗牙四大误区)(6)

来源:浙江新闻网

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