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最高的书虫系列(小书虫系列出新啦)

《小书虫系列》

豆瓣评分最高的书虫系列(小书虫系列出新啦)(1)

豆瓣评分最高的书虫系列(小书虫系列出新啦)(2)

最新出版《小书虫系列》第二辑

《再会,奇普斯先生》《以饱蠹楼之名》《古本之尘》

豆瓣评分最高的书虫系列(小书虫系列出新啦)(3)

”这世界上最伟大的游戏是爱的艺术,此后最令人愉悦的事情是书的收藏。“——罗森巴哈(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书商”的美国收藏家)

内容简介

《小书虫系列》已初版八册,分别为:

第二辑:

《再会,奇普斯先生》(〔英〕詹姆斯•希尔顿,李纯一译);

《以饱蠹楼之名》(〔英〕奥古斯丁•比勒尔,张治译);

《古本之尘》(〔日〕林哲夫,苏枕书译);

第一辑:

《猎书人的假日》(〔美〕A. S. W. 罗森巴哈,顾真译);

《纪德读书日记》(〔法〕安德烈•纪德,刘铮译);

《书海历险记》(〔英〕安德鲁•朗,郑诗亮译);

《伦敦猎书客》(〔英〕威廉•罗伯茨,于睿寅译);

《书林钓客》(〔美〕巴顿•伍德•柯里,虞顺祥译)。

本系列在精选篇目的同时,采用了精致小巧的“口袋本”,可随身携带阅读。

豆瓣评分最高的书虫系列(小书虫系列出新啦)(4)

《再会,奇普斯先生》

豆瓣评分最高的书虫系列(小书虫系列出新啦)(5)

当秋风拍打着窗户格格作响,奇普斯坐在炉边,一阵欢喜一阵伤悲,如大浪袭来,把他浇得透透的,直到泪流满面。

——詹姆斯·希尔顿

豆瓣评分最高的书虫系列(小书虫系列出新啦)(6)

[英]詹姆斯·希尔顿 著

李纯一 译

定价:45.00元

商务印书馆

小说用极其生动、轻快的笔调讲述了一位受人爱戴的老师的一生。

奇普斯先生在作者虚构的一所公立寄宿男校——布鲁克菲尔德公学任教四十三年。

在这期间,他遇到了一生的挚爱凯瑟琳,并在其帮助下努力克服自己刻板、严肃、害羞的缺点,终于成为了一个成熟、幽默、受学生爱戴的老师,成为了布鲁克菲尔德鼓舞人心的教育家。

可惜的是,奇普斯先生的婚姻很短暂,凯瑟琳死于分娩,他自此没有再婚,也没有别的浪漫的兴趣。他继续教希腊语和拉丁语,虽然有调皮的能取悦所有人的幽默感,但却逐渐变得过时,发音陈旧,为自己的孤独感到可怜。

《再见,奇普斯先生》细致刻画了奇普斯所经历的一系列社会变革事件。

同时,书中字里行间也流露出,由于一战而失去安宁与秩序的人们对于和平、繁荣的怀念。小说在很多方面都可以视作对平淡生活的沉思。

作者介绍

……

豆瓣评分最高的书虫系列(小书虫系列出新啦)(7)

詹姆斯·希尔顿(James Hilton),英国小说家,在剑桥大学学习期间就开始写作。著有《消失的地平线》(1933)、《鸳梦重温》(1941)。《再会,奇普斯先生》原是希尔顿1933年为英国《不列颠周刊》的圣诞节增刊所作,次年出版单行本。他的小说屡屡被搬上银幕,均大获成功。

译者介绍

……

豆瓣评分最高的书虫系列(小书虫系列出新啦)(8)

李纯一,上海《文汇报》编辑,合译有《太多值得思考的事物:索尔·贝娄散文选,1940—2000》等。

编辑推荐

……

豆瓣评分最高的书虫系列(小书虫系列出新啦)(9)

这是一本精巧的口袋小书,可以装在包里,在任何场所随时阅读。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真实改编的故事:一位受人爱戴的老师的一生——奇普斯先生确有其人。

小说以极其生动、轻快的笔调描绘奇普斯先生一生在布鲁克菲尔德公学的教书生涯和他的恋爱、婚姻和为人,情意悱恻,妙趣横生。同时,从布鲁克菲尔德这偏僻的一角反映了英国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开始没落的情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思想的变迁。

整个故事表面上并不跌宕起伏,乍看之下只是一名普通教师的普通一生;但当你打开并让自己沉浸其中,就会感受到奇妙的滋味——我们会在奇普斯先生一生的经历、情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共鸣。这种共鸣能够洗褪浮躁,让心灵获得平静。无论时代和历史的洪流如何裹挟,我们都要学会过好,至少努力去过自己的人生。

图书目录

……

豆瓣评分最高的书虫系列(小书虫系列出新啦)(10)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译后记 “我们的Mr. Chips”

滑动查看内容

精彩试读

……

豆瓣评分最高的书虫系列(小书虫系列出新啦)(11)

等你渐渐上了年纪(当然,没生病),你会时不时地犯困,时间过得特别缓慢,好像风景里慢吞吞穿过的牛群。

对奇普斯来说就是这样,秋季学期开始以后,白日一天短过一天,直到全校大点名前就已经暗得要点上煤气灯。

奇普斯就像个老船长,还在用过去的信号来算时间;也难怪呵,他住维克特太太家,就在学校对面。

他终于不当老师了以后,就一直住在那儿,有十多年了。他和他的女房东过的与其说是格林威治时间,不如说是布鲁克菲尔德时间。

“维克特太太,”奇普斯大声道,嗓音急促而高昂,生气勃勃,“在敲预备钟之前,给我上杯茶,行吗?”

等你渐渐上了年纪,如果能坐在壁炉边, 喝上一杯茶,听着学校在晚餐、点名、上预备课和熄灯时候的钟声,那真是惬意之极。

奇普斯总会在最后一声钟响后给自家的钟上发条,然后在壁炉前摆好安全网罩,熄掉煤气灯,带本侦探小说上床。

他常常一页都没读完便睡着了。这么一下子就安然入眠,倒像是在更深刻地体验所感所知,进行一桩神秘仪式,而不像是切换进了另一个世界——因为他的日与夜,都是梦境。

《以饱蠹楼之名》

豆瓣评分最高的书虫系列(小书虫系列出新啦)(12)

在饱蠹楼,每一个有教养的心灵都会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奥古斯丁·比勒尔

豆瓣评分最高的书虫系列(小书虫系列出新啦)(13)

[英]奥古斯丁·比勒尔 著

张治 译

定价:45.00元

商务印书馆

《以饱蠹楼之名》是“小书虫系列”第二辑中的一本,由张治翻译,收录了从奥古斯丁·比勒尔几种随笔集中选译的六篇关于公私藏书的议论文章。

其中,《“以饱蠹楼之名”》追述了牛津大学闻名世界的校级图书馆饱蠹楼的历史,颂扬了学术事业贡献者的崇高品质,《书蠹》谈论的是历史上的蛀虫这种“书籍的祸害”,《初刊本》对于当时藏书界的版次兴趣和偏执进行描述和评价,《有趣的图书馆员工作》描绘出了为公共事业而照看书籍这份工作难以为外人道的乐趣,《有可能甄别好书与坏书吗?》是一篇演讲词,提出书籍品鉴的口味格调是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书有新旧》记述读新旧书的不同社会风尚。

全书可以说是一张以饱蠹楼为中心辐射出的文化地图。

作者介绍

……

奥古斯丁•比勒尔(Augustine Birrell,1850—1933),英国政治家、散文家。毕业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曾任英国教育大臣、英国爱尔兰事务大臣。因出版两部题为《余论》的散文集而享誉英国文坛。另著有《以饱蠹楼之名与其他散文》。编有鲍斯威尔《约翰生传》六卷本。

译者介绍

……

豆瓣评分最高的书虫系列(小书虫系列出新啦)(14)

张治,200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文系副教授。译作有《西方古典学术史》三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及《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与人合译,新星出版社,2016年),著作有《蜗耕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中西因缘:近现代文学视野中的西方“经典”》(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年)、《异域与新学:晚清海外旅行写作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蚁占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年)、《文学的异与同》(商务印书馆,2019年)。主要研究兴趣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并涉及西方古典学术史、翻译文学和中西学术比较,近年从事钱锺书手稿集的研究。

编辑推荐

……

豆瓣评分最高的书虫系列(小书虫系列出新啦)(15)

01

本书为“小书虫系列”第二辑,视角新颖独特,行文短小精悍。

02

“图书馆员的生活有趣吗?”“有可能甄别好书与坏书吗?”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打开这本书就对了。

03

译者师出名门,用语古拙,读来有益于增进汉语功力,是本书另一项益处。

图书目录

……

豆瓣评分最高的书虫系列(小书虫系列出新啦)(16)

“以饱蠹楼之名”

书 蠹

初刊本

有趣的图书馆员工作

有可能甄别好书与坏书吗?

书有新旧

译后记

滑动查看内容

精彩试读

……

牛津饱蠹楼图书馆

书卷的气息与魅力是伟大的。

不用问,在大多数读书人的生活中,有些时间和季节要对抗藏书室的灰尘,抱怨这些汗牛充栋的大部头带来的困扰。我们都听说过有那种“黑暗时刻”,当学问引发的虚荣心和单纯舞文弄墨的稚气将我们打动,所采用的方式几乎足以从面色苍白的学者身上驱散因书本而生的自负心理,并使他丢弃自己最喜爱的著作家,就像要甩脱一位长久厮守而厌倦了的友人,我们会期待接他的马车就在门前。在这些不愉快的时刻,我们容易回想起那些熟识的精明人物,他们曾是一起寻欢作乐的伴侣,在有微风拂过的山野,石楠丛生的沼泽,或是在流水淙淙的溪边,他们既不能读,也不会写,顶多是难得地懂些卡德摩斯的技艺。

但是他们能靠太阳分辨一天的时辰,靠星光在宁静的夜晚掌舵。就如爱默生这个典型书呆子所说的,这些人物脑子里都有一个仪表盘,清楚刻画了整年的岁历时序。他们的谈话多么活泼,他们对人事的判断多么聪明,他们在该出手时的作为多么成功,他们收集的经验是多么普遍有效——他们才懂学问!

这些文盲在游戏竞逐中表现得多么狡猾,在突发事件里又是多么机敏!说起户外的交谊活动,那多有魅力!谁不愿意和沃尔特爵士那位良顺的朋友汤姆·裴德(Tom Purday)共度夏日时光,岂不比和威廉·华兹华斯先生在赖德蒙特(Rydal Mount)相处快活得多!我们只能猜想,就是这些念头,使得乡间绅士和农民成为了教育事业不共戴天的仇敌,令学校董事会头痛不已。

《古本之尘》

豆瓣评分最高的书虫系列(小书虫系列出新啦)(17)

虽说是杂书,但流入古本世界、勉强幸存下来的书,哪怕只值一百块,肯定也不容小觑。

——林哲夫

豆瓣评分最高的书虫系列(小书虫系列出新啦)(18)

[日]林哲夫 著

苏枕书 译

定价:45.00元

商务印书馆

“古本”是一个从日本舶来的词,与“古籍”不同,它泛指一切旧书。

《古本之尘》日文版收录林哲夫24篇关于旧书店的短文,曾连载于筑摩书房PR志(宣传杂志)《筑摩》(2009年1月号至2010年12月号),此外,译者苏枕书又向作者索得随笔若干篇,拣出其中最有意思的部分,集中翻译,因此,中文版的内容将更为丰富。

豆瓣评分最高的书虫系列(小书虫系列出新啦)(19)

京都纳凉古本祭

本书是“小书虫系列”第二辑中的一本,书中每篇文章都隽永可爱,多为日本旧书界的点滴趣闻,介绍了古怪有趣的书店名、好闻的旧书气息、挖掉著者赠书题签的礼节、与店主畅聊书志的酣快等。

正是在这样的尘缘里,旧书店成了邂逅奇迹的空间,一个微型沙龙,彰显了旧书的骄傲。

作者介绍

……

豆瓣评分最高的书虫系列(小书虫系列出新啦)(20)

林哲夫(はやし てつお),1955年生,散文家、画家、装帧设计师,生于香川县,毕业于武藏野美术大学,1979—1980年曾短暂游学欧洲,现定居京都。他熟谙旧书店知识,曾创办面向二手书爱好者的杂志《Sumus》。2002年,凭借《喫茶店的时代》荣获尾崎秀树木纪念大众文学研究赏。《古本之尘》是他在杂志《筑摩》上连载的短文合集,文章以旧书店为主题,饶有趣味。

译者介绍

……

豆瓣评分最高的书虫系列(小书虫系列出新啦)(21)

苏枕书,江苏南通人,著有《京都古书店风景》等作品多种,另译有文学、学术作品若干。

编辑推荐

……

豆瓣评分最高的书虫系列(小书虫系列出新啦)(22)

这是一本精巧的口袋小书,可以装在包里,在任何场所随时阅读。

这本书收录了作者在京都邂逅的古怪有趣的书店名、好闻的旧书气息、挖掉著者赠书题签的礼节、与店主畅聊书志的经历……旧书店里总是不缺不为人知的有趣故事和往事,在飞速发展的现代城市里慢悠悠地生存,寄居着人们的一方精神领土。

这些故事的魅力在于能够使读者在阅读中体会纸书、旧书与人之间奇妙而值得珍惜的联结,以每一本旧书、每一家旧书店为窗口,窥见一个富有人文气息的奇妙天地。

图书目录

……

豆瓣评分最高的书虫系列(小书虫系列出新啦)(23)

中文版序

原序:拂去尘埃

屋 号

检 索

日 志

初 心

均 一

一 箱

死 儿

纳 凉

蜜 柑

空 似

积 置

猫 传

一记一游

乞御高评

蠹知之士

具罗清纸

无名有实

读书屋上

不觉百景

书断大敌

忌忌皆皆

匀香纸背

仰天动棚

卖卖神言

古本乃至宝

青木正儿

神保町均一五人男

卖书也不易

京都古本地图2015 年

译者后记

滑动查看内容

精彩试读

……

豆瓣评分最高的书虫系列(小书虫系列出新啦)(24)

名字奇特的旧书店变多了。

譬如仓敷的“虫文库”,根津的“オヨヨ书林”,北泽的“ほん吉”,向岛的“ToToとLulu”等等。哦哦,还有川越的“头突书店” 也很特别。不久之前、不对,稍微久一点之前,九品佛的“七色文库不思议堂”、尼崎的“街之草”、京都的“采摘番红花”等等店名还令人耳目一新。光阴飞逝。

要说法国的旧书店,名字就更放飞了, 尽是些跟书店似乎没什么关系的名字。譬如“中国的洞窟”“曾经”“做想做的事吧”“星之巡礼者”“小行星”“过去的未来”“时间之尘”……

曾见过很多书店直接用小说等作品题目当名字。“酩酊船”(醉舟)、“母音”是阿蒂尔·兰波,“爱神之泪”是乔治·巴代伊,“猫头鹰的叫声”是艾尔维·巴赞。还有“摇曳之火”,是皮埃尔·德里厄·拉罗谢勒的作品,路易·马勒导演了同名电影,日译片名作《鬼火》。“愚人船”以耶罗尼米斯·博斯的绘画作品与福柯的研究而闻名。“口袋里的手”就是史泰龙演过的电影《狂野少年》吧。从名字仿佛可以大致想象店主的趣味、年龄层,很有意思。又及,前文提到的“街之草” 是皮埃尔·加斯卡(Pierre Gascar)的小说,“采摘番红花”是吉冈实的诗集名 。

豆瓣评分最高的书虫系列(小书虫系列出新啦)(25)

法国人也很喜欢动物。“青马”“月之马”“二象堂”“狐之本屋”“笑猫”等等。不过日本也不落后。大阪的“象象”、名古屋的“斑马书店”、中野的“猫额洞”、神田的“蝙蝠堂”“羊头书店”……等等等等。

怎么叫这个?很想问问布列塔尼半岛坎佩尔的一家“锑”。是关于自然科学或炼金术的专门书店么?并不是,而是专营文学书、插图本、历史书之类。查了一下,锑是自古以来为人熟知的一种金属,经常被拿来做活字的合金。原来如此,是因为这个缘故才叫这个名字么?

东西各国有许多名字神奇的古本屋,不过我觉得最称得上杰作的屋号,当是高田马场的“キノコノクニヤ书店”。要是没有“コノ”二字的话……忍不住要笑出来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