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南矶湿地洪水水位(马上评鄱阳湖汛期反枯)

鄱阳湖南矶湿地洪水水位(马上评鄱阳湖汛期反枯)(1)

中国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图

今年,由于“汛期反枯”,水位持续走低,鄱阳湖部分湖区呈现出一派绿油油草原景象,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一些车主出于各种原因也将车辆开上了湖滩,甚至在湖滩上竞速飙车、肆意碾压,对鄱阳湖湿地造成了严重损害。对此,沿湖县市已展开治理,严谨机动车辆进入。

这一幕,不由得让人想起前不久,四川凉山“地球的边缘”高山草甸遭游客越野车碾压,当地只得实施长期封山管控。这些案例,一方面显示出,破坏性旅游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对湿地、草甸等自然环境的保护,日益得到重视。

湿地,是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被称为“地球之肾”,是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具有多种功能,如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径流,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以及提供食物及工业原料等。

因此,面对碾压湿地的行为,社会要坚决说不。如果是事先不知道这些脆弱的地带经不起车轮碾压,尚可以“下不为例”,但是如果明明有着醒目的指示牌,明明有了网络发布的倡议书,明明有工作人员现场劝导,却偏向湖滩行,这就是有意突破边界,视规则如无物,同时也有可能涉嫌违法。

早在1992年,我国就加入了《湿地公约》,国家林业局专门成立了“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近年来,我国对湿地的保护,更是不断加强。今年6月1日,我国《湿地保护法》正式施行,为我国的湿地保护提供了专门法律依据。其中明确了多种破坏湿地的违法行为,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鸟类和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近些年,随着环境保护工作深入推进,无论是管理部门还是普通民众,相应的环保理念都该更新升级了,人与各类环境的边界感也都该建立了。除了众所周知的森林、海洋、河流,现在对湿地、草甸等相对小众的自然带,也该有更加广泛、科学的认知。

值得一提的是,对鄱阳湖“湿地草原”,同样有一些平台和博主在推波助澜,“鄱阳湖变大草原,开车驰骋露营有多爽?”一些人甚至将此作为网红打卡地。对碾压湖滩、破坏生态的危害性缺乏认识,才有了“无知者无畏”。

另外,鄱阳湖湖滩裸露形成“草原”景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不稳定性。对于那些一直都是湿地的地方,可能已有比较完善的日常保护,但是面对鄱阳湖遭遇罕见干旱、环境发生变化,引来了“不速之游客”的特殊情况,该怎么及时保护?这次事件其实就凸显了这一问题。保护湿地,也要有应急思维及其机制。

地球上本没有自然保护区,当它们越来越稀少了,对人类的作用和价值越来越凸显了,我们才想起来建立相应的保护机制。这是我们对生存环境有了深入认知和科学论证后的主动作为,又何尝不是迫于现实而被动做出的补救呢?爱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不妨从今天起,从自身做起,去认识、爱护湿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