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出土的历史文物(湖湘宝藏常德的三枚文物)

新湖南客户端“湖湘宝藏”系列,带你云游湖南14个市州级博物馆,一探绵延千年的文化根脉。

今天,我们走进常德市博物馆,揭开它神秘的面纱,看看中华文明摇篮中的奇葩在常德的绽放。

湖南出土的历史文物(湖湘宝藏常德的三枚文物)(1)

作为全市文物资料收藏、研究、保护中心,我征集收藏了各级各类文物、照片、图书、文献资料共5万余件。

大家看,我的轮廊呈现鼎字形,这其实象征着古城鼎州——常德历史上曾叫鼎州。

我占地 32亩,由主馆和南北专题馆三部分构成。目前我正处于改扩建中,期待到时候以美美的面貌呈现在你的眼前。

位于城区最繁华、宽阔的武陵大道南路,南通沿江大道,北达常德火车站。有空常来看看。

战国青铜飞镖

湖南出土的历史文物(湖湘宝藏常德的三枚文物)(2)

“月黑风高夜,一个黑影闪过高墙,从墙头跃下的瞬间,朝对手掷出一枚枚飞镖……”

这是武侠小说里常出现的桥段,古代侠客常常使用飞镖等杀人暗器,但飞镖真实的模样是怎样?起源于何时、怎样使用、杀伤力如何?

2007年10月,常德博物馆的考古工作者在德山一座楚墓中发现了三件异形青铜兵器——飞镖,有幸揭开了中国最早的暗器——战国青铜飞镖的神秘面纱。

这三件异形青铜兵器尺寸相同,基本保存完好,每件重约21克。呈平面形,有三个略呈弧形的尖刃,周身均有刃口,中部有四个对称分布的圆孔,整个器形的流线型非常适当,特别适合在空气中飞行。

德山出土的这三枚青铜飞镖,目前是国内首次发现,足可堪称国宝。

豆青釉倒流壶

湖南出土的历史文物(湖湘宝藏常德的三枚文物)(3)

湖南出土的历史文物(湖湘宝藏常德的三枚文物)(4)

上世纪八十年代,常德市文物工作队从慈利县征集。

该壶奇妙之处就在壶上无盖无法注水:虽然它没有壶盖,但壶喇叭形圈足底下有一个内凹圆孔,这是除壶嘴外唯一能进入壶内部的通道。

将壶倒立,试着将水从壶底圆孔注入壶内后将壶身壶嘴朝上,水也不会从壶底的圆孔泄漏出来,但将壶稍微倾斜,水从壶嘴慢慢流了出来。

这种现象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专家对其结构进行研究后发现壶内有两个隔水管,其中一管与壶底部的孔洞相连,另一管由壶的流口向下延伸,水从壶底注入后,稍微倾斜壶身,水便从壶嘴倒出来了。

这种特殊结构乃是根据物理学中的“连通器液面等高”原理做成的。

战国彩绘陶壶

湖南出土的历史文物(湖湘宝藏常德的三枚文物)(5)

1987年3月,汉寿县株木山战国楚墓群出土,通高40.50、口径12.0、足径14.40厘米,为国家一级文物。

壶由盖和身组成,壶盖呈折壁浅盘状,弧顶,上有三个简化扁状立兽钮。

整器线条优美流畅,纹饰繁褥却层次清晰,布局规整合理。是战国楚墓出土彩陶之精品。

《常德历史文物展览》

湖南出土的历史文物(湖湘宝藏常德的三枚文物)(6)

共展出在常德境内出土、征集和收藏的历史文物精品400余件,如新石器时代的白陶盆、战国铜壶、东汉滑石面具、晋代铜伎俑等。

《中华根展览》

湖南出土的历史文物(湖湘宝藏常德的三枚文物)(7)

由千年古樟巨根雕制而成。它长6.30米,高2.30米,其状屈曲峥嵘,其势凤翥龙蟠。它镌刻着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大禹治水、赤壁赋等远古传说,历代史事、英烈忠魂、前修伟业、煌煌五千年文明史尽览于一根。

《中日常德会战及常德细菌战展览》

湖南出土的历史文物(湖湘宝藏常德的三枚文物)(8)

400多平方米的展览馆被分为“二战风云变幻,常德黑云压城”、“会战空前惨烈、历史鲜血写成”、“烈士彪炳青史,国耻永志不忘”三个展厅,整齐有序地陈列着文字、图片、实物,它们在向人们讲述那段血与火的历史。

参考资料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常德市博物馆官网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