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产业发展趋势(2025年目标3万亿这一产业迎重磅利好)
点蓝字关注,不迷路~8月25日,工信部发布《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提出,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全面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直击产业发展趋势?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直击产业发展趋势
点蓝字关注,不迷路~
8月25日,工信部发布《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提出,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全面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意见》提出,到2025年,能源电子产业年产值达到3万亿元;到2030年,产业集群和生态体系不断完善,5G/6G、先进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能源领域广泛应用,能源电子产业成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力量。
《意见》要求,加强新型储能电池产业化技术攻关,研究突破超长寿命高安全性电池体系、大规模大容量高效储能、交通工具移动储能等关键技术。
《意见》还明确,要综合运用信贷、债券、基金、保险等多种金融工具,加大对能源电子产业链供应链的支持力度。同时,研究设立能源电子领域多元化产业投资基金,探索社会资本投资新模式。并推动完善光伏发电等价格形成机制,研究制定储能成本补偿机制,提高新能源投资回报率。
引导光伏、储能技术均衡发展
避免恶性竞争
《意见》指出,鼓励以企业为主导,扩大光伏发电系统、储能、新能源微电网等智能化多样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能源电子重点领域深度融合,提升新能源生产、存储、输配和终端应用能力。
积极有序发展光能源、硅能源、氢能源、可再生能源,推动能源电子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引导太阳能光伏、储能技术及产品各环节均衡发展,避免产能过剩、恶性竞争。推动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等领域重点突破。
提升太阳能光伏和新型储能电池供给能力方面,《意见》指出,发展高纯硅料、大尺寸硅片技术,支持高效低成本晶硅电池生产,推动N型高效电池、柔性薄膜电池、钙钛矿及叠层电池等先进技术的研发应用。发展智能逆变器、控制器、汇流箱、跟踪系统等关键部件。并鼓励发展光伏充电宝、穿戴装备、交通工具等移动能源产品。
同时,《意见》要求,加强新型储能电池产业化技术攻关,研究突破超长寿命高安全性电池体系、大规模大容量高效储能、交通工具移动储能等关键技术,加快研发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氢储能/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提高锂、镍、钴、铂等关键资源保障能力,加强替代材料的开发应用。
《意见》还强调,支持新技术新产品在重点终端市场应用,开展多元化“智能光伏 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培育一批国家级智能光伏示范项目,打造一批提供光储融合系统解决方案的标杆企业。支持特色光储融合项目和平台建设,推进新技术、新产品与新模式先行先试,提升太阳能光伏发电效率和消纳利用水平。加快功率半导体器件等面向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推广。
同时,支持重点领域融合发展,加快能源电子技术及产品在工业、通信、能源、交通、建筑、农业等领域应用。鼓励建设工业绿色微电网,支撑大型风光电基地建设。探索光伏和新能源汽车融合应用路径。并推进屋顶、墙面光伏系统研发应用,发展户用光储超微电站,推动光伏、储能电池与建筑建材融合应用。
加大新兴领域应用推广方面,《意见》强调,采用分布式储能、“光伏 储能”等模式推动能源供应多样化,提升能源电子产品在5G基站、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水平。面向“东数西算”等重大工程提升能源保障供给能力,建立分布式光伏集群配套储能系统,促进数据中心等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
《意见》还指出,要推动关键信息技术及产品发展和创新应用,加强面向新能源领域的关键信息技术产品开发和应用,主要包括适应新能源需求的电力电子、柔性电子、传感物联、智慧能源信息系统及有关的先进计算、工业软件、传输通信、工业机器人等适配性技术及产品。研究小型化、高性能、高效率、高可靠的功率半导体、传感类器件、光电子器件等基础电子元器件及专用设备、先进工艺,支持特高压等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
此外,还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智能工厂建设,推进关键工序数字化改造。
运用多种金融工具
加大对能源电子产业链供应链支持力度
强化组织保障措施方面,《意见》指出,充分利用中央及地方相关渠道,落实相关优惠政策措施。加快培育一批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业链领航企业为代表的能源电子优质企业。开展多层次融资对接活动,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精准性、针对性和匹配度。
同时,要综合运用信贷、债券、基金、保险等多种金融工具,加大对能源电子产业链供应链的支持力度。鼓励银行机构立足职能定位,聚焦主责主业,规范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助力能源电子产业发展。
《意见》还提出,要优化完善市场环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利用各类产业基金,为能源电子产业发展提供长期稳定资金。研究设立能源电子领域多元化产业投资基金,探索社会资本投资新模式。并推动完善光伏发电等价格形成机制,研究制定储能成本补偿机制,提高新能源投资回报率。
《意见》明确,要高度重视产业安全规范和有序发展,支持能源电子领域建立多类型的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培育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和监测分析数据平台。探索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推动建立一批能源电子产业生态孵化器、加速器。
健全产业标准体系,研究制定锂离子电池全生命周期评价体系及安全标准,加强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氢储能/氢燃料电池等标准体系研究。加强与现行能源电力系统标准衔接,推动建立产品制造、建设安装、运行监测等环节的安全标准及管理体系。开展国际标准化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研究制定。
同时,要规范质量品牌建设,引导企业建立以质量为基础的品牌发展战略,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品牌。
而在提升产业国际化发展水平方面,《意见》指出,要加快国际合作步伐,充分利用多边和双边合作机制,加强能源电子各领域的交流对话,促进能源电子领域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鼓励企业依托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等机制,加强全球化布局,深化国际产能合作。积极构建全球产业链体系,鼓励企业依法合规开展投资、建立研发及产业中心,建设全球营销和服务体系。
在光伏领域,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光伏产业从原先的要素价格竞争转入下半场,自动化与低碳化是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保持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在多晶硅环节,硅烷流化床法较西门子法具有显著优势,考虑到双碳目标和能源危机加速光伏需求扩张,预计具有工艺优势和减碳效应的颗粒硅有望享受市占率提升和市场扩大的双重利好。
而在动力电池方面,湘财证券研报认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高增长,预计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超990万辆,同比增长46%。中国市场销量指引超550万辆,同比增长56%。预期未来三年全球/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也会保持20%以上年均复合增长。动力电池约占纯电动汽车生产总成本的1/3,产品价值高,市场空间大,动力电池需求跟随新能源汽车产销放量同步高速增长。
编辑:王昭丞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