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啸天的艺术传承 天使谭编外

一、“编外”须生——周啸天

马连良先生曾说过:“我演《四进士》不如麒麟童,演《打登州》不如周啸天。”,可见周啸天在马连良心目中地位。

周啸天代表剧目《打登州》,在京剧界堪称一绝,无人能及。

周啸天的艺术传承 天使谭编外(1)

民国时期上海麦家圈交通路好运道书局洗印 周啸天《定军山》剧照

据说当年论“四大须生”时,曾有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周(啸天)之说。后来因种种变故,奚啸伯才代替了周啸天,而成为马、谭、杨、奚。也有人说,周啸天拜了马连良为师,就不能与老师齐头并坐。又因周啸天与奚啸伯是盟兄弟,情同手足,也愿抬爱奚,不与之竞争。

不论排位如何,周啸天在京剧界的贡献和影响是巨大的。

二、艺宗多师,却遗憾未能拜余叔岩为师

周啸天(1913年—1979年),京剧表演艺术家。其父周来明,艺名九岁红,艺名老九岁红,工文武老生,曾为清室内廷供奉。

周啸天9岁拜周春山为师学京戏。后来又师从郭仲麟、张长庚、朱天祥、张春樵等名家,另曾在北京与王少楼、李万春等一起“带艺”进入“斌庆社”学艺。1925年父病故,12岁的周啸天即在母亲赵伯兰的带领下,开始“挑班”演出,时誉“小神童”。同年,余叔岩与王瑶卿在天津“大罗天”演出《打鱼杀家》,少年周啸天同台演出《击鼓骂曹》,深得余、王的青睐。当时余叔岩和周啸天均有结为师生之愿,然周父尸骨未寒,操办拜师的喜庆之事不合时宜,二人师徒之缘失之交臂。

周啸天的艺术传承 天使谭编外(2)

周啸天在16岁时嗓子“倒仓”期间,向吴铁庵先生学习《打登州》、《借东风》、《白莽台》等戏,也得到前“四大须生”之一高庆奎先生的悉心指教。周啸天还曾向张少甫先生学习《三家店打登州》、《战太平》、《四进士》等。从吴铁庵、张少甫二位处所学的这些戏,后来都成为周啸天的拿手好戏,经常上演。

周啸天艺术上宗吴铁庵、张少甫,吸收并变化言(菊朋)的东西,又拜了马连良,身段有马的潇洒,私淑余叔岩,有余派韵味,身上又有谭(鑫培)写意的东西。他把这些好的玩意儿变成他个人的东西,因而他的戏无一不精。

1937年周啸天拜师马连良,大红于上海,南北驰誉,从此跻身全国大牌演员之列。

杨宝森先生病殁后,1957年下半年周啸天应邀加入天津市京剧团,成为继杨宝森先生之后该团的顶梁老生。

三、周啸天艺术特点突出

周啸天很有自己风格的剧目有《打登州》、《杨家将》、《失空斩》、《白蟒台》、《打严嵩》、《十道本》、《四进士》、《铁莲花》、《打渔杀家》、《战太平》、《群英会》、《借东风》、《打棍出箱》、《定军山》等。其中,《打登州》、《定军山》最受欢迎。《定军山》一戏除了谭富英就该属周啸天最好,而周工架更胜一筹。

周啸天的《天雷报》、《打侄上坟》等衰派戏也好,腿上、脚上、甩发,功夫都到家。《打侄上坟》中的‘甩髯口’,《四郎探母》中的‘吊毛’,《打登州》中的‘耍锏’,非常漂亮。

周啸天的艺术传承 天使谭编外(3)

《打登州》王平配像

《秦琼卖马》这出戏,无论是唱念,还是表情、身段,无一不好。另外,他演戏有自己的发挥,凡穿官衣的戏,他走出来的‘台步’有特色。《清官册》里的寇准,《法门寺》里的赵廉,他扮演时走起台步来,帽翅的摇摆、颤动,非常好看,是借鉴了河北梆子、晋剧的技巧和艺术处理。

四、周啸天主要弟子、传人

周啸天正式收的弟子屈指可数,正式拜师的只有4人。

大弟子李春成学有所成,由天津起家后到兰州发展,成为当地剧团主要演员;二弟子宋玉庆,在山东发展,在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中饰演严伟才,并把周啸天许多优美唱腔用于剧中。他是周派传人中的佼佼者;第三个弟子是女性票友金振东,演出《定军山》颇得乃师真传;关门弟子刘昆,天津戏曲学校任教,与师傅的感情最深;苏承龙拜奚啸伯为师,受奚之托由周啸天代课徒。苏承龙与周啸天共处10年,受教获益最深,虽不是入室弟子,但胜似入室弟子。

周先生在天津戏校10年,教授的学生很多,凡是1980年以前在天津戏校学老生的,如杨乃彭及其后的学生都得到过周先生的教益。周先生为京剧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老生优秀人才,是一位贡献卓著的京剧教育家。

周啸天的艺术传承 天使谭编外(4)

五、周啸天究竟可不可以称作周派呢?

对于成宗立派大约要有三个条件:

1、要有自己经过长期舞台实践所磨洗出来的自己的表演风格;

2、要有弟子传人所传唱自己形成的风格;

3、要有自己的代表作。

周啸天的艺术能否称作“周派”,请大家在留言区留言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