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病血常规检查会白细胞增加(血常规之白细胞增多或减少)

门诊病人反复发热,术后病人突然出现高热,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抽个血常规看看,白细胞是不是升高了,如果升高了,就要考虑存在感染,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如果没有升高,先予以物理降温,观察体温是否会下降,然后进一步检查明确发热原因。于是,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白细胞的检查只是为了确定或排除感染。然而,事实上白细胞的作用不止这么简单,它与很多疾病有关。

白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后进入血液和淋巴液循环,也存在于血管和淋巴管外的组织中,其主要作用是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的损伤,是保护人体的健康卫士。其正常参考值:成人(4-10)X10*9,新生儿(15-20)X10*9,6月-2岁(11-12)X10*9。白细胞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一、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是影响白细胞计数的主要因素。生理性增高见于剧烈运动或劳动后,饱餐和淋浴后,高温或严寒均可使其暂时升高。

其增多还见于以下原因:

1.急性感染:主要见于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等。此外,在某些极重度感染时,由于人体体质减弱,白细胞总数反而下降。

白细胞正常

二、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0.5-5%。

增多主要见于:

1.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食物、药物过敏、荨麻疹等。

2.寄生虫感染:血吸虫、蛔虫、钩虫等感染,最高可达白细胞总数90%以上。

3. 皮肤病:如湿疹、银屑病、剥脱性皮炎。

4.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

5.某些恶性肿瘤:如肺癌等。

6.传染性疾病:猩红热。

减少主要见于:

急性传染病,如伤寒、副伤寒初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临床意义较小。

三、嗜碱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0-1%。

增多主要见于:

1.过敏性疾病:过敏性肠炎、药物、食物过敏、红斑及类风湿关节炎等。

2. 血液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3.恶性肿瘤:特别是见于转移性肿瘤。

4.其他:糖尿病、水痘、流感、天花、结核等均可见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其减少无临床意义。

四、淋巴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20-40%。儿童期淋巴细胞较高,刚出生时可达35%,4-6天后达50%,接近于中性粒细胞。之后逐渐下降,4-6岁时,达正常人水平。

其增多见于:

1.感染性疾病:主要见于病毒感染,如麻疹、风疹、水痘、病毒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等。

2.肿瘤性疾病: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

3.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4.移植排斥反应: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其减少主要见于:

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放射线损伤,免疫缺陷性疾病。

五、单核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3-8%。婴幼儿及儿童单核细胞可增多,属病理性增多。

其增多还见于:

1.某些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急性感染的恢复期。

2.血液病:如单核细胞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

其减少无临床意义。

什么病血常规检查会白细胞增加(血常规之白细胞增多或减少)(1)

白细胞升高

白细胞的正常与否在临床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不但可以辅助医生做出正确诊断,还可以指导临床用药。如前所述发热的病人结合白细胞计数升高,要考虑到感染的可能。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如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多考虑细菌感染,而淋巴细胞升高,多考虑病毒感染。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时甲亢的基础治疗,但长期服用会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而当中性粒细胞减少至1.5X10*9时,则需要停药。

有时,白细胞计数的意义要结合具体情况而判断,并没有表面上升高、正常或者减低那么简单。正常机体在受到病原体的感染时,多数情况下白细胞计数是升高的,然而,当机体免疫力极低或感染极重时,白细胞计数不升反而下降。有些患者白细胞计数因为各种原因长期处于减低状态,因为感染白细胞计数升高至正常,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正常。有些患者因为服用某些药物如激素或者患有恶性肿瘤,长期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则不能简单的判断为感染。当然,液体大量丢失或摄入不足,导致血液浓缩,也会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