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持社交活力(如何走出社交孤岛)
2022年9月3日,上海,市民在徐汇区武康路上的咖啡吧外与宠物玩耍。 (视觉中国/图)
人生的道路越走越远,社交关系网却未必越来越宽。社会上遇到的人不算少,但对不少都市里行走的人而言,孤独仍是一种常有的体验。有时候,孤独是通讯录里渐行渐远且久未联络的同学和朋友,有时候,孤独是楼上楼下时常见面却从不交谈的邻居,更有时候,孤独就是“一个人也挺好”的习以为常。当以前的社交关系网越来越小,但新的社交却不曾开启时,面对疫情中突如其来的社交隔离困境,一些人恍然发现自己处在社交的孤岛。
但实际上,身处社会生活中的人们可以有一个更大且更有韧性的社交关系网,把孤岛相连,获得抵抗孤独的力量。最近,一项心理研究发现,更准确地判断自己社交行为的价值,更勇敢地去主动联系,在这个过程中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别低估自己的主动
通过对超过五千人开展系列实验,研究人员发现,当人们主动联系其他人时,会倾向于低估对方对此的欣赏和感激程度,但实际上,对方会比预想的更开心。这一研究2022年7月发表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很多人已经与他们生命中曾遇到的人失去了联系,无论是高中、大学里的朋友,还是一起工作过的同事,这些过去经常见到的人,现在很多已经在外地工作了。我觉得很多人其实想去重新联系一下,但是却比较犹豫。”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匹兹堡大学商学院研究人员刘佩洁(Peggy J. Liu)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我们的最新研究显示,这些人的犹豫可能是不必要的,因为,对方可能比想象的更希望被联系。考虑到很多研究都表明维持与他人的社交联系有益于身心健康,我希望最新研究的结论能够鼓舞更多人去重新联系那些他们已经失去联系的人。”
在最新研究中,通过回忆和现场实验,无论只是简单问候,还是附带小礼物的打招呼,无论关系远近,实验参与者在主动联系朋友时,总是持续性地低估自己社交行为之于对方的意义。进一步研究显示,惊喜的感觉在这个低估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在多项实验中,研究人员证实被联系的人会特别关注惊喜的感受,如果一个场景里,主动联系的社交行为并未令对方惊讶,那么这种低估的效应也就消失了。而且,虽然联系关系或近或远的人都可能出现这种低估效应,但当人们突然去联系那些关系不那么亲近的人时,这种低估的效应会更强。关系更远的人一般被称为弱关系,这意味着双方对打招呼这类社交行为之于对方意义的感知出入更大。
“总体上,人们看起来很担心自己的社交技巧。虽然大家倾向于觉得自己在很多方面比一般人要好,比如,是个更好的司机,是个更好相处的人等等,但是人们通常会觉得自己的社交技能不如其他人。大部分人的脑子里都有一种消极的声音告诉他们:自己不有趣,不好玩,也不被同伴理解和喜欢。”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心理学研究人员吉莉安·桑德斯特伦(Gillian M. Sandstrom)曾专门研究过弱关系,对于人们总是低估自己主动社交的意义,她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类似消极的声音估计也会在我们想联系别人的时候出现,“要是他们不想听到我说话怎么办?要是我们没有共同话题怎么办?……但是,当某人联系我们自己的时候,我们不会想任何这些消极的东西,我们只是很开心有人还想着自己。”
对于这些心理感受,吉莉安·桑德斯特伦其实有切身的体会。童年时的她每每看到父母跟陌生人聊天,心里都默默替他们感到尴尬,觉得对方不会想去聊。但父母依然花很多时间这样做,逛商店于她而言便成为一种煎熬。直到多年以后的一次经历,她开始觉得自己变了。
和陌生人聊天
在多伦多的地铁上,被一个女士拿的杯形蛋糕吸引后,她主动地跟陌生人聊了起来。从蛋糕聊起,最后还意外得知人可以骑在鸵鸟上,她完全被迷住了。和陌生人聊天现在甚至成了她的一项主要的研究主题。
2018年,在一项研究中,她发现陌生人之间聊天存在着一个“喜欢的差距”。在相关实验中,素不相识的实验参与者在图书馆等地开启聊天,随后对双方的调查显示,人们总是倾向于低估聊天对象对他们的喜欢程度,以及对这一聊天和陪伴过程的享受程度。而且这一现象不论聊天时间的长短,一直有存在,甚至在相处数月的同寝室大一新生之间也发现有这样的现象,直到两个人非常了解彼此。这一研究发表在《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
为了弄清楚原因,研究人员还让一些实验参与者回忆、描述了聊天中的关键瞬间,比如,哪三个特别的瞬间让你形成了对对方的印象,以及你觉得哪三个瞬间使对方形成了对你的印象。而分析显示,当人们回忆与陌生人聊天中印象深刻的场面时,相比他们怎么看待对方而言,他们对对方如何看待自己持一种更消极的看法。会更在意自己聊天中犯的错误及有待提升的地方,会对照自己的既往表现在心里给自己提更高要求,会放大自我意识,变得异常敏感,觉得内心的尴尬已经暴露无遗。但实际上,可能只是自己内心戏过多,还把这些想法投射到别人身上,觉得对方也是这么想的。
即便存在这样感觉上的差距,不少研究发现,相比强关系而言,诸如陌生人这样的弱关系虽然看起来联系少、亲密感有限、情感强度也不大,但其实有惊人的力量。“我们的弱关系人际网可以让我们感觉到与社区的联系,研究显示,人类有归属感的需求,而且,如果这样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我们的精神和身体健康都会受到影响。诚然,我们亲近的朋友和家人当然会尽力地满足我们这个需求,但与弱关系的互动其实也能起到帮助。当你搬到一个谁也不认识的新地方时,你要开始在新的学校上学,或新的岗位工作,这时候,不管是不认识任何人还是不被任何人认识,都会让人感到不安。”吉莉安·桑德斯特伦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一个新的环境里去建立强关系是需要时间的,但建立一个弱关系的人际网却相对容易。只要你养成一些习惯,你就会经常看到有一个人在公园里遛狗,有一个人在餐厅给人上菜……跟这类生活中遇到的人发展一段社交关系,就能提供一定的归属感。我们的研究显示,人们希望寻求一定弱关系,并且可能会发现这比他们预计得对心理健康更有价值。”
感谢与赞美
而误判这些社交的价值,一方面可能使人选择避免与陌生人接触,另一方面,即便接触,也可能只获得一些肤浅的交流。正如最新研究所揭示的,因为类似的原因而低估自己主动联系朋友的价值,也可能会使人们不太敢与长期失去联络的朋友再度保持联系。
对于这类现象,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心理学研究人员阿米特·库玛尔(Amit Kumar)认为,总体上可以说是亲社会行为中较普遍存在的。他向南方周末记者分析,对于这类以他人为导向的亲社会行为,本来是可以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和他人的幸福感的,但低估其价值会让人们远离这样的行为。当整个社会都系统性地低估亲社会行为对他人的好处时,可能会导致人们不再那么关心自己和他人的幸福。
作为心理学家,阿米特·库玛尔长期研究幸福。在他看来,不仅跟朋友打招呼的价值被低估了,对别人表达感谢的价值也容易被低估。在一项实验中,他曾引导实验参与者通过写感谢信的方式告诉自己想感谢的人,信中要写明对方究竟是以怎样有意义的方式影响了他们的人生。结果,通过调查他们的内心感受发现,表达感谢的人显著地低估了被感谢者得知真相后的惊讶程度和积极情绪,同时高估了对方的尴尬程度,而这种担心尴尬的想法影响着人们去表达感谢的意愿。
“人们倾向于低估向别人表达感激之情的积极后果,同时高估感激行为的尴尬程度,部分原因在于表达者过于担心他们应该如何去表达自己对另一个人的感激之情。比如,担心自己表达感激时的清晰程度,或者害怕自己的用词做不到恰如其分。”阿米特·库玛尔解释,其实接受感谢的人更关注的是这一行为所传达的温暖,是它的真诚、友善,以及亲社会的意图,“人们看起来不太能充分理解这些以他人为导向的行为,在传递人际温暖时对接受者而言影响有多大。”
类似的现象也出现在赞美别人的时候。长期研究社交心理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研究人员埃里卡·布思比(Erica J. Boothby)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当人们考虑给自己不认识的人以赞美的时候,会非常关注他们自己是否有能力得体地表达赞美。他们会担心其他人怎么看自己,而这些将使他们低估自己的赞美会让对方感觉有多好。认识到我们的称赞会让人们比我们预计的感觉更好是有帮助的,这样当我们有一些好话要说的时候,就不应该退缩。”
这些赞美并不一定是要对方做出丰功伟绩才行,包括赞美别人今天穿的衣服很好看等等,日常生活中其实有不少值得赞美的事物和行为。在埃里卡·布思比看来,包括低估打招呼和赞美的价值在内,人们似乎经常低估自己对他人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无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近是远,这一现象都很有趣。大家都想对别人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但是他们可能不知道自己在多大程度上已经做到了这点。
而现实中,一些人可能因为各种顾虑和担忧,始终守在社交的孤岛,不敢与陌生人对话,更不用说感谢、赞美和深度交流等互动,甚至因为疏于联系,连曾经的好朋友也变成了陌生人。
构建更幸福的社会
虽然从小目睹父亲跟陌生人说话,但作为一个内向的人,吉莉安·桑德斯特伦直到三十多岁才真正开始跟陌生人交流,这个习惯来得并不自然。起初的一些有趣的谈话是意外发生的,比如对方主动找来聊天,或者双方因为某个原因必须得沟通,再之后,她开始有意地找陌生人交流。而在长期研究这个问题后,她发现,其实也可以通过人为干预的方式帮助人们克服恐惧,跟陌生人说话。
而干预的秘诀就在于重复。在最近的一项实验中,参与者以游戏的方式在一周的时间内重复地发现、接近陌生人,并与他们说话。结果一周后对比发现,相比控制组,仅仅通过重复类似社交的方式,人们在与陌生人交流中就变得不再那么悲观地担心自己被拒绝了,对自己的交谈能力也更自信了,相关研究发表在2022年9月的《实验社会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参与这项研究的吉莉安·桑德斯特伦从个人经历出发,就与陌生人说话给出了一些建议,比如可以找一些共同点发表评论,可以是天气,或者现场环境中的一些东西,“有一次,我在公园里正看着一些可爱的小鸭子,我看到有一个人也在看,所以我就通过评论这些鸭子开始跟这个人聊。问问题也是我的一种方式,比如你为什么戴一对飞机形状的耳环?你为什么紧盯着灌木丛?”
而正如最新基于数千人打招呼的研究所发现的,对于那些被打招呼的人,伴随着惊讶的感觉,他们对这种主动联系的欣赏和感激程度可能超乎当事人的想象。这些对预期和信号的把握,可能是理解社交行为的一种密码。西弗吉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曾开展过一项关于如何送礼物的研究,发现虽然基于特定时机来送礼物的行为更普遍,但从接受礼物的人的角度来看,如果礼物不是基于特别的场合而送,无论礼物质量高低,他们的幸福感都会更高。开展这项研究的消费行为研究者朱利安·吉维(Julian Givi)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与问候的作用类似,礼物的作用是去表达关心,相比在特定时间送出的礼物,人们对于非特定时刻送出的礼物的期待要更低。一个很普通的礼物就能产生巨大的快乐,因而,人们应该尝试避开特别的时间来送礼物。”
这些都说明,更准确地理解社会中人们的心理,更好地走出个人社交的孤岛,更重视社交之于彼此的价值,有助于以一种简单的方式构建一个更幸福的社会。当然,惊喜的感觉虽然好,但如果打招呼和交流的动机和结果是惊吓,相关的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这也是最新相关研究的其中一个局限,主要关注善意、关心的问候和交流,包括陌生人的不友好交流和社会文化差异在内,更多社交现象具体存在怎样的规律,仍有待未来的研究去探索,这也凸显出社交行为本身的复杂性。
在持续超过两年的新冠疫情中,社交隔离所造成的新的社会环境和社交困境,使不少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己的社交习惯,一些人在互帮互助中与邻居的关系更好了,一些人出门在外会跟其他人保持足够的距离,也有一些人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的孤独生活。然而,社会的运行离不开人与人之间基于美好理念的和谐共处,特别是庞大的路人关系、网友关系等弱关系人际网,还决定着我们公共生活的质量。陌生人之间一般来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利益冲突,完全有可能在互动中相互传递善意、关心和温暖,帮助对方获得对这个社会的归属感,同时有益于彼此的身心健康,甚至就公共议题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而最新研究告诉我们,不要低估自己通过简单问候和交流所传达的社交善意的力量,对参与构建一个更幸福的社会来说,这可能是第一步。
南方周末记者 王江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