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前三大奇怪故事(敲响清朝亡国丧钟的时间表)
文/吴小龙
人人皆知,1840年的鸦片战争敲开了闭关锁国的清王朝。世界列强入侵,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百年耻辱历史。很多人认为是英国人的大炮,敲响了清朝亡国的丧钟。实际上,早在鸦片战争爆发前的1792年,一次普通的外交活动,推动了大清走向历史尘埃的进程。而敲丧钟之人人,便是自诩古今第一帝王的乾隆皇帝。那么这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何值得后人去了解和思考?今天,我们来说说这段历史书上并未记载的历史。
乾隆五十七年,即1792年的秋天,乾隆皇帝接到了两广总督郭世勋送来的一封紧急奏折。奏折内容是一个叫“英吉利”的国家,想派人前来进贡。奏折后面附上了翻译成中文的“禀文”。当然,禀文早已经被翻译修改成皇帝喜爱的内容。内容主要表达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是英国国王得知错过天朝皇帝八十大寿十分不安,特意派大臣前往天朝朝贡贺寿。第二层意思愿意与天朝永远相好。
乾隆读了这篇禀文,心里非常高兴。心想这个英吉利的国王还是知礼数,于是在大清属国的名单上大笔一挥,添加了一个新的国家。天国的傲慢和无知表现得淋漓尽致。乾隆根本不知道,英国在1756年至1763年,通过七年的英法战争,夺取了加拿大、佛罗里达,以及印度的大部分地区,成为了海上殖民霸主,号称日不落帝国。作为当时世界第一强国,竟然被乾隆误认成前来进贡的藩属国。在当时皇帝、天朝官员以及社会士大夫心中,所谓“天朝上国”之外,皆为蛮夷之国,他们都是来天朝学习的。万国来朝、四夷宾服,历来就是中央之国的重要标志。当乾隆听到这样的消息把英国当成朝贡的藩属国就不稀奇了。于是,乾隆还叫人搬来世界地图,寻找英吉利这个国家。
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此时英国已经和中国做了将近200年的生意。到了乾隆朝,英国更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中国出口到欧洲的商品,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货物都运送到英国。作为千古一帝,乾隆竟然不知道英国的存在。可想而知,中国当时的朝廷有多么的闭塞。闭关锁国到了如此不可救药的地步,挨打是早晚的事。
这里有个问题,英国人通过军事实力早已称霸世界,为何不采取军事手段征服中国呢?其实,英国人决定选择外交方式之前,征服印度的英国将军克莱夫勋爵曾向英国首相老皮特建议攻打中国。老皮特认为中国远比印度要强大,是亚洲第一强国,选择外交手段相互了解再做决定比较保险。毕竟英国劳师远征,不全面了解对手,万一失败了面子上也不好过,战略上也处于不利位置。基于以上的考虑英国人派出了使团一探究竟。
英国人派出使团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贸易顺差。1733年乾隆即位第二年开始,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50年间,英国从中国进口的茶叶增长了三倍,而出口却没有什么变化。英国生产的纺织品、钢铁产品以及其他工业产品根本进不了中国境内。大量的白银从世界各地流向中国,巨大的贸易顺差让英国无法承受。
英国人的商品打不开中国市场,最主要原因不是商品本身的问题,而是清朝贸易体系禁锢所致。这也是为何英国人急于与清朝建立外交关系的主要原因。
在清朝,全国只有广州一个城市可以接待外商。外商只有每年的五月到十月可以停留在广州。其余时间只能去澳门,或者离开中国。离谱的是,外商与中国做生意,只能跟清政府指定的十三家中国商行做买卖。所有的商品均有“十三行”转卖给国内。商品销售彻底被这个半官半商的机构所垄断。更离谱的是,外商只能每个月初八、十八、二十八三天,由清政府组织到指定的地方参观学习一次,其余时间只能老老实实呆在指定区域。清政府禁止外商学习汉语,不允许外商携带家属进入广州,外商只能住在广州城外。种种限制,加之清朝官吏的腐败,外商在中国的环境可想而知。武侠电影黄飞鸿系列有位杜撰的人物叫十三姨,这个名字便挺有深意。
这次英国外交使团的目的就是请求清政府改革外贸体制,劝说开放更多港口,给英国一个小岛长期居住。为此,英国人特意给乾隆精心准备了礼物。
我们来看看英国人的礼单。第一件:天体运行仪。这个仪器代表了当时欧洲天文学和机械制造最高水平。第二件:赫斯色尔望远镜。这部望远镜发现了天王星而引起轰动。第三件:君主号战舰模型。装备110门最大口径火炮,代表了世界最先进的战舰水平。除了以上三种之外,英国人还装备了榴弹炮、迫击炮、卡宾枪、步枪和手枪。英国人有充分理由相信自己的礼单一定让乾隆大开眼界让其认识到英国的强大。
但事实上后来发生的事情,让英国人目瞪口呆,瞠目结舌。因为文化认知和观念存在巨大差距,英国人拒绝依照清政府规定的三叩九拜外交礼仪。乾隆认为他们是来朝进贡称臣,怎么可以是平等关系呢?英国人则认为自己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殖民地遍布全球,怎么可能向天朝称臣呢!英国期盼与天朝建立平等外交的要求让乾隆皇帝勃然大怒,差点让外交行动夭折。
后来,和珅来个折中,让英国人混在其他外国使团中单膝行礼。乾隆出于面子问题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是各自保留了自己的颜面。
至于那些礼物,因为这次礼仪的原因,乾隆根本没有让英国人来介绍。他认为,这些贡品并无什么独特之处。至于枪械,忌讳生日舞弄刀枪,根本就没有表演。那些迫击炮和榴弹炮由中方人员操作,因炮弹口径不同,效果不佳,被乾隆皇帝嗤之以鼻。至于那些代表欧洲先进水平的天体运行仪、望远镜和战舰模型,乾隆既看不懂,也不感兴趣。英国人这份礼单根本没有引起乾隆的兴趣。这些礼物被堆积在颐和园的仓库,直到1860年火烧圆明园的时候,英国人再次发现。
在英国外交使团离开中国之后,乾隆发布了更严苛的外贸政策。英国人所有预想落空,中国也失去了第一次搭上工业革命末班车的机会。
不过,英国还是有收获的,通过此次外交行动,全面了解中国的国情。对中国军事、社会、科技、人文做了全方位地了解和分析,并得出结论,大清落后英国至少一个世纪。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那位说服英国对华开战的小议员就是当年随使团访问清朝并受到了乾隆皇帝亲自接见的12岁能说中文的孩子---小斯当东。小斯当东说他了解中国人和中国社会,不通过战争无法和清政府达成平等关系,只有枪炮才能让中国人屈服。这样,议会以绝对性的优势同意对华开战。
回到英国之后,使团团长马嘎尔尼那句“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迅速传遍世界。《马可波罗游记》天朝富饶之地变成了列强眼中一块可以随时食用的肥肉。
在使团访问第二年,英国人向中国贩卖鸦片。鸦片一点一点掏空了清政府的国库,摧毁了社会最基本的秩序,毒害了大批中国人。后来爆发了鸦片战争,英国人在中国海岸线上架起了大炮,一百年耻辱史拉开血腥的帷幕。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第二年由清政府主动发起的《虎门条约》更是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我们从《南京条约》的内容发现,乾隆五十八跪着乞求没有得到的东西,在道光二十年通过战争一条不少地得到。此时的清朝与世界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此时的中国,无论从政治制度、军事实力、治国理念、文化习俗,早已进入被淘汰的行列。清朝灭亡的定数早已经确定,时间的早晚,只不过是一种苟延残喘的挣扎罢了。乾隆错过这次与世界接轨的机会,并非仅仅是他个人的决定,而是一个时代的选择。当我们无知地面对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便残酷地面对我们。
229年之后,如果乾隆能够看到当今百年中国的苦难历程,是否会改变当时的决定?而今面对千年难遇的大机遇、大挑战,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个世界?
大浪淘沙,岁月如歌,我们回眸历史,只是为了记住我们曾经走过的脚印,反思我们的过去,审视我们的未来。站在当今世界的浪潮之巅,中国不会再重蹈旧辙,我们将铭记历史,牢记苦难,为创造中华文明新的辉煌而殚精竭虑,勇往直前。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封闭是没有出路的,唯有改革开放,勇敢迎接挑战、与时俱进,用科学、理性的理念去拥抱这个世界,才是我们当代应该坚持并实践的方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