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常见的人工栽培方式(食叶枸杞高效栽培技术)

枸杞叶富含多种蛋白质、维生素、胡萝卜素、纤维素等营养物质,以及多种氨基酸和钙、磷、锌、铁、硒等微量元素,还含有甜菜碱、芦丁、多酚、黄酮类和枸杞多糖等药理活性成分。故经常食用枸杞菜可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身体健康,是理想的药食同源类保健特菜。

1 特征特性

食叶枸杞,株高0.6~1.2 m,为茄科枸杞属多年生分枝灌木。茎为青绿色,无刺或有少许小软刺。叶互生或2~3片簇生,绿色长椭圆形或宽大卵形,质地柔软。花冠淡紫色,长9~12 mm,漏斗状。花萼钟状,长3~4 mm,3裂或4~5齿裂。浆果红色,卵状或长椭圆状,种子细小扁肾脏形,黄色,千粒重1.2 g。

枸杞常见的人工栽培方式(食叶枸杞高效栽培技术)(1)

食叶枸杞环境适应性很强,我国南北方均可栽培。当春季气温在6℃以上时,种子即可萌发,春芽开始萌动,幼苗可抵抗-3℃低温。在华北地区,夏季30℃以上仍能生长,冬季气温降至-25℃时也不会发生冻害,翌春仍能发芽生长。它喜光耐阴、耐寒耐暑、耐旱忌涝、耐盐碱,对土壤的适应性强。

2 品种选择

菜用枸杞品质要求生长势旺、芽的持嫩性好、抗性强、产量高。北方地区栽培品种分为大叶和细叶2种,其中大叶品种较受群众喜爱,其叶大而绿,呈卵状,叶长约8 cm,宽约5 cm,无刺,味较淡。

枸杞常见的人工栽培方式(食叶枸杞高效栽培技术)(2)

3 栽植技术

3.1 育苗

3.1.1 种子繁殖。华北地区夏季可适当留种停止采叶,菜用枸杞则会开花结果。果实秋季收获后阴干,存放于干燥冷凉的室内,次年3月下旬用水把干果泡软后,洗出种子,晾干待用。播种前用40℃温水浸种1昼夜,出苗快而整齐。播种时亩用种200~300 g,开浅沟条播,沟深0.8~1.2 cm,沟宽1 cm左右,沟距35 cm,种子掺10倍细沙混匀,撒入沟内,覆土0.5~0.8 cm,轻踏后浇水。苗床上支拱条覆盖塑料膜,保温保湿,7~10 d后可出苗。苗齐后撤去塑料薄膜,适当间苗,并根据苗情追施薄肥,30 d后可定植。

枸杞常见的人工栽培方式(食叶枸杞高效栽培技术)(3)

3.1.2 枝条繁殖。选用上年的硬枝或当年的新生嫩枝条,以硬枝的效果比较好。春、夏、秋3季均可繁殖。插条长约10 cm,上端平截,基部剪成斜面马蹄状,斜插入土,总长的2/3插埋入土,地面上留1~2个芽。苗床育苗或穴盘育苗。插后要保持土壤适当的湿度,春季扦插后,用塑料薄膜覆盖约2周时间,待生根发芽后,撤去覆盖物。发新梢后,选留3~5条,多余的摘去。扦插20~25 d后即可定植。

3.1.3 蘖根繁殖。华北地区可在3月中旬将老植株根部萌发的幼苗连根挖出,育苗或直接定植均可。

3.2 整地。食叶枸杞适于各种土壤种植,但在肥沃的砂壤土或石灰质土壤中生长最好。其根系多集中在地面下20~40 cm土层内,要中耕施基肥,亩施有机肥或沼渣3 000~3 500 kg、复合肥50~60 kg,混匀耙平,做成宽1.4~1.6 m的平畦。

枸杞常见的人工栽培方式(食叶枸杞高效栽培技术)(4)

3.3 定植。华北露地多年栽培,一般2~3月份在温室中育苗,4月上旬定植。也可于4月中旬直接在大田扦插,5~6月初即可采收。定植行距50 cm,株距30~40 cm。大棚温室栽培,需做成南北向的平畦,畦面宽约1.5 m,开沟后定植,定植行距20~25 cm,株距15~20 cm,栽后浇透水。一般8月育苗,9月定植,正好赶在冬季采收。

4 栽后管理

4.1 肥水管理。定植后应结合天气情况,5~7 d浇1次。在萌发新梢时喷施0.2%尿素加0.3%磷酸二氢钾,每15 d喷1次。盛收期可追施液肥或沼肥。

枸杞常见的人工栽培方式(食叶枸杞高效栽培技术)(5)

4.2 越夏管理。当日均气温在10℃~25℃时生长很快;当日均温度超过26℃时,生长状况不良。在夏季搭建遮阳棚,以避免高温危害。遮阳棚可用简易竹木支架,棚顶高度以不影响正常采收为宜,一般1.4~1.6 m,上覆透光率30%~40%的遮阳网。经本地区试验,在透光率30% ~40%时,食叶枸杞能正常迅速生长,约20 d即可采收1次;在透光率小于25%时,新生枝条细弱,茎蔓弯曲,产品品质差,产量低;透光率在45%以上时,食叶枸杞虽然可以生长,但生长速度缓慢,且叶片老化,易脱落。天旱时勤浇水,见干见湿,连雨天要注意排水防涝。

4.3 越冬管理。露天栽培的食叶枸杞在土壤上冻前可浇1次防冻水越冬,同时在根基处培施腐熟的畜粪干肥或沼渣,以提高地温。石家庄地区食叶枸杞的地上部木质化枝条冬季可以不修剪,能够安全越冬,不会被冻伤,翌年开春可获得较高的前期产量。不能安全越冬的寒冷地区,需要剪除大部分枝条,将剩余枝条埋土越冬。

枸杞常见的人工栽培方式(食叶枸杞高效栽培技术)(6)

4.4 清除杂草。在夏季,食叶枸杞田中容易生出杂草,不仅与作物竞争养分和生长环境,还是多种病虫害的传染源,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应注意不要用化学灭草剂除草,建议人工除草。

4.5 病虫害防治。主要虫害有蚜虫、瘿螨、负泥虫,为害初期及时喷药防治,注意推广使用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5 000倍液、50%灭蚜净3 000倍液、10%吡虫啉1 500倍液等防治。主要病害有白粉病、灰斑病,可用12%绿乳铜6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倍液喷雾。每隔8~10 d喷1次,连续喷2~3次。采收期禁止用药。

枸杞常见的人工栽培方式(食叶枸杞高效栽培技术)(7)

5 采收

种繁苗从定植到采收需60~70 d,枝繁苗和根繁苗发芽后25~30 d即可采收。露地栽培当年采收期为5~11月;温室大棚采收期为11月~翌年5月。一般在植株高30~40 cm时,用手掐收或用刀割收,长度8~12 cm,扎成小把上市。采收时结合割长留短和疏除密集枝、徒长枝的原则,根据市场需要,露地栽培枸杞菜在次年春季株高约20 cm时,即可采收部分嫩梢尖上市。

枸杞常见的人工栽培方式(食叶枸杞高效栽培技术)(8)

华北地区一次种植多年采收,每隔10 d左右采收1次,从春季收获至秋季,亩产量2 000~3 000 kg。每次采收后追肥浇水,以促进下一茬嫩芽梢生长。对于1年以上的植株,应在每年冬季培土后,剪除多余密集的枝条,保留4~5个强壮侧枝,为第2年的高产稳产打下基础。夏季留种不再采叶的植株,会开花结实,秋末可收获成熟的果实和种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