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摩托车该走的路(即便在摩托圈里)

这才是摩托车该走的路(即便在摩托圈里)(1)

1978年,本田搞出个六缸“神物”——CBX1000令世界哗然,有人赞叹有人喜欢,可也有人撇撇嘴撂下一句“也没啥嘛,不就是缸多了点嘛……”就走了,川崎(Kawasaki)就属于后者。

这才是摩托车该走的路(即便在摩托圈里)(2)

为啥这么说?

人家有资本嘛!!

一来这川崎貌似从来都没服过本田,一直有“将其斩于马下而后快”的想法;二来人家做出来的“玩意儿”也确实不含糊,与本田明里暗里的较量中似乎也从未落于下风。

这才是摩托车该走的路(即便在摩托圈里)(3)

好吧~~~

一桩桩一件件的事实在那儿摆着呢,不妨一起来看看~~~

1968年,本田在东京车展上首次发布了四缸车CB 750,此举令川崎的设计师大吃一惊,因为他们那时候也在研究自己的750cc直列四缸车——顶置凸轮轴(OHC)、67匹马力、最高时速200公里/小时、四出四排气、前盘式制动器……这些设计和CB 750几乎完全一样!

这才是摩托车该走的路(即便在摩托圈里)(4)

CB 750的出现彻底打乱了川崎的步骤,于是他们放弃了750cc的构想,转而研发更大排量的发动机。1971年,903cc的发动机在美国研发成功,并于1972年完成了9600公里的公路测试以及赛车场的赛道测试,当时该车被命名为Z 900。

这才是摩托车该走的路(即便在摩托圈里)(5)

这才是摩托车该走的路(即便在摩托圈里)(6)

1972年,川崎将这台Z 900带到了德国科隆车展正式发布,并重新命名为Z1!

Z1的表现可谓惊人,就连本田都承认它是“功能最强大、速度最快、技术最好、细节最精致、设计最令人兴奋的摩托车”。也可以说Z1改变了川崎和本田各自的时代,开辟了通往未来的道路。

这才是摩托车该走的路(即便在摩托圈里)(7)

这才是摩托车该走的路(即便在摩托圈里)(8)

这一把PK,虽然本田占了先机,但川崎胜在后来居上。本田对这把小败也是不服的呀,毕竟好歹也是老大总不能就轻易就把这头把交椅给让出去啊,所以1978年就用CBX 1000宣示了自己的地位。

这才是摩托车该走的路(即便在摩托圈里)(9)

这才是摩托车该走的路(即便在摩托圈里)(10)

说实话,川崎这时候觉着有点闹心了,怎么总是比人家晚一步呢?

实际上,川崎在1977年就将Z1的903cc扩大到了1015cc,马力提高到85匹(8000转/分钟),扭矩从73牛米(7500转/分钟)增加到6500转/分钟时的81牛米,相应的车型就命名为Z 1000(美国为KZ 1000)了。

这才是摩托车该走的路(即便在摩托圈里)(11)

这才是摩托车该走的路(即便在摩托圈里)(12)

这才是摩托车该走的路(即便在摩托圈里)(13)

这才是摩托车该走的路(即便在摩托圈里)(14)

但那个时候正值全球的摩托车市场大热,欧日美各个厂家都在推出自己的新车型,而Z 1000在这其中就属于“撒到人(车)堆里就找不着”的那种,所以川崎必须要整一款新车才能脱颖而出!

这才是摩托车该走的路(即便在摩托圈里)(15)

1979年,全新的KZ1000 MKII 问世了!

这才是摩托车该走的路(即便在摩托圈里)(16)

和Z 1000相比完全不一样了吧?

虽然仍然采用的是直列四缸四冲程1015cc的发动机,但动力已经是今非昔比——8000转/分钟输出94匹马力,在7000转/分钟拥有86牛米的扭矩,最高速度可达208公里/小时(130英里/小时),完成1/4英里(约400米)只需要12.1秒!

这才是摩托车该走的路(即便在摩托圈里)(17)

四根排气管在车身底部汇合后一左一右分布在两侧,看上去毫不张扬,但如果一旦点燃发动机所爆发出来的咆哮声是无法掩盖的,川崎的设计师是这样说的:“与安静的本田不同,我们这个宝宝不太容易安抚,不过它最多也就180分贝而已啦!”。

这才是摩托车该走的路(即便在摩托圈里)(18)

这才是摩托车该走的路(即便在摩托圈里)(19)

这才是摩托车该走的路(即便在摩托圈里)(20)

KZ1000 MKII的前叉采用液压伸缩式的,后轮是阻尼式双弹簧减震器,无论是普通道路还是赛道都可以应对自如,并且轴距缩短到了1485毫米,这样的转弯操控性能会更好。

这才是摩托车该走的路(即便在摩托圈里)(21)

这才是摩托车该走的路(即便在摩托圈里)(22)

这才是摩托车该走的路(即便在摩托圈里)(23)

前轮是两个240毫米单活塞卡钳刹车盘,后轮是一个250毫米双活塞卡钳刹车盘,这样的配置才是安全的基本保障。

这才是摩托车该走的路(即便在摩托圈里)(24)

这才是摩托车该走的路(即便在摩托圈里)(25)

搜索微信公众号 “MO范儿” 你能发现更多漂亮的车模~~

这才是摩托车该走的路(即便在摩托圈里)(26)

说了这么多,千万别以为KZ1000 MKII主要是靠性能活着,才不是!人家是凭颜值吃饭的!

这才是摩托车该走的路(即便在摩托圈里)(27)

和Z 1000“圆滑”的造型截然不同,KZ1000 MKII完全是棱角分明的!

线条硬朗的油箱、三角形的侧护板、方形的车尾翼……甚至连尾灯都是方的!再加上哑光黑色的发动机,这些都让KZ1000 MKII具有了独特的“硬汉”气质和极高的可辨识度。

这才是摩托车该走的路(即便在摩托圈里)(28)

这才是摩托车该走的路(即便在摩托圈里)(29)

这才是摩托车该走的路(即便在摩托圈里)(30)

这才是摩托车该走的路(即便在摩托圈里)(31)

这才是摩托车该走的路(即便在摩托圈里)(32)

这才是摩托车该走的路(即便在摩托圈里)(33)

这才是摩托车该走的路(即便在摩托圈里)(34)

这才是摩托车该走的路(即便在摩托圈里)(35)

这才是摩托车该走的路(即便在摩托圈里)(36)

性能好颜值又高,这样的车谁又能拒绝呢?!

这不,也正因为这样的“硬汉”风格造型就吸引了模型厂家专门为它出品了1:12的合金模型,刚才您看到的就是了,哈哈。

这才是摩托车该走的路(即便在摩托圈里)(37)

搜索微信公众号 “MO范儿” 你能发现更多漂亮的车模~~

这才是摩托车该走的路(即便在摩托圈里)(38)

说到这款模型我要特别提一下,今天的它可不再是德国迷你切(Minichamps)的了,它是由日本的模型品牌“Wits”出品的,看上去也挺精细的对不对?

这才是摩托车该走的路(即便在摩托圈里)(39)

这才是摩托车该走的路(即便在摩托圈里)(40)

“Wits”这个牌子的摩托车模型基本是以本田、铃木、川崎等日本品牌为主,模型的合金量较少所以份量较轻,如果您对模型手感份量的要求比较高的话这个牌子可能不是最佳选择。

这才是摩托车该走的路(即便在摩托圈里)(41)

这才是摩托车该走的路(即便在摩托圈里)(42)

这才是摩托车该走的路(即便在摩托圈里)(43)

另外这个牌子的做工车款之间差异较大,有的制作很精细,但有的就差强人意了。

不过没关系,有我在前面给您趟道儿呢,您踏踏实实的~~~

这才是摩托车该走的路(即便在摩托圈里)(44)


这才是摩托车该走的路(即便在摩托圈里)(4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