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与母亲之间有什么联系(荷叶母亲聚焦细节处)
毫不避讳地说,我很不喜欢教《荷叶·母亲》这篇课文。
虽然我也知道,冰心老奶奶“爱的哲学”治愈了无数人,她老人家对“母爱”“童真”“大自然”的歌颂,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生活最美的样子,更是唤醒了我们对“爱”和“美”的期待与追寻。
但是,我就是不喜欢这篇课文。
首先,对七年级的学生而言,虽然文本浅显易懂,他们很容易就能读明白,但是诸如“人生的风雨”这样的大主题,他们根本没办法理解。
其次,就文本本身而言,散文诗兼具散文和诗两种文学体裁的共性,本课又是一篇自读课文,可讲的内容很多,却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
第三,从文学的角度看,冰心为了让“荷叶护红莲”与“母亲爱我”能够对应重合起来,至少做了四重铺垫,这样密集的铺垫,反倒破坏了诗歌本身的美感。
为此,我曾经读过无数的名家案例,尤其是是余映潮老师的“课文重组训练”,更是带给了我眼前一亮的感觉。
可是,当我把这些名家案例用到自己班上时,才发现根本行不通。一则是本身学养不足,根本hold不住,二则是脱离了学情基础的教学,只可能事倍功半。
(图转网,如侵删)
在文章里反复行走之后,我忽然发现,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一直以来,我都被教材给困住了,反倒忽略了文本里那些特别感人的细节。
诗歌开篇,作者说“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
一直以来,我都忽略了这句话,只觉得这是作者在交代背景,可是联系上下文来看,简单的“八年”二字,就有着无尽的深意。
八年时间,虽然不算太长,但是足够我们忘记很多事情了。
可是就算时隔八年,作者依旧记得所有的一切,无论早起的“浓阴的天”,还是那“小小的莲蓬”和“淡黄色的花须”;无论“覆盖在红莲上的荷叶”还是“流转无力的水珠”,对作者来说,都像是刚刚发生在昨天一样清晰可见。
林林总总加在一起,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件事留给她的印象太深了,这篇文字也在她的脑海里也肯定酝酿了无数次,终于等到某天,她再也压制不住这种强烈的感情,就写下了这首散文诗。
这样一来,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什么会使用那么密集的铺垫了,因为对她而言,相比诗歌的美,她最看重的是自己的情感能不能得到抒发。
所以,相比内容,形式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图转网,如侵删)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初读的时候,我觉得没什么,但是当我读了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之后,我的观点却变了。
《一棵小桃树》的结尾,贾平凹先生这样写道——“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的是灼灼的吗?香香的吗?”
因为牵挂太深,才会念念不忘。
看着眼前的桃花,不由得想起你明天的样子,这是贾平凹的念念不忘。
那么冰心呢,也许半夜“听见繁杂的雨声”时,她就已经开始担心园里的荷花了,毕竟“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在作者心里,荷花就是自己的象征。
“早起是浓阴的天”,预示着即将来临的雨,可是面对自然的力量,“我”改变不了,也就只能继续“烦闷”着了。
看着眼前“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的场景,想象着前一天夜里荷花的遭遇,内心的烦闷自然也就更甚了。
因为天空毫无遮蔽,所以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因为这时候的作者,已经把自己代入到了荷花身上。
(图转网,如侵删)
就在心情不佳的时候,救命的稻草出现了——“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
再读到这一句,忽然就感动了。
女儿心情不好,母亲刚好就出现了,如果说是巧合,这也太巧合了一些。
这世上所有的巧合,实际上都是蓄谋已久。
这样的巧合,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母亲一直在关注着女儿,发现女儿情绪不对劲,她马上就把女儿叫了过去。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每次女儿心情不好的时候,都是母亲在安慰她,所以只要坐到母亲身边,“我不宁的心绪就散尽了!”
所以,再看到外面的景象,一切早已是另外的样子了——
“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所看到的客观景物,很多时候都是我们主观情绪的外化,因为在母亲那里找到了安全感,所以看到的一切,都充满了安全感。
于是,就有了点题的那一句感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图转网,如侵删)
忽然有了一种奇怪的想法——
一直以来,我们都有一种惯性思维,认为但凡与写景有关的文字,都是看到某种景色,从而触发了某种情感。
可是,我们却忘了,人的心情不同的时候,看到的景物也是不同的:同样是下雨,心情好的时候觉得是天降甘霖,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觉得是老天在哭泣。
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内心烦闷,冰心看到了一片雨打残荷的景象;因为在母亲那里找到了安全感,才会看到荷叶呵护荷花的一幕。
这样的说法,虽然有唯心主义的嫌疑,但也不失为一种解读思路。
很多时候,当我们聚焦文本细节的时候,我们就会看到另外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也更能贴近作者的心跳。
就像《荷叶·母亲》,当我把目光聚焦到那些不起眼的细节,就能感受到女儿那颗百转千回的感恩心。
(图转网,如侵删)
(原创不易,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