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真的算一个全球性大国吗(俄罗斯凭什么发展成全球第一大国)
众所周知,俄罗斯是当今全球第一领土大国,其陆地面积现高达1700万平方公里,是排名第二的加拿大的近两倍之多。
而这令人瞠目的1700万平方公里,还是缩水后的结果。在沙俄晚期和苏联极盛期,俄罗斯的国土面积最高时曾突破2200万平方公里,其规模之大,在人类正式进入星际时代前,估计也少有可比肩者。
俄罗斯之所以能有如此广阔的领土,与其近代对北亚、中亚的积极开拓密不可分。正是近代几百年中对亚洲的大力蚕食,这才让俄罗斯从蜗居东欧平原的一个边缘小邦,一跃成为雄踞亚欧大陆中央的一流世界级大国。
只不过,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有一个现象十分奇怪;虽然这一时期,欧洲但凡有点实力的国家,莫不大举对外扩张,但在这股瓜分世界的浪潮中,大家的扩张方式是不一样的。主要的欧洲国家,无论是早期的西班牙,葡萄牙,还是后来居上的英法,乃至作为新贵的德国,他们的扩张方式,大多以殖民为主。虽然这些国家也掠取了众多领土,但在统治上,一般的欧洲列强,不约而同的采取了宗主国——殖民地的间接管理方式,对其所得土地,大多只作为海外领地,保留相当自主权,并未纳入直辖。
只有俄罗斯是个例外。俄罗斯的领土扩张,是赤裸裸的鲸吞,直接并入俄罗斯版图。
为什么俄罗斯会在欧洲列强中别具一格?在云石君看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最直接的原因,是地缘关系的紧密。大航海时代来临后,欧洲列强纷纷在全世界范围内大举扩张。而在扩张方向上,无论是早期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还是后来的英法,其目光都集中在欧洲以外的新大陆和亚非等地。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国家大多位于西欧,直面大西洋,航海技术和海上控制力相对较强,在征服海洋的能力具备后,可以以海为路,较便捷的控制世界;另一方面,新大陆和亚非地域辽阔,可开发价值较高,从中博取的收益更大。
而俄罗斯则不同,俄罗斯由于所处的东欧板块开发较晚,且气候苦寒,其实力本就不足以与西欧列强媲美,再加上东欧板块离大西洋较远,其所用以通向大西洋的两大战略通道——波罗的海、黑海——地中海,又因地形限制,咽喉要津被欧洲其他强国掌控,所以其无法与西欧海洋强国正面竞争,所以只能选择相对贫瘠的北亚作为自己的主要扩张方向。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俄罗斯获得了直接拓土开疆的良机。虽然北亚的地缘潜力,明显与新大陆、亚非不能相比,但由于俄罗斯的东欧本部与北亚、中亚直接山水相连,所以随着俄罗斯势力的进入和不断延伸,北亚和中亚便自然而然的与东欧形成了一个稳固而紧密的地缘整体。
而这一点,西方列强就不行了。固然,西方列强的海外领地,其可开发价值远在北亚和中亚之上,但是海洋的存在,阻断了其与欧洲列强本部的关系。虽然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征服海洋的能力越来越强,但再强的能力,也不可能完全弭平海洋的天然地缘阻断属性。地缘上的天然疏离,削弱了列强本部对海外领地的控制,使它很难将二者融为一体,只能采用殖民这种羁縻式方法加以控制。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仅仅是地缘上的自然拓展延伸,还不足以成就今日之俄罗斯。关于这一点,最好的例子就是中国。中国早在秦汉时便已基本成型。但在之后的几千年里,中原王朝哪怕是极盛的大一统时期,能够真正直辖统治的(即设流官管理),也不过就是东亚大陆中东部而已,而稍偏离一点的,像云贵、广西以及四川等地,就只能采取羁縻手段,间接控制。而再偏远一些,什么西域、关外、大漠、青藏等地,尽管他们与中国本部同样是属于东亚大陆这个地缘整体,但对这些偏远之地,中原王朝经常连羁縻都做不到,更别说吞并了。
北亚之于东欧的偏远闭塞,并不逊于东亚大陆边缘板块之于中原,为什么当年中国不能直接吞并,而俄罗斯却可以呢?
这还得感谢工业文明的东风。俄罗斯的崛起扩张,正好与人类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折同步。依仗工业的加持,俄罗斯不仅获得了对游牧武装的压倒性军事优势,而且工业条件下,人类交通运输能力也大幅加强,这使得俄罗斯能够把自己的地缘影响力有效的投射到北亚和中亚。反观农耕时期的中原王朝,虽然在文明质量上远高于同时期的边缘地区,但农耕的天然局限,决定了其不仅不能在军事上压倒游牧武装,而且在地缘影响力的投射上,对地理距离和崇山险阻的突破能力也有限,所以只能对边缘地区望之兴叹。只有当工业文明到来,中国才终于冲破这种结界,基本实现对边缘板块的有效吸纳。
而除了工业的加持,北亚的贫瘠本身,也有助于俄罗斯对其之占领吞并。一般来说,在拓土开疆的目标上,大家都天然的会倾向于选择那些可开发价值高的地区——毕竟这种地方才有可能创造更多的收益,给自己带来很高的回报。
但问题是,可开发价值高的地区,其本身的板块地缘实力自然也相当强大。纵然入侵者可以凭借一时之优势占得便宜,但随着这些板块开发程度提高,板块地缘实力逐渐释放,那么建立在其基础上的本土地缘势力,自然不愿意自己头上再多一个远在万里之外的主子,不愿自己的利益被无端盘剥——这样一来,他们必然会生出反抗之心。而其自身实力的逐渐壮大,以及与本部(宗主)的遥远地缘距离,又决定了,本部未必能奈何得了这些地头蛇,最后的结果,就是本部被迫放弃对海外领地的统治。
关于这一点,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美国。美国本为英国殖民地。但北美新大陆的地缘潜力,明显在大不列颠本部之上。以前没开发时,英国倒还压制得住;但随着开发程度提高,北美新大陆的实力不断增强,逐渐有能力抗拒英国统治,最后终于通过一场独立战争,从英国手中脱离而去。
而北亚不同。北亚,尤其是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与东欧本部的关系也十分疏离。但北亚实在太过贫瘠,这种贫瘠,导致了两个结果——第一,北亚根本无法形成足以自成一体的地缘势力,第二,离开了其他强势板块的支持,北亚连人类基本正常生活都难以供应。这种情况下,北亚不仅没有自我摆脱俄罗斯东欧本部的能力,连摆脱它的欲望都受到限制。
而且北亚、中亚的周边地缘政治环境,也给俄罗斯吞并他们提供了支持。俄罗斯在亚洲大举扩张期间,有资格对它构成阻碍的对手主要有两个——西亚的土耳其,和东亚的中国。如果这两个地缘大国当时足够强势,那俄罗斯不仅扩张成果会大打折扣,而且就是抢到的领土,也可能出于博弈需要和战略缓冲的考虑,不便直接吞并,而采取羁縻方法间接控制——或者干脆让它独立。
可问题是,近代的中国和奥斯曼土耳其,虽然地缘实力足够强大,但当时都深陷农耕泥沼不能自拔,被西方并列为亚洲两大病夫,别说阻截俄罗斯了,连自家领土都被俄罗斯吞并了一大块,所以并不足以让俄罗斯感受到外来威胁,进而能够专心的对亚洲扩张成果消化吸收。
而到20世纪,奥斯曼土耳其甚至彻底崩盘,从曾经的一流地缘大国,沦落为蜗居巴尔干一隅和小亚细亚半岛的二流国家。至于中国,虽然在20世纪末重新开始崛起,但此时的俄罗斯已经成长为世界级大国,综合实力并不弱于中国。生米已煮成熟饭,再加上国际形势决定了,中俄需要紧密合作,故而中国也只有咬咬牙认了。
工业文明的加持,北亚地缘潜力的匮乏,以及周边其他强势地缘势力的没落,使俄罗斯对亚洲领土的扩张和消化,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最后一个促使俄罗斯直接吞并的原因,则在于其开发亚洲领土的方式。俄罗斯的亚洲领土要么干旱(中亚),要么酷寒(北亚),都不适合常规性的大规模工农业开战,对这种地方的开发,主要以资源开采为主。
这和西方对殖民地的开发是不一样的。西方对殖民地的开发,虽然也有单纯的资源掠夺,但同时也种植业发展和常规工业建设——而这种开发是需要全民大规模普遍参与的。尤其是全球化时代来临后,西方普遍将初级工业转移至亚非拉,进而将他们纳入了自己主导的经济循环。在这个体系中,西方虽然居于高端,但亚非拉地区的稳定,也对这种经济模式的维持起到了支撑作用。
而且,这种全球化产业链条的分布,也多少会给亚非拉当地给当地带来一定的繁荣和增长。所以这些地区也成为西方产品的消费市场,供西方二次受益。
这种情况下,西方各国有必要给予当地人更多的自主权力,以确保这种双向经济模式的稳定,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反之,如果压迫太多,一旦引发反抗和动乱,这种基于共赢模式的双向循环经济体就会受到破坏。
但中亚、北亚不同。俄罗斯的亚洲领土缺乏常规工农业开发条件,无法打造可以自成一体的经济产业集群,俄罗斯也不需要来自北亚的大范围工农业开发支持,只要掌控住关键的矿产资源,然后再沿西伯利亚铁路,打造出几个据点式的工业中心,便足以把握北亚的经济命脉。这种情况下,由于北亚没有自成一体的经济基础,也不存在大规模的本土市场,俄罗斯也没必要打造什么共赢模式,也没必要考虑什么当地市场二度开发(当地连人都没几个,更遑论市场),所以也没动力出于繁荣当地经济,或者维稳考虑,给予他们过度的自主权。
地缘关系的紧密,工业文明的东风,北亚的天然附庸属性,以及开发模式的不同,这种种因素汇聚在一起,决定了俄罗斯有欲望,也有能力将这广袤领土直接收入囊中。
不过,要揽瓷器活,也得有金刚钻。相较于庞大的亚洲领土,俄罗斯东欧本部体量并不算太大,而且位于国土最西端,地缘结构上存在一定缺陷。这种情况下,俄罗斯要维系庞大的国土,除了本部的强劲硬实力外,也需要在政治体制上做一些设计,以适应自己的特殊国情。
那么,俄罗斯采用了何种政治体制,这种体制有何利弊?关注云石,云石君下一节继续为您解读。
注:本文为云石地缘政治系列第113章。喜欢地缘政治与国际关系的朋友,欢迎订阅yunshi911(长按可复制),收看全部地缘政治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