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老人的骗局揭秘(江苏苏州骗子屡出新招)

近年来,针对老年群体的诈骗犯罪层出不穷,不法分子“屡出新招”,老年朋友多次踏入不法分子精心设置的诈骗“陷阱”。公安部部署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整治养老诈骗违法犯罪,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在加大对养老诈骗打击力度的同时,也请广大老年朋友和家人们提高警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远离养老诈骗违法犯罪,防止利益受损。5月16日,姑苏公安分局民警以电话连线方式,通过苏州新闻广播《政风行风热线》栏目,与广大听众介绍了近期接报的涉及老年人的诈骗案例,并发布警方提醒。

如今有不少老人独居家中,缺少子女陪伴孤单寂寞,加上本身对于防骗反诈的防范意识就比较薄弱。针对老年人的这些特点,不法分子就专门冒充亲属对这些老人设下圈套,进而实施诈骗。近日,姑苏公安分局金阊派出所就接到了这样一起警情,孙子来电称打人需赔偿,老人轻信被骗46000元。

案例一:孙子来电称打人需赔偿老人轻信被骗46000元

63岁的王老伯在家中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甜甜地称他为“爷爷”。王老伯一直用的是家中的固定电话,自己记不住孙子的号码,来电显示也没有名字。王老伯听到对方叫他爷爷,就就以为对方是自己的宝贝孙子,随后就与对方唠起了家常。一开始“孙子”嘘寒问暖,紧接着,“孙子”话锋一转,告诉他自己出事了。

“孙子”在电话里说,自己打伤了人,现在对方需要他赔偿46000,不然就送他到派出所。“孙子”随后又在电话中可怜兮兮地哀求说,如果不赔偿,对方不会放过他。王老伯不忍心孙子前途尽毁,连忙称会给孙子转钱。接着,“孙子”就报来了银行卡号,并指导王老伯去附近的一家银行通过现金汇款的方式,转账了46000元。

第二天,汪老伯打电话联系儿子,想询问孙子的情况,结果得知亲孙子昨天一整天都在家,这才知道遭遇诈骗,遂报警求助。目前,此案已在进一步工作当中。

警方提醒:

冒充亲友是一种常见的诈骗手段,骗子在博取信任后,会以“打伤他人、生病住院、犯案被抓”等理由提出转账汇款要求,最终骗取钱财。家中有老人的朋友,需要经常提醒老人,向老人宣传反诈防骗的相关知识,让老年人也绷紧反诈这根弦。

骗老人的骗局揭秘(江苏苏州骗子屡出新招)(1)

案例二:假送礼真诈骗,贪小便宜上大当

近日,姑苏公安分局白洋湾派出所还接报了这样一起警情。小杨报警称,自己和奶奶梁阿婆在网上刷单遭遇诈骗,损失共计13000元。小杨说,奶奶已经年近花甲,两天前收到了一条短信,内容是“您2022年货件超过10个,为了回馈老用户,加微信可以给您迷你洗衣机”。为了拿免费的洗衣机,梁阿婆添加了对方微信,结果就被拉进了一个所谓的“福利群”,不仅可以领取洗衣机,还可以拿其他福利。

第二天,梁阿婆收到了群消息,对方称只要在指定微信公众号上点赞就能领红包。梁阿婆想着动动手指也不会有什么损失,为了拿红包,就按照对方要求下载了APP,根据指引开始点赞。连续完成两次点赞任务后,梁阿婆拿到了11元的“佣金红包”,这让阿婆非常信任福利活动的真实性,忍不住继续参加。但第3单却是一个“垫付单”,需要阿婆先行支付500元,才能拿到650元的任务奖励,阿婆继续照做,也拿到了650元的奖励。期间,因为自己并不熟悉手机操作,还叫上了小学四年级的孙女小杨过来帮忙操作。

之后,阿婆一下就沉浸在“拿红包”的喜悦中,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落入诈骗陷阱。第三天,阿婆又完成了几次“垫付单”也顺利拿到佣金,可事发当日最后一次,阿婆支付了3000元,却迟迟收不到回款。APP工作人员称需要阿婆支付1万元来“修复数据”,阿婆信以为真即刻转账,没想到对方收了钱就再也不回消息了,之前的“福利聊天群”也被解散。阿婆这才意识到被骗,只好报警求助。目前,本案已在进一步工作当中。

警方提醒:

网络诈骗多种多样,市民朋友切勿因贪小便宜吃大亏。一定要谨记“刷单就是诈骗!”提高反诈防骗意识,提高警惕,天上不会掉馅饼!切勿轻信陌生人,不要点击扫描不明网页链接及二维码,更不要轻易向他人转账。

来源:姑苏公安微警务

编辑:wcq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