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架子鼓有哪些好处和坏处(学架子鼓真的会影响学习吗)

这也许是许多父母的忧虑吧。一来,现在学生的课业的确相当繁重,二来,父母喜欢把学习成绩摆在第一的心理,持此疑问的家长不在少数。事实上,学习架子鼓真的那么耽误功课吗?

提及学架子鼓和文化课的关系,首先你要明白,这两者其实不是一个二元对立的冲突关系,相反,我们完全可以将它们经营成一对相辅相成的亲密关系。现在让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人脑的结构,你就会明白这个道理了。

人的左脑担任了语言、概念、数字、分析、逻辑推理的职责,而右脑则承载着形象和感知、记忆、时间概念和空间定位、音乐、情绪和感情、形象思维的功能。简而言之就是我们的文化课学习归左脑管,而我们的音乐学习归右脑管。传统的教育重视孩子们左脑的开发和培养,对孩子右脑的开发则要乏术得多。美国科学家劳伦斯提出:“只有当大脑的两个半球互为辅助时,这个人才最有创造力。”可见,人的右脑和左脑一样,对人的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学架子鼓有哪些好处和坏处(学架子鼓真的会影响学习吗)(1)

我们都知道国家规定学校一节课的课时是45分钟,之后一定要下课10分钟,让孩子出去走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遥望绿色植物,让紧张的大脑通过完全不同的体验来得到放松。之所以这么安排,就是因为研究发现人脑对于某一事物的兴奋时间是有限的——在兴奋期内,事半功倍,超过了这个兴奋期,事倍功半。所以当孩子长时间进行文化课的学习(左活动)后,就需要放松左脑,使其获得休息、补充元气,这样才有利于下一阶段集中精力继续学习。那么此时最理想的手段便是利用音乐学习来进行大脑的调节(右脑活动)。例如,语文45分钟,数学45分钟,英语45分钟,在每两个相邻的45分钟之间穿插一个15分钟来进行架子鼓的学习,这样不但没有丢掉架子鼓,同时孩子的左脑也得到了良好的休息,使他在进行下一项学习的时候更高效,并且还可以通过左右脑的共同开发、相互辅助,使孩子在学习文化课的时候把学架子鼓时的思维模式(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带过来,促进文化课的学习。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对于音乐给予他科学成就上的帮助,曾有过如下精彩的论述:“音乐和物理学领域中的研究工作在起源上是不同的,可是被共同的目标联系着,这就是对表达未知的东西的企求。它们的反应是不同的,可是它们互相补充着。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以由数学的公式组成。”也就是说,在爱因斯坦看来,科学和音乐不仅不可分割,还相互联系着。所以,他常把自己获得的科学成就称为“思想领域中最高的音乐神韵”,同时将其视为自己终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学架子鼓有哪些好处和坏处(学架子鼓真的会影响学习吗)(2)

•••人的一生总要有些爱好•••

无休止地学习文化课不是高效科学的学习方法,它迟早会令人厌倦和烦躁。伟大的艺术家在小的时候通常也是要学文化课的,可我们发现,同样的上课数量,同样的老师,同样的文化课课程却培养出了五花八门的不同的职业、不同的行当的人,而这就说明了,文化课其实只是一个基础,一个思维基础,一个文学基础,一个数学逻辑基础,而除文化课外,还有一种教育机制对于培养孩子在其他方面的素质很有效,那就是学校外的、由父母给予孩子的学习机会,比如说学架子鼓。

学架子鼓有哪些好处和坏处(学架子鼓真的会影响学习吗)(3)

•••教会孩子合理地利用时间•••

孩子是很有潜力的,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是还有一些时间可以用来培养艺术情操的, 父母带着信任的态度,尊重孩子自己的决定,反而更让他们尊重自己。让孩子养成自动自发的能力,会比强迫他坐在书桌前来的有效,一味地追求功课成绩,孩子会觉得疲惫。适当的时候,让孩子练练架子鼓,放松一下,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同时,也希望孩子们可以全面地开发左右脑,通过学习架子鼓使自己的思维更加灵活多变,使自己的艺术感受更加灵敏,更加懂得如何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世界中找到自己发挥潜力的领域,在美妙的架子鼓世界中获得更多爱的旋律和阳光!

了解更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