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哪些地方长痣容易癌变 长在2个地方的痣

痣会变成癌,很多人都听说过,如果是这样,那么是不是痣长得多的人发生癌变的风险会高很多呢?他们又该如何避免呢?

身体哪些地方长痣容易癌变 长在2个地方的痣(1)

说到痣,大家都对它很熟悉。医学上一般称之为色素痣、痣细胞痣、黑素细胞痣或普通获得性黑色素细胞痣,是人类身上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皮肤肿瘤,所以有时会把它称为良性痣。现如今人人闻癌变色,即使是良性肿瘤,也跟“癌”挨边,难免让人又惧又怕。

身体哪些地方长痣容易癌变 长在2个地方的痣(2)

其实,基本每个人身上都有痣,有些人是天生的,有些是后天色素痣,即使身上痣很多,也不要过分担心,因为良性色素痣恶变的可能性非常小。

身体哪些地方长痣容易癌变 长在2个地方的痣(3)

和其他癌变一样,良性痣出现恶变同样出于细胞分裂失控,变成恶性细胞。不断分裂的恶性细胞进入表皮层内,横向移动,变成早期黑色素瘤。如果在表皮内迁移的黑色素瘤没有被处理,还会垂直地往表皮上下生长。

黑色素瘤往下长就会进入真皮,并可能进入真皮里的血管和淋巴管,从而发生远处转移,进入肺肝脑和骨骼。

黑色素瘤恶性程度很高,而且容易复发和转移,死亡率高。一般来说,当黑色素瘤发生肺转移,患者的存活期在6~8个月;发生肝转移,生存期为4~6个月;发生脑转移生存期在3~4个月。

身体哪些地方长痣容易癌变 长在2个地方的痣(4)

两个地方的痣癌变几率高

良性痣恶变的几率高低跟痣长在哪里相关。长在下面这两个部位的黑痣,癌变可能性高,建议有条件最好尽早到医院切除。

1、四肢末端处

特别是脚掌、手掌、指甲下等处的色素痣。在我国常见的黑色素瘤类型中,约50%分布于手、脚、指甲下等四肢末端皮肤;

2、容易摩擦处

像胡须、肛门附近和戴胸罩等部位的痣,因为非常容易被摩擦刺激,导致恶变。

除了长在皮肤的黑色素瘤,还有一种长在直肠、阴道内、鼻咽、口腔、食道、眼睛等的粘膜上的黑色素瘤,称为黏膜黑色素瘤。其生物学行为、遗传学特征、预后等均与皮肤黑色素瘤存在较大差异。

身体哪些地方长痣容易癌变 长在2个地方的痣(5)

良性痣恶变的几率不高。如果你还想让它恶变的几率更低,可以这么做:

1. 不要摩擦它。不过像胡须、肛门附近和戴胸罩等部位的痣,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摩擦,摩擦会对它产生刺激,增加恶变的几率。如果实在担心,可将之剔除。

2. 不要晒伤它。暴露在外的痣不要出现晒伤性暴晒,儿童期的晒伤与成年后得黑色素瘤有相关性。

身体哪些地方长痣容易癌变 长在2个地方的痣(6)

3. 不要盲目点痣。有些诊所或美容院有激光、药水点痣的祛痣方法,但这些方法可能无法彻底祛除,反而会刺激它恶变。要祛痣,最好去正规医院做彻底的祛除手术。

身体哪些地方长痣容易癌变 长在2个地方的痣(7)

如果良性痣出现以下5种现象,那么就要警惕它可能恶变为早期黑色素瘤了。医学上用5个字母ABCDE来概括皮肤黑色素瘤的早期症状。

A 不对称性(Asymmetry)

普通痣常呈圆形或卵圆形,两半对称;而恶性黑色素瘤常为不规则形,将其一分为二时,两半看起来不对称。

B 边缘不规则(Border Irregularity)

正常色素痣轮廓是清晰、光滑的,而恶性黑色素瘤边缘不整或有切迹,呈锯齿状等。

C 颜色改变(Color Variation)

正常色素痣通常为单色,而黑色素瘤主要表现为污浊的黑色,也可有棕色、棕黑、蓝色、粉色甚至白色等。这其中,出现蓝色要特别警惕。

身体哪些地方长痣容易癌变 长在2个地方的痣(8)

D 直径较大(Diameter)

普通痣一般都小于5毫米。直径大于5~6毫米,或色素斑明显长大时要注意,直径大于1厘米的色素痣最好切除作病理学检查。

E 隆起(Elevation)

一些早期黑色素瘤整个瘤体会有轻微的隆起(高于皮肤表面),所以如果发现有黑痣突起时要小心。

如果有以上5种症状,就要尽快找医生确诊。因为良性痣恶变几率尽管低,但真的出现恶变,发展是很快的。癌症越早发现和治疗,治愈几率越高。#癌症离你有多远##清风计划#

有“痣”青年们,痣别乱点,当心癌变哦~

参考资料:

1.《如何区分色素痣和 黑色素瘤?》.北京晚报.2015年2月4日.

2.《脚底长痣代表能云游四海?但又担心癌变怎么办?》.澎湃新闻.2018年9月22日.

3.CSCO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中国黑色素瘤诊治指南(2011版)》. 临床肿瘤学杂志.2012年2月.

4.叶明福、张哉根、王亚丽、汤金梁.《恶性黑色素瘤组织学变异型与鉴别诊断》. 中华肿瘤杂志.2004年.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