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开发区发展“三年攻坚”(瞭望高质量发展)

泰安发展的突出短板在工业,最大的潜力希望和现实出路也在工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产业蝶变转型刻不容缓,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泰安市开发区发展“三年攻坚”?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泰安市开发区发展“三年攻坚”(瞭望高质量发展)

泰安市开发区发展“三年攻坚”

泰安发展的突出短板在工业,最大的潜力希望和现实出路也在工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产业蝶变转型刻不容缓

总的目标是到202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与营业收入实现“双倍增”,即数量达到2000家,营业收入达到4000亿元,力争达到5000亿元

文 | 中共山东省泰安市委书记 杨洪涛

今年1~9月份,泰安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增速居山东省第5位,高于全省3.8个百分点。

过去很长一个时期,泰安以煤炭、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为主,重化工业占比达到75.2%,多数为初级产品,处于价值链最低端。泰安发展的突出短板在工业,最大的潜力希望和现实出路也在工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产业蝶变转型刻不容缓。

泰安把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置于全市经济工作之首来抓,把破题推进“链长制”作为核心抓手,打出“321”链式发展组合拳。“3”,即探索建立组织体系、规划体系、政策体系三个“1 N”体系;“2”,即坚持“双招双引”和企业培植双轮驱动;“1”,即抓实产业生态打造,加快推动泰安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总的目标是到202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与营业收入实现“双倍增”,即数量达到2000家,营业收入达到4000亿元,力争达到5000亿元。

构建链式组织新体制

充分发挥党委统揽全局、领导各方的政治优势,成立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推进委员会,设立13个产业链,建立“链长 专班”工作机制,形成“1 N”的链式组织体系。

一是链长挂帅出征。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全市总链长,13个产业链链长、副链长分别由几大班子市级负责同志和部分二级巡视员担任,“不分一线二线,人人都上前线”,既挂帅又出征,放大“头雁效应”,有效调动各方面主观能动性。

二是专班火线攻坚。选调160余名干部充实到市工业推进办和各产业链专班,其中,选调40名干部充实到市工业推进办,统筹抓好顶层设计、综合协调、项目推进、政策指导、考核奖惩等工作。13个产业链分别明确13个市直部门牵头建立专班,每个专班抽调9~10名干部集中办公,沉到一线服务企业和项目发展。

三是党建凝心聚力。深入实施“泰山红链”工程,成立市工业推进委党委,下设市工业推进办和13个产业链专班党支部,大力开展“红链堡垒”“红链聚力”“红链赋能”“红链示范”四大行动,实现支部建在链上、党员聚在链上、活动串在链上、作用显在链上。

锻造链式布局新优势

牢固树立产业链思维,编制1个总体规划和13个产业链行动计划、重点企业发展规划,形成“1 N”规划体系,全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链式布局。

一是确定“441X”产业赛道。做大做强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食品、高端化工4大支柱产业,提升发展新能源、医药及医疗器械、出版印刷、纺织服装4大优势产业,前瞻布局数字经济“1 X”未来产业。力争到2025年,培育1000亿级产业链(集群)2个,500亿级产业链(集群)2个,200亿级产业链(集群)1个,100亿级产业链(集群)4个。

二是加强对“双50强”(工业领军企业50强、科技创新型企业50强)企业扶持力度。确保到2025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50家以上,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达到20家左右,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00家以上。

三是创新政府与智库机构合作方式。聘请咨询机构全程参与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既帮助政府和企业制定发展规划,又监督规划落实落地,做好企业培植、生态优化等工作,着力打造政府和智囊机构合作的样板。

搭建链式政策新体系

创新构建“两库两清单”政策保障机制,实现政策需求快速响应、普惠政策应享尽享、靶向政策精准供给的科学有效的“1 N”政策保障体系。

政策服务方面,打造“政企通”平台,归集各级普惠性政策,建立普惠政策库,并通过大数据手段实现由“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的转变,力争实现“免申即享”。上半年市财政已拨付支持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各类资金9770万元,落实中央三批专项转移支付资金24.9亿元,全部用于支持县市区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多形式、广渠道收集企业诉求,第一时间推动解决。对覆盖范围广、投资规模大、引领作用强的特色产业项目、园区、企业、平台建设,采取“一事一议”“一企一策”“一园一策”方式给予重点支持。

要素资源配置方面,今年以来分两批征集100个重点工业项目(企业)要素需求128项,其中32项要素需求已解决,其他需求正按照解决方案加快推进。建设土地超市平台,创新绘制项目地图,对地块成熟度进行“红、蓝、紫、黄、绿”五色标识,指导企业按图索骥、精准选址、快速落地。

人才保障方面,开展“才聚泰安·链通未来”人才赋能行动,出台人才“金十条”新政,深入推进“十万大学生留泰工程”,为推动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汇聚人才动能。

做强链式增长新引擎

聚焦项目建设,市工业推进委、13个产业链和县(市、区)三级推动514个重点项目,大力开展“千项技改扩规、千企转型升级”行动,每年实施扩规性投资工业技改项目500个以上,实施数字化投资工业技改项目500个以上。

今年以来,市工业推进办组织现场办公7次、解决难点问题45个,13个产业链专班共解决问题163个,县(市、区)共解决问题185个。认定40家“种子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市财政分阶段给予总额1000万元奖励。设立总规模20亿元的洪泰新型工业化基金和10亿元的中晟望岳产业基金,已签约企业7家,协议投资9.4亿元。成立泰安资本赋能中心,首批24家企业集中挂牌。制定先进制造业贷款财政贴息专项实施细则,引导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和产业链薄弱环节集中。

以链主企业、骨干企业、“双50强”企业为主体,筹建“1 13”制造业联盟体系,即1个制造业联盟 13个产业链行业商会(协会),搭建合作交流平台。目前,泰安已成功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5家,居山东省第4位,跻身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20强城市第14位;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43家、瞪羚企业63家,6个产业集群列入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

打造链式发展新生态

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全方位、深层次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和一流的营商环境。建立工业企业生产保障日调度机制,对61家企业因疫情产生的78个困难开展保障工作,全部协调办理,为463家企业解决运输受阻问题1335个。

深入开展企业管理者、机关干部“双赋能”行动。从全市选拔100名优秀企业家和100名优秀中青年干部共同组建“精英班”,采取“集中讲授 专项辅导 机关干部与企业管理者经验分享 标杆企业游学 龙头企业把脉问诊”的方式,进行重点培训。

将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考核纳入全市综合绩效考核。对县(市、区)、功能区和产业链实行差异化考核,对市直部门(单位)实行“清单式”考核。建立重点项目建设“五大比拼、两大问效”推进机制,即项目策划大比拼、项目签约大比拼、项目开工大比拼、要素保障大比拼、集中观摩大比拼和链长问效、一线问效。

去年,泰安获批2021年全国唯一一家(全国第二家)“科创中国”创新基地,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5.3%,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522家。今年以来,全市集中开工项目204个,总投资677.7亿元;1〜9月共签约项目373个,总投资1846.5亿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