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离上海近还是南京近(离沪苏浙到底有多远)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抢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市委、市政府提出“争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安徽排头兵”的奋斗目标。9月29日,市委常委会要求,各级各部门以“对标沪苏浙,争当排头兵”为主题认真组织学习研讨,围绕“怎么看”“怎么办”,找差距、明目标、定措施,明确努力方向,着力推动思想观念再解放、改革创新再出发、体制机制再完善、作风效能再提升、营商环境再优化、建设发展再提速。
为落实市委常委会要求,我们今日推出这篇特稿,作为学习研讨的开篇,以进一步在全市上下营造解放思想、创新实干、争先领先的浓厚氛围。
时光长河中,总有一些转折意味深长。
发展征程上,总有一些节点举足轻重。
2018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风从东方来。
6月,苏浙皖三省与上海市主要领导,在黄浦江畔共商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大计。作为合作成果之一,九城市共同发布《松江宣言》,共建共享面向长三角的G60科创走廊。
作为安徽唯一既与江苏又与浙江交界的省辖市——宣城,站在了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起点,迎来了拥抱长三角的历史新机遇。
在这个重要节点,市委、市政府因势而谋、顺势而上、应势而为,发出响亮号召:“争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安徽排头兵!”
这是省委、省政府对宣城的殷切期望。省第十次党代会把宣城定位为“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省委书记李锦斌来宣调研时明确要求,宣城成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当好排头兵。
这是历届市委、市政府坚持东向发展战略的升级版,是宣城近30年来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宣言书,是宣城280万人民的梦想图。
确实,梦想很丰满。从“我与长三角”到“我的长三角”,宣城,从未离沪苏浙如此之近。
然而,现实很骨感。“我的长三角”仿佛触手可及,却又似渐行渐远。
在长三角城市群、G60科创走廊的大家庭中,我们仍处于后发位置。2017年,毗邻的江苏省南京市GDP已进入“万亿俱乐部”,是我市的9.9倍;常州市为6622.3亿元,是我市的5.6倍。接壤的浙江省湖州市为2476.1亿元,经济总量绝对值比我市高出1287亿元。
悬殊的对比,骨感的事实,又把我们拉回到现实:宣城,离沪苏浙到底有多远?
这是宣城的时代之问,也是“对标沪苏浙,争当排头兵”新征程上,必须要给出的答案。
我们,远在哪里?
23年前,《人民日报》刊发的《山这边,山那边》,曾深深触痛了宣城人的心。
23年后,再看“山这边”与“山那边”,差距依然醒目。“山这边”的溧阳市,2017年生产总值达858.04亿元,是“山那边”的郎溪县的6.4倍。
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宽一点,宣城与毗邻的江苏省常州市、浙江省湖州市的差距,同样惊人。
2017年,常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8.8亿元,高出我市约375亿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0191.9亿元,是我市的6.08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9955元,高出我市近1.6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835元,高出我市1.1万余元……
2017年,湖州市人均GDP是我市的1.8倍。广德县与长兴、安吉两县经济总量的绝对值之差,已扩大为323亿元、130亿元。
数据背后,是距离,是落差。
再看发展质量,还是以常州、湖州两地为镜像。
产业发展上,苏南工业明星城市常州市,打造了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新材料、智能电网、智能制造装备等十大产业链,拥有200多家国内外行业隐形冠军。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逾1.3万亿元,我市只有它的“零头”。
湖州市目前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达34个,其中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11个。我市唯有中鼎集团一家企业规模超百亿元。该市产业结构已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形成“三二一”产业结构体系。2017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7.5%,我市是40.9%。
创新能力上,常州市创出了“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常州模式,现有高校10所,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730家,仅常州科教城就拥有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等创立的31家公共研发机构和2500多家科技公司,集聚科技人才1.65万人。而我市一直没有国家大型科研院所,也没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湖州市通过实施“南太湖精英计划”,遴选自主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和人才项目790个,带动引进高层次人才8204人。现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0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4.8件,而我市为6.8件。
招商引资上,两市的成果更是令人艳羡。常州市近年来先后引进北汽、众泰等6个整车项目,吸引了中航锂电、宁德时代等国内外知名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企业落户,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有200多家,产值突破千亿元。湖州市2017年引进首期固定资产投资超10亿元的项目22个,总投资251亿元的龙之梦、总投资326亿元的吉利汽车等重大项目相继落地。
我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总量,虽然连续位居全省前列,但还是十分匮乏“顶天立地”的重大项目,“百亿企业、千亿产业”仍是多年孜孜以求的目标。
数字的对比,凸显了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山这边”与“山那边”已不是“一步之遥”,我们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数据的对比是浅近的,更深层次的差距,还在体制机制。
作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沪苏浙体制机制创新,一直走在前列。
看上海——推出了“店小二”精神进阶版: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要求政府面向市场主体和市民的所有服务事项,力争做到一网受理、只跑一次、一次办成,全部涉企事项平均办理时间压缩85%。
看江苏——南京市发布《优化营商环境100条》,15项为全国首创,30项在国内领先。开办企业3个工作日办结,只要提交6项材料;主城六区商品房交易现场办结、当场发证;五类建设项目可不再申领施工许可证……
看浙江——湖州市首创“快准入、宽准营、严监管”模式,对29个部门涉企事项实行“工商通办”“同步备案”和“承诺准营”,使常态化企业从申请到营业最快实现当天准入准营。
如果要问:我们到底远在哪里?答案是显然的:远在总量——我们与隔壁的“大块头”,已显现断崖式差距;远在质量——我们对沪苏浙的“高大上”,始终望尘莫及;远在体制机制——我们在创新发展上,总是慢人一拍,后人一步。
然而,最远的距离,还是思想观念的差距。
在沪苏浙的发展中,最鲜明的特质就是“敢为天下先”,他们以新理念、新实践,贡献了一个又一个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改革样本,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做出了最好的注解。上海的“店小二”精神、江苏的“不见面审批”、浙江的“最多跑一次”……既是体制改革的品牌,也是机制创新的典范。
他们先行先试,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以亩产论英雄”,评选“星级企业”,表彰“招商能手”,颁发“招商金牌”;“一枚印章管审批”“60分钟办结领证”;“零上门”“只说YES不说NO”……每一个新名词,都是推陈出新的创举;每一种新模式,都是先行先试的成果。
这些创举从何而来?
这是因为他们坚持问题导向,勇于突破阻碍发展的关隘。今年3月,湖州市委启动实施以“十问湖州”为主要内容的“提标杆、破难题、助赶超”专项调研。市级班子成员全员参与的10个调研组带着问题走下去,一一寻找十个问题的答案。仅第6调研组,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到位程度如何?”就召开了17次座谈会,发放了1000份问卷调查表,考察走访了周边4个地市、2个县区、5个镇村和29家企业,收集整理79条意见建议。
这是因为他们坚信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勇于打破一切束缚思想的藩篱。例如无锡。生态环境保护是条红线,但无锡市并没有固守条条框框,而是敏锐地捕捉到这当中蕴含的产业发展机遇,把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建立国内第一个国家级的环保科技工业园,培育出聚慧科技、雪浪环境等一批环保领军企业。目前集聚节能环保企业3000多家,实现产值800亿元。
以守维成,则成难继;因创兴业,则业自达。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是我们与沪苏浙最大的差距;创新发展上的距离,是我们与沪苏浙最远的距离。
我们,一直在靠近,在追赶……
事实上,我们与沪苏浙的差距,在渐行渐远……
实践中,我们对差距从未忽视,而是一直在努力靠近,一直在奋力追赶……
只有回首过去,我们才知道已经走出多远。
从1990年代初,宣城地区出台《关于参与皖江、浦东开发的意见》,2001年年轻的宣城市做出《关于推进宣城经济融入苏浙沪经济圈加快宣城经济发展的决定》,到2009年我市列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提出建设成为面向长三角的“三基地一枢纽”;
从2013年加入“南京都市圈”,2016年正式成为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一员,到省第十次党代会定位宣城为“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省政府明确我市中心城区“双百”城市规模,市委提出“向苏浙对齐,在全省争先”工作总要求。
……
30年来,我市坚定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东向发展”战略,一以贯之地“目标向东看,步子靠东迈,身子朝东挤,位次向东排”,融入长三角有了实实在在的收获,对接沪苏浙打下了坚实稳固的基础。
30年来,我们追赶的步伐逐渐在加快,追赶的速度日益在提升。
2018年的夏天,“加入G60科创走廊”的东风浩荡,“争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安徽排头兵”的号角嘹亮,我们高扬东向的风帆,向着新目标,再次启航进发!
这一次东向出发,航向更明确。
以关于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批示为指引,以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为目标,紧紧围绕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以落实“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建设现代化四个特色之城”为总抓手,争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安徽排头兵。
这一次东向出发,航标更精准。
市委在广泛调研中加深认识,在对比观察中科学研判,在深入思考中谋篇布局。
8月22日,市委常委会要求“围绕勇当融入长三角排头兵目标,认真分析我市与苏浙周边地区差距,强化等高对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要加强产业研究,善于借脑引智,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8月底、9月初,市委派出两个调研组分赴苏浙两省5市7县(区)学习考察,深入了解周边市县发展情况、发展趋势、政策环境,形成高质量的考察报告。
时隔1个月,9月29日的市委常委会再次研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明确要求各级各部门以“对标沪苏浙,争当排头兵”为主题,认真组织学习研讨,对标苏浙周边市县,围绕“怎么看”“怎么办”,找差距、明目标、定措施。
这一次东向出发,航程指向更清晰。
市委书记陶方启在市委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认清与周边苏浙地区的差距,增强紧迫感,抓住窗口期,聚精会神抓发展。要始终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动摇,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合作,全力推动开放融合再上新台阶。
市长张冬云在市委党校专门作了题为《抢抓新机遇,争当排头兵》的党课报告。勉励全市上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争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安徽排头兵中贡献自身力量、实现人生价值。
这一次东向出发,前进的马力更强劲。
今年以来,我市经济运行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好于预期,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幅为2015年以来最高,居全省第5位,创“十二五”以来同期最好。1-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2%,自2014年底以来再次呈现两位数增长,居全省第5位,创“十二五”以来历史同期最好位次。
这一次东向出发,更有天时、地利、人和。
8月4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邓向阳来我市调研时特别强调,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宣城首当其冲。要适应挑战,抓住机遇,担当推进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安徽排头兵。
有来自省委、省政府的厚望与支持,有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五个不动摇’”的信心与决心,有我市连续多年持续打造开放高地的发展基础,有全市上下“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气神和“拧成一股绳”的强大合力,我们追赶的步伐将更大更快……
我们怎么看?我们怎么办?
我们一直在努力靠近,一直在奋力追赶,取得的发展成果确实鼓舞人心,但现实存在的差距却又发人深省。
面对差距,我们应该怎么看?
首要的是找准差距。
在“对标沪苏浙,争当排头兵”主题学习研讨中,要确定坐标系,在思想观念上、在体制机制上、在营商环境上、在干部作风上等各方面,对标找出问题,深挖问题产生的根源,明确努力的方向,寻求缩小差距的办法。
关键的是正视差距。
起跑决定赛程。作为先发地区,沪苏浙已有良好发展基础。我们与他们比,确实存在先天不足,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并且,沪苏浙始终站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也有着我们难以企及的政策环境优势。这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客观现实,我们对此必须正确对待,做到不回避、不护短、不怨天尤人。
比正视差距更重要的,是坚定缩小差距的信心。
我们要看到,差距,并不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宣城与沪苏浙也有“近”的渊源。地相近、人相亲、路相通,有接受辐射的区位优势,有一体化发展的优越条件。
我们还要看到,差距,并不意味着我们东向的方向错了。只能说明我们对先进理念的学习还不够,我们追赶的速度还不快,我们融入长三角的程度还不深。
如果不是30年坚持不懈地融入长三角,承接来自沪苏浙的产业转移、发展辐射,那么宣城就不会有今天发展的良好势头。“宁国经验”、“广德速度”、“郎溪现象”……正是我们在追赶沪苏浙过程中,形成的响当当的品牌。这是融入的成果,也是东向发展的最好例证。
我们更要看到,宣城与沪苏浙有“甩远”的危机,也有“追近”的势头。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自身的发展速度也在加快,已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主导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民营经济投资超过1000亿元“三个千亿”跨越。我们自身的发展环境也在优化。近年来,我市改革开放按下了“快进键”,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多项政务、服务改革创新之举领全省之先。
不可失者,时也;所当乘者,机也。在差距面前,我们既不能自甘落后,也不能妄自菲薄,而是要抢抓机遇,扬长避短,奋起直追。
对标沪苏浙,争当排头兵,我们怎么办?
市委、市政府已经绘出了蓝图、标注了新的方向,那就是:抓住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这个最大的机遇,争当安徽排头兵!
宣城在行动!
——聚焦一体化,干部先行动。今年5月,我市再次选派25名干部前往上海市松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挂职锻炼。在松江挂职的市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副主任钟良胜深有感触,“学习松江、思考宣城,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很多,我们要把学习到的先进理念、先进经验,运用于G60科创走廊的建设实际中。”
——融入长三角,打通“断头路”。根据6月1日签署的《长三角地区打通省际断头路合作框架协议》,明确第一批17个重点建设项目。我市正积极协调推进宁宣杭高速高淳段、临安段,扬绩高速溧阳段三条省际“断头路”建设,争取早日并网运行,打通经济发展快速通道。
——对接沪苏浙,体制再创新。9月28日,全国首张异地办理营业执照在我市发出。这张沪宣两地互发的营业执照,是长三角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的有益探索,标志着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一网通办”全面投入运行。
宣城在行动!
——市开发区成为新热土,上海松江区与我市合作共建的松江宣城产业园,吸引来自上海等地腾笼换鸟向外转移的优质产业。宛陵科创城一期建设全面推进,合工大产业创新中心、安工大宣城技术研究院、安工程宣城产业研究院等已明确入驻,创新发展成为新动能。郎溪、广德、溧阳三地共建的“苏皖合作示范区”,在两省高度重视下正积极推进。目前,全市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均与沪苏浙园区签订了共建协议。
——宣州对20支专业招商分队优化布局,1-7月签约项目111个,其中来自长三角的77个;宁国围绕打造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千亿首位产业,培育司尔特循环经济、耐磨铸件、电子元器件等5个百亿主导产业;广德引进长三角地区企业350家,协议投资突破500亿元,国家机动车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广德基地、华域皮尔博格汽车发动机零部件等一批大项目落户;郎溪与上海青浦工业园共建“青浦郎溪产业园”,8月新开工建设的10家企业中,来自G60科创走廊的企业达一半以上。
——泾县“五大会战”,工业提速、旅游提质、城市提品,实现五个新突破;绩溪抢抓杭黄高铁通车机遇,致力打造“名城-名湖-名山”黄金旅游线上重要目的地;旌德健康制造产业集聚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体系加快构建……
争当排头兵的“宣城行动”,快马加鞭未下鞍。
下一程,对标沪苏浙,宣城如何才能跑得更快?追得更紧?离得更近?
这是新征程上的新考题!
我们必须交出漂亮的宣城答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