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罗广斌杨益言9章概括(小说精读罗广斌)

红岩罗广斌杨益言9章概括(小说精读罗广斌)(1)

编者寄语

建国初期,为了对青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罗广斌、杨益言和与他们并肩战斗过的刘德彬三个人共同把他们在狱中与敌斗争的切身经历写出来。1950年7月1日开始在重庆《大众文艺》上发表三人合作的报告文学《圣洁的血花》,后华东、华南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单行本。 1958年又在《红旗飘飘》上发表了三人合作的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在此基础上,罗广斌和杨益言创作了优秀长篇小说《红岩》。小说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被誉为“共产主义的奇书”,并被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在国内外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学赢得了巨大声誉。“文革”中该书被诬蔑为“叛徒文学”成为禁书,作者亦备受摧残。罗广斌和杨益言在“文革”爆发后受到残酷迫害,其中作者之一罗广斌于1967年2月含冤去世。“文革”结束后小说重新出版发行。今天,我们鉴赏《红岩》节选部分,感受一下革命者是怎样在斗争中不断成长的。

文本研读

红岩(节选)

作者:罗广斌、杨益言

前情介绍: 成瑶过江回家找二哥成岗聊天,她把《挺进报》带回来给二哥看,二哥担心她,和成瑶争吵。成岗回忆以前的事情,抗日战争初期,他考进了工厂当了一名办事员,他到总厂的修配厂做管理员,那座工厂即将面临倒闭,机器不能用,工厂面临破产。他让工人复工,工厂就恢复了。

文本一:

太阳斜照着流水,碧绿的江面上摇曳着耀眼的金光,(自然环境描写。营造喜悦的环境氛围,烘托成瑶兴奋的心情。)成瑶无心去看这些,她兴奋的脸蛋在晚霞中映满了光彩。“二哥,别看嘉陵江了,你听我说嘛!”

“你说吧。”成岗的目光正望着远处的一片红岩,不肯移开。那是中共办事处住过的地方,有名的红岩村。

“二哥,我跟你说嘛!许多同学都要走了……成岗回头看着妹妹,从那双认真的眼光中,他发现这个少女已经不再是咿呀的乳雏,她已成长为一只练羽的海燕,只待一声春雷,就要冲向暴风雨!成岗略带几分激动。(运用比喻手法,表达了成岗对妹妹正在成长为一名革命者的欣喜之情。“练羽”是指她尚待历练成长。)

“真的!到农村去,马上就要出发。”妹妹说得很兴奋,一双晶亮的眼睛珍珠般地闪耀着,她渴望去参加农民起义,参加武装斗争,到山上打游击,过那种充满浪漫色彩的战斗生活。可是看到哥哥一直没有回答她的话,少女明澈的眼光很快就变得暗涩了:“你一定又说我年轻不懂事,不让我去……”(两处有关眼神的描写,生动传达了她由兴奋到失望的情绪变化。)

成岗的表情没有什么变化,妹妹的心事他已经猜透了,但他并不急于插话。“二哥,我们班上走了三个,最近还要走……我多么希望……”“希望总是有的。但是希望不是幻想。”(成岗表明态度,暗示妹妹光是想象没有用,要到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去必须付诸行动。)

成瑶看了看二哥,她不太满意这种抽象的回答。她忽然想起了什么,话头一转:“哟,我的书包咧?我的书包咧?”一边叫着,一边慌忙忙地离开了阳台很快就转来了,带着神秘的语调说:“专给你带回来的!只许你一个人看!”(成瑶急切寻找书包。充满神秘色彩,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成岗从书包里翻出一叠粉红色的打字纸,“《挺进报》?”他迟疑了一下,沉下脸问:“把这拿回来干啥?”“给你看的。”成岗摇摇头,声音里带着妹妹难以理解的责难:“谁叫你带回来的?”成瑶惶惑地望着成岗。她满腔的热情,被迎头的冷水浇灭了。(书包里的《挺进报》引发兄妹争执,造成成瑶对二哥的误解。)

成岗指着《挺进报》严厉地说道:“这东西以后不准带回家来,给人发现了可不是好玩的事!”妹妹像受了天大的委屈,激动地反驳着:“我没有碰到危险!”“你太冒失了。”成岗摇了摇头,“这不是勇敢而是冒险!难道你没有看见到处都在搜查《挺进报》车站码头,到处都有特务!”(二哥批评成瑶,是希望她不要冒失地把《挺进报》带回家,要懂得理性、隐蔽战斗的重要性。)

“危险?我是冒失鬼?”妹妹的脸蛋气得失去了血色:“怪不得人家说你当了厂长就变了!你胆小,你——害怕,你——不敢和过去的朋友来往!你……好,好!我不连累你……”(二哥对成瑶的批评使她失去了理智,以至于口不择言,说了很多气话。)

泪珠沿着她痛苦的面颊往下涌流。她曾经那那样信任、尊敬二哥,可是现在……她难过了,失望,从成岗手里夺回《挺进报》,几下撕得粉碎,一把塞进书包,转身冲进自己的小屋,失声痛哭……(神态、心理、动作描写。显示成瑶情绪激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故事开端:成瑶与哥哥成岗发生争执。

微带寒意的薄雾渐渐散开,远处的山峦在展曦中显现出起伏的淡影,迎着初升的旭日,鸟儿清脆地叫着,飞向远方。(自然环境描写。视听结合,描绘了一幅清明、欢快、充满生机的图景,衬托成瑶渐渐清醒,理解了二哥,心情开始好转。)在一块伸向江岸的悬岩上,成瑶已经坐了好久——昨晚上她睡得不好,噩梦缠绕着她:时而仿佛是大哥回来了,说要带她到延安去,时而是华为(重庆大学生,双枪老太婆的儿子)周身流血、和她同关在警备司令部,审问他们的正是那个特务魏吉伯;时而又挤在船上,二哥和她一道,那份《挺进报》被别人发现了,她藏来藏去,不知怎的老是在书包里。(写梦中的书包。让成瑶模糊意识到自己的冒失,进而理解了二哥的斥责。)

天还没有亮,她就被梦中追上船来的戴黑眼镜的特务惊醒了。(插叙成瑶做噩梦的情节。旨在展现成瑶身处复杂斗争环境下,成瑶有焦虑紧张和不安,丰富了人物形象,补充了小说内容。)

>>>故事的发展:成瑶噩梦惊醒。

最近以来,她的心境很不平静,狂热的心使她特别容易兴奋,也容易激动。和二哥闹别扭的事,早就像阳光下的乌云一样散去。成瑶感到内疚和羞愧:自己按着书包,心里还咚咚地跳着,怕特务检查,反而说二哥是胆小鬼!(按书包。表明成瑶警惕性已提高。)二哥的话并没有错啊,勇敢不是冒险。她又渐渐 回想到过去:是二哥给刚学扎发辫的自己,讲八路军抗战,讲敌后游击队,讲毛主席和延安……上高中那年,二哥有天深夜才回家,一进门,就悄悄告诉自己,在飞来寺中苏文协,他真的见到毛主席了,看见毛主席和周副主席从他面前走过,他忘记了还有特务监视的危险,禁不住高声喊着“毛主席万岁!”还有那一回,二哥半夜里回来,满脸鲜血,二哥不准她声张,洗净了血污,第二天照常去上班,却说是夜里走路自己跌伤了的。还有二哥生日那天,煮好了面,他却不回来,妈妈说:“呃,又是在车间。”果然在车间里找到了他,满身油污,和工人一起干活。回家的路上,她高兴地告诉他:“二哥,你多么像个工人!怪不得别人都说你这个厂长没得一点架子。”可是二哥的脸色立刻阴沉下去了。(成岗的脸色变化。因为成瑶的话使成岗意识到没有厂长架子可能带来的危险。)以后,再也看不到他和工人在一起……

许多往事的联想,使成瑶激动地感到自己忽然聪明了,猜到了许多事情:她自己不是也保守着秘密,没有把参加新青社的事告诉二哥吗?二哥一定和自己一样,担负着秘密的工作任务,也许,她和大哥一样,是个最勇敢的共产党员!

>>>故事高潮:成瑶幡然醒悟,彻底理解二哥。

从对岸开航的早班渡轮靠了岸。过一会儿,轮渡划子又呜呜地叫了两声,开向对岸。这时天色大亮。成瑶想着也许二哥正等着她咧,是该回家的时候了。(表面上写成瑶准备回家,实际是表明故事的矛盾冲突得到顺利解决。)

>>>故事结局:成瑶准备回家。

——(摘选自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文本二:

长篇小说《红岩》自1961年12月正式出版以来,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印刷了170多次,社会总发行册数超过1 000万,并被翻译成英、法、德、日、朝等多国文字。《红岩》和“红岩精神”影响了几代中国人,至今仍在发挥革命的生活教科书的作用。这或许正是《红岩》长盛不衰的魅力所在。

新时期以来,《红岩》依然保持了长盛不衰的发行势头,持续产生着影响。批评家孟繁华充分肯定《红岩》的超时空精神价值,曾指出:“《红岩》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但《红岩》的浪漫、激情以及对革命信仰的描写,已经植入几代人心理意识的深层,它仍然散发着巨大的思想魅力和道德感召力。

——(摘选自周晓风《红岩: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丹心向阳开》)

知识建构

//小说双文本阅读文本二的特点//

小说双文本阅读“文本一”是小说本体,“文本二”一般是文艺评论,常常介绍作品的写作背景、作者的创作意图、作品的现实意义。命题者要结合“文本二”拟一道主观题,有时候要求结合“文本一”回答,有时候只要求针对文本二命题。本文第3题针对文本二命题:请结合文本二,简要概括《红岩》的魅力,并谈谈“红岩精神”的时代意义。“魅力”是就其影响和社会价值而言。解读时代意义,要求考生了解当下时代特点和时代精神内核,谈自己的认识。答题时要深入理解“《红岩》的浪漫、激情以及对革命信仰的描写,已经植入几代人心理意识的深层,它仍然散发着巨大的思想魅力和道德感召力。”这句话,合理组织语言,答出层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