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牛郎织女的所有故事(关于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记载这里最全)

一,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相传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河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

二,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七月七曰,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 按:戴德《夏小正》云:“是月,织女东向,”盖言星也。《春秋运斗枢》云:“牵牛,神名略。”石氏《星经》:“牵牛,名天关。”《佐助期》云:“织女,神名收阴。”《史记?天官书》云是天帝外孙。傅玄《拟天问》云:“七月七曰牵牛织女会天河。”此则其事也。河鼓、黄姑,牵牛也,皆语之转。

是夕,人家妇女结彩?娄,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瑜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按:《世王传》曰:“窦后少小头秃,不为家人所齿。七月七曰夜,人皆看织女,独不许后出。有光照室,为后之瑞。”—— 荆楚岁时记

三,有饛簋飧,有捄棘匕。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睠言顾之,潸焉出涕。小东大东,杼柚其空。纠纠葛屦,可以履霜。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既往既来,使我心疚。

有冽氿泉,无浸获薪。契契寤叹,哀我惮人。薪是获薪,尚可载也。哀我惮人,亦可息也。东人之子,职劳不来。西人之子,粲粲衣服。舟人之子,熊罴是裘。私人之子,百僚是试。

或以其酒,不以其浆。鞙鞙佩璲,不以其长。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捄天毕,载施之行。 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维南有箕,载翕其舌。维北有斗,西柄之揭。—— 《诗经·小雅·大东》

四,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 涕泣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 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 《古诗十九首》

五,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秋夕(唐)杜牧

关于牛郎织女的所有故事(关于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记载这里最全)(1)

六,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七,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唐)权德舆

八,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 (唐)徐凝

九,皎皎牵牛河汉女,盈盈临水无由语。

望断碧云空日暮,无寻处,梦回芳草生春浦。

鸟散余花纷似雨,汀洲苹老香风度。

明月多情来照户,但揽取,清光长送人归去。—— 《渔家傲·七夕》(宋) 苏 轼

十,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宋)秦观

十一,金梭晓夜为谁忙, 隔水桃花满洞香。

万国尽沾尧雨露, 九重欲补舜衣裳。

绮罗光映云霞重, 机杼声抛日月长。

却笑天台有仙子, 此生谁解忆刘郎。———织 女 仙 洞(明)杨光溥

关于牛郎织女的所有故事(关于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记载这里最全)(2)

十二,沂水之西北称盛地者,曰织女洞,曰神清宫。神清宫余既游之矣,织女洞则未也。是岁九月既望,亦菴忽遣令弟子东戒期游洞,至期余至亦菴斋,同亦菴与其东人程讓者,相偕而往焉。

行三十余里至其处,洞之山,坐西向东,而余之来路,则自其西北。眺望北峰,不甚高,而崖端古柏青苍竞秀。自崖下东南转,石径欹窄,野菊飞香。数武有一涧,无水。涧中巨石皆起伏作虎豹状。过涧又一峰,石壁峭立,不可仰视。路亦东南转,不数武,石壁正东,西洞即在是焉,遂驻足小憩。洞之外为平台,绕以短墙,南为一门,己颓废。台之下即路,路之下无平地,直下数千丈。沂河自北东滚滚流其下,直趋南峰,迤东而南。南峰亚于中峰,而高于北峰,三峰并列,翠柏弥漫,枫树杂其间,窃意古诗所谓红黄枫叶珊瑚海,黑白雲花玳瑁天者,时景仿佛似之。

少间,将诣洞,见南旁一碑,国朝间立,载此山之庙,始于唐,盛于宋。入门案台不甚宽敞,西旁一卧碑,书七律二首,咏洞之清幽,本邑岁进士王松亭书,诗格雅炼,书法秀劲。洞门助以人工,极突。内为石磴,十余层始至洞,西旁一碑,宋元丰年间立,字己模糊,文亦俗俚。东设一护梯,缘之而上,架木为地。织女座在西,共叁排,座后幽深不可入。四壁游人多刻诗其上,有极佳者。东为绣涠凭就斋,凭之见沂河东有一村,树影缭绕,如在画中。程翁日:彼所谓牛郎官庄也。余问以所由名,程翁日:庄东有牛郎庙,在其地望此洞隔沂河如天汉,洞亦俨然天官。此庙之所由立,亦即彼庄所由名也。

余因与亦菴论之日:夫牛郎织女皆为列星,岂其果为夫妇哉?特以常隔天汉故,人以比人间夫妇之不相见者。杨朴七夕诗辩之详矣。若话每年一会,鹊为填桥,皆附会之说。至汉张骞寻河源,见一女纺线,问其处,女授以一石,令归问晏君平。晏君平日:此织女支机石也。尤为怪诞。惟庚郭令公曾遇织女下降,祝以大富贵,亦寿考。是织女乃福禄之神也。世果有如郭令公其人者,当夷虏犯阙,鸾舆蒙尘,独能以回天之力,扫除腥膻,收复神京,措天下于泰山之安,登斯世于衽席之上,织女则畀之富贵,畀之寿考,伎常为生民所托庇,是故我辈所祈祷而默祝者也。彼附会怪诞之说何足信哉。(眉批:言之有物,泰不妄行,气盛言宜,饶有大家笔意。)

出洞迤而西南,为南峰中峰相间之峪,道观之所在也。造其门,门外有一泉,泉上有一庙,神为龙君。泉自庙下流入一池,池中有石柱,柱上有石盆,盆中有荷花。然映日之花已尽,擎雨之盖亦无。第见水光澄澈,锦鳞游泳。东南有一庙,神为大士。入道观,东屋为道房。见道士,略作寒喧。西面为小楼,复北一屋为客房,阅之前丛立,皆前明国朝间立。有云,先是有道人张某升仙于此。

周游一遍,出观西上,至山丫,有二庙,一为关帝,一为王舍人。旁有一石塔,极古。由此东北上至中峰之顶,有玉皇宫,参拜讫,凭高而望,见众山齐向,诸水毕赴,景与心会,超然云物之上,殊觉蓬莱第一,当亦不过如是也。

时天色己晚,复回道观。道士己具酒馔,佐客共话者,为王元正,沂邑之道会司也,极慷慨,善谈论,话至夜分,始各就寝。

明晨辞行,道士固留,坚辞乃脱。遂与亦菴,程翁,相偕而归。归后,因思前游神清宫,偿欲复游织女洞,而无其伴,幸亦菴相邀,遂得同往游。夫而后可以尽沂水之大观而无憾矣,是为记。—— 游 织 女 洞 记 (清)苏 泰 初

关于牛郎织女的所有故事(关于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记载这里最全)(3)

十三,琼楼玉宇焕丹霞,天马行空仙路遐。太乙驾翔红顶鹤,望舒坐御紫云车。

冰寒冷冷灵霄殿,碧落清清天帝家。帝子札札弄机杼,织勾云锦竞骄奢。

宛若游龙翩若鸿,飘颻广袖乘流风。常闻世上风流地,仙子相邀下碧空。

红尘烟景初相识,背谷陵山游不息。屏翳收风莲碧池,裙钗褪落去雕饰。

窈窕织女婷婷立,出水芙蓉美殊色。凝脂生香暗袭人,明眸善睐能倾国。

西驰日匿暮云开,织女失衫费疑猜。纷纷姊妹飞天去,茕茕帝子独徘徊。

岸边牛吼声如雷,雷过少年携衣来。年少牵牛幼孤贫,孤贫子弟无良媒。

喜鹊双栖鸣树巅,凤凰绕梁舞中天。粉颈低垂头羞亸,织女心中生爱怜。

月下金牛红线牵,牵牛织女共婵娟。结成比目得佳配,愿作鸳鸯不作仙。

鸳鸯交颈月移时,烛耀洞房红帐垂。梁上燕归春睡早,花间蝶落昼眠迟。

牵牛耕种无昼夜,织女飞梭倍疾驰。女织男耕身相偎,卿卿我我影相随。

倏忽又是春来早,绿柳枝头啼百鸟。冰雪消融碧水流,山花烂漫春光好。

帝子三载世间来,儿女一双添欢笑。共享天伦渡太平,仙姑不复孤星照。

凤阁龙楼云雨收,瑶台紫府日悠悠。玉帝罢朝祝万寿,王母开筵庆千秋。

缥缈仙音歌助兴,婆娑玉树舞消愁。蟠桃盛会千年宴,痛饮琼浆乐不休。

群神酩酊尚销魂,宴罢星明夜已昏。懵懂天皇呼帝子,乜斜王母唤王孙。

荷衣欲动听环佩,荷袂乍飘闻麝萱。阶下缘何无织女,鸢鸾比翼配乾坤。

园睁凤眼柳眉悬,王母雷霆怒火燃。速遣天兵凡界去,立擒织女天穹还。

雷鸣电闪黑云布,石滚沙飞老树掀。大祸从天顷刻降,生离死别瞬息间。

回天无助断柔肠,儿女悲啼泪两行。感见天神犹恻隐,情闻王母不彷徨。

烟尘回望催心裂,天地相思凝泪光。尺素不传音信绝,从今只有梦还乡。

物事人非草木凋,遭逢巨变心如焦。离子别夫云漫漫,携儿带女路迢迢。

牵牛驰电群星闪,织女回眸双泪抛。王母飞簪断云路,星聚成河白浪高。

隔岸相呼终不闻,清波欲渡落迷津。水流呜咽波涛涌,河汉唏嘘星泪噙。

织女情如碧海阔。牵牛爱比银河深,寄言王母与天帝,永远相随誓不分。

秋草缘阶荒井庐,凤凰一去敝庭梧,寒风枯木雨摧叶,白日啼鸦夜宿狐。

素手纤纤织还住,停机泣涕念儿夫。凝眸引领望川路,婉转徘徊形影孤。

御律金条焉会变,凡夫仙子何成眷。泪水不由御意回,哀求可使天心转。

一年一度鹊桥建,七月初七夜半见。天意更无恩旨颁,幽情但令片时恋。

娥眉七夕月微微,银汉钩梁喜鹊飞。悱恻缠绵倾万语,万语唯恨合欢希。

君不见女儿七夕卧看星,夜半窃听私语声。恋复恋兮诉心曲,欢复欢兮恨天明。

自古伤离别,最怕久别异心生。不能长相守,相思意难平。—— 鹊 桥 曲 (歌行体) (当代) 嘉 莲 居 士 (李 东 晓 )

关于牛郎织女的所有故事(关于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记载这里最全)(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