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能评国家中心城市(国家级中心城市)

深圳被称为“国家级中心城市”,有何深意?

胡文

深圳能评国家中心城市(国家级中心城市)(1)

12月2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官网挂出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成文于12月1日的《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得以公布(以下简称《规划》)。这份“规划”对包括深圳都市圈在内的广东省内五大都市圈作了最新规划。

该《规划》开宗明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我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本规划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主要明确到2035年及“十四五”时期我省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改革政策举措,是指导我省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其中,全文有78处提及深圳,仅次于广州93次,值得密切关注。

一、

该《规划》明确提出,培育壮大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五大现代化都市圈,推进都市圈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为促进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据此,在加快建设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下,将优化“一群五圈”:即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珠江口西岸、汕潮揭都市圈、湛茂都市圈。并对五个都市圈给出了定义和范围。

广州都市圈范围包括广州、佛山全域,肇庆端州区、鼎湖区(含新区)、高要区、高新区、四会市,清远清城区、清新区、佛冈县,有关任务举措涵盖清远英德市和云浮、 韶关都市区部分。

深圳都市圈范围包括深圳、东莞、惠州全域和深汕特别合作区,有关任务举措涵盖河源都市区和汕尾都市区、海丰县、陆丰市。

二、

该《规划》提出,做优做强深圳都市圈。积极发挥深圳中心城市核心引擎功能,强化东莞的战略支撑作用,推动深莞惠一体化发展,推进河源、汕尾主动承接核心城市功能疏解、产业资源外溢、社会服务延伸,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现代化和创新型都市圈。

具体有如下要求——

充分发挥珠江口东岸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和配套优势,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合作,联合构建以高端电子信息为主导的科技创新产业体系。加快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联动发展,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以海洋科技创新为引领,合作发展现代海洋产业。

织密深莞惠轨道交通网,加快河源、汕尾高铁建设,探索都市圈轨道交通一体化运营管理。以深圳机场为主枢纽,联动惠州平潭机场,建立协同联动的国际航空枢纽。优化港口群功能布局,推进都市圈港口统筹发展。

规划建设东江流域水安全保障提升工程、深汕合作区供水工程和深圳市新丰江水库引水工程,增强都市圈供水安全保障能力。

在跨界区域开展基础教育联合办学试点,深莞、深惠探索共建九年一贯制学校并共享学位。探索推进各类社会保险跨地区转移使用,在部分跨界片区率先开展社保同城化试点。

完善东江沿岸各市环境保护联动机制,实施东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联合保护东江水质稳定优良。

值得注意的是,在推动产业发展以及交通互联互通之外,这次着重将教育和社保方面的协同提上了日程,增加了社会领域的规划,这是一个明显变化。

三、

该《规划》提出,推动中心城市打造全省发展核心引擎。充分发挥广州、深圳国家级中心城市的核心引领带动作用,积极培育珠海、汕头、湛江省域副中心城市和佛山、东莞省级经济中心城市,集聚整合高端资源要素,全面提升国际化、现代化水平,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

这里出现的“国家级中心城市”是一个新提法。因为在此之前,全省只有广州是被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此次深圳和广州一起被冠以“国家级中心城市”,可以理解为至少在省内,在这一头衔上,深圳与广州是等量齐观了。

目前拥有“国家中心城市”定位的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成都、西安、郑州、武汉等9个城市。

回顾发现,在2019年2月公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对深圳的定位是,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而在当年8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就明确,到本世纪中叶,深圳的定位是“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显然,“国家中心城市”是高于“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低于“全球标杆城市“的。但其内在逻辑是,如果连“国家中心城市”都不是,那么“全球标杆城市”就缺乏了坚实基础,这应当一个递进关系。因此,此次深圳被明确为“国家级中心城市”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信号,意味着在适当时候有望去掉一个“级”字,在国家层面得到正式确认。

四、

深圳能评国家中心城市(国家级中心城市)(2)

事实上,深圳获得“国家中心城市”这一定位也是必要的。在全省,尤其需要广州、深圳发挥核心城市的带动作用。这就是“双核”驱动、双城联动。

该《规划》在谈及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时,就直陈现状:除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外,省内其他都市圈尚处于培育期,圈内核心城市带动力不足,难以发挥优化区域生产要素配置的作用。

因此,该《规划》提出,坚持极点带动,发挥广州、深圳“双核”驱动、双城联动作用,强化珠海作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定位,不断提升佛山、东莞等特大城市发展能级,强化惠州、中山、江门、肇庆等节点城市与核心城市的互动合作,带动周边特色城镇发展,加快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结构。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现代服务经济中心,携手港澳建设国际金融枢纽,着力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价值水平,加快构建优质生活服务供给体系。

同是“国家中心城市”,同是“双核”的广州、深圳,才能带动广州都市圈以及深圳都市圈的发展,进而拉动其它三圈以及彼此之间的联动发展。

欢迎关注文过是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